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彭堅教授桂枝茯苓丸驗案三則



文章轉載自:彭堅的BLOG







彭堅教授桂枝茯苓丸驗案三則


作者:譚德鴻



2011-09-05
   
桂枝茯苓丸出自仲景《金匱要略》,原文記載:“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之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獲苓丸主之。”,該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五藥組成,具有緩消癥塊,化瘀止血之功,主婦人素有癥病,瘀阻胞宮,血不歸經,漏下不止之證。歷代醫家多將本方運用於婦科疾病,如《婦人良方》將本方用於婦人小產,“治婦人小產下血至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黃黑,胎上強心,則悶絕欲死,冷汗自出,喘滿不食或食毒物,或誤服草藥傷動胎氣,下血不止.若胎未損,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濟陰綱目》將本方改丸為湯,名“催生湯”,用於婦人臨產見腹痛、腰痛而胞孕已下者。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認為本方適應於所有瘀血體質,臨床應用不僅僅局限於婦科疾病。近年來的臨床資料報導也充分表明,該方除常用於婦科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痛經綜合征等疾病外,還廣泛用於內科、外科、五官科、皮膚科等疾病,均獲得滿意療效。


彭堅教授對桂枝茯苓丸的臨床運用也有其獨到見解,他認為:桂枝茯苓丸主逐人體內之瘀、痰、濕,無論疾患在何處,只要病因為瘀痰濕,皆可用之。當然還應考慮病人體質,對於形體偏胖之人,多痰多瘀者,若無其他病症可放心用之,形體偏瘦之人,多火多瘀者,無其他病症也亦可放心用之,是為“有是證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藥”之意。


作者跟隨彭堅教授在長沙百草堂“專家門診”收錄桂枝茯苓丸驗案3則如下:


一、痰瘀阻滯型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


驗案1王某,女,62歲,長沙市人。

2010111日初診,病人自訴支氣管炎多年,氣喘咳嗽,胸悶,自覺吸氣困難,精神狀態低迷,舌苔白膩,脈沉細。中醫辨證:痰瘀阻竅。

治法:化痰逐瘀,行氣消脹。

主方:桂枝茯苓丸和大柴胡湯加減。

藥用:
桂枝10克,茯苓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
柴胡18克,虎杖30克,黃芩10克,半夏10克,白芍10克,
生薑10克,大棗10克,枳實15克,炙甘草10克,全蠍10克,
厚朴10克。


病人1122日複診,欣喜地告訴彭教授,服上藥後氣喘、咳嗽、胸悶諸症得到很大的改善,精神狀態也轉好,想再服藥幾劑以鞏固療效,現還有點口唇乾,口苦,略胸悶。舌苔如前,脈仍沉細。方已對證,原方加石斛10克再進7劑告癒。



二、婦女瘀血阻滯型痛經


驗案2侯某,女,24歲。

病人201087日初診:兩頰長黃褐斑,月經提前5—6天,月經來時腹脹,經量少,色暗,夾血塊,經期4—5天,上次月經715日左右,寐差,舌質偏暗,苔薄黃稍膩,脈沉弦。中醫辨證:瘀阻胞宮。

治法:活血祛瘀止痛。

主方:桂枝茯苓丸合當歸芍藥散加減。

藥用:
桂枝15克,茯苓30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
當歸30克,川芎10克,白朮15克,澤瀉10克,炮甲5克,
蜂房10克。


病人1016日複診自訴痛經改善。本次月經剛結束。經色暗,血塊減少。臉上長黃褐斑。方已對證,仍以原方加減做蜜丸鞏固療效。

處方如下:
桂枝15克,茯苓30克,牡丹皮30克,桃仁30克,赤芍30克,
當歸60克,川芎30克,白朮30克,炮甲50克,土鼈30克,
水蛭60克,蜂房30克,熟地30克,菟絲子60克,仙靈脾30克,           淩霄花30克,澤瀉30克。

蜜丸,80/次(每次8克),2/日。



三、血阻滯型2型糖尿病並瘙癢症


驗案3單某,男,35歲。

病人20101122日初診,自訴有2型糖尿病,便秘,陰部瘙癢異常,舌質紅有瘀斑,脈細弦。中醫辨證:熱結血瘀。

治法:活血祛瘀,瀉熱通便。

主方:桂枝茯苓丸合瀉心湯加減。

藥用:
桂枝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
大黃10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虎杖30克,苦參10克,
生地60克,鬼箭羽30克。


病人1213日來複診,自訴便結已癒,餘症明顯減輕。現全身還有散在紅色皮疹,陰囊、附睾處仍瘙癢異常,手足冰冷,舌質暗,中間黃苔。方已對證,原方減大黃、苦參再進10劑。


病人1227日三診,自訴藥後瘙癢症狀明顯減輕,停藥4天未大便(因飲食未注意),仍以原方加烏蛇丸30克,茜草30克,生地30克,苦參10克,白鮮皮30克。再進7劑而收便通癢止之功。

   

體會:

彭堅教授桂枝茯苓丸臨床運用驗案三則,體現了中醫的異病同治、辨證施治規律。然同中存異,是因每個病人體質以及發病誘因不同,寒熱痰濕兼夾有異,因此機體所表現的症狀、病位也有所不同。為何同用該方治之獲效,是因為病因病機相同,皆瘀血阻滯所致,故獲良效。因此我們不管是學習《傷寒論》還是《金匱要略》,一定要在牢記原文、遵循辨證施治規律的基礎上,學會在臨床上靈活運用經方。桂枝茯苓丸中桂枝溫陽通脈利祛瘀,茯苓健脾滲濕消痰,桃仁破血祛瘀,以通血絡,痰濕瘀鬱久易化熱,方中牡丹皮、赤芍可清熱涼血又散瘀,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痰散結、通利血脈之效。雖主瘀血阻滯于下焦之婦科疾病,但瘀血阻滯之上、下焦病證同樣有效。故有見日本著名醫家湯本求真對桂枝茯苓丸“本方當治男女有瘀血而腹拘攣,上衝,心下悸者”之評價,理出一轍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