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我們該把自己交給誰˙千里尋覓鐵杆中醫彭堅醫生




文章轉載自:彭堅的BLOG                     

書摘:《我們該把自己交給誰˙千里尋覓鐵杆中醫彭堅醫生》
潘肖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242 







我們該把自己交給誰˙千里尋覓鐵杆中醫彭堅醫生



作者:潘肖玨





我這一生中,倒還真是成功了幾件“心想事成”的大事。

   
比如2008年底,我集乳腺癌、心臟病、高血壓、脾胃虛寒、股骨頭壞死,這五大疾病於一身時,就想找一位中醫全科醫生為我一併排憂解難。

   
我“心想”,大約1個多月,終於“事成”’。

   
2009年元月的—天,好友薛可來看我,臨走時,放下一本精裝16開的書,說這是其丈夫余明陽讓我轉交給于文醫生的。

   
轉交的是書,又不是私人信件,我自然就先睹為快了。


這本書拿在手裡是有點分量的,400頁的大開本,加上精製的硬皮封面。出版社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屬國家一級出版社。


這年頭寫書的人比看書的人多,所以,一般人看書,會先看看該書出版社的級別,那也是快速辨別圖書品質的一種方法。


書名《我是鐵杆中醫——彭堅學術觀點與臨床心得集》,作者彭堅,1948年出生。這個年齡在中醫界屬於“正當年”。


主題語“我是鐵杆中醫”,好似拍著胸脯發出的“口號”。其中的“我”字,是一個大大的行楷書法,傲立在方正黑體“鐵杆中醫”的前面,搶眼球!


與文縐縐的副標題“彭堅學術觀點與臨床心得集”,語體混搭 !

封面上作者的相片,依稀透出醫者的儒雅,反差左上方那個張揚的“我”字。

封底的作者簡介和內容提要,更是兩極相向:

學者與官員——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湖南省政協常委;

學院族與草根族——醫史研究生學歷,出身名中醫世家並當過中醫學徒;

理論與實踐——學術觀點、臨床心得;

感性與理性——心路歷程、醫案分析。


“不一致”就會產生好奇心。好奇心更驅使我立馬閱讀。


看書先看“序”和“跋”,這是我一貫的閱讀習慣,也是快速認識作者、認識該書的路徑。


我一口氣讀完了書的“導論”和“後記”,對作者的人和作者的書,都有了清晰的印象。


“這不就是我尋覓的‘中醫全科醫生’嗎? ”這一判斷,讓我放下正在看的《思考中醫》,轉而思考“鐵杆中醫”了。


看完全書,覺著彭醫生稱自己“鐵杆中醫”,確實有他“鐵”的理由:他出生於薪火相傳的中醫世家。祖父輩就有5人行醫,其中伯祖父的醫術“飲譽三湘”。父輩又有兩位醫者,彭醫生從小就在家中耳濡目染,早早就拜二伯父彭崇仁(湖南省名中醫)為師,學習中醫。


所以,從基因的角度,彭醫生就是天然的“鐵杆中醫”。

   
他比他的長輩幸運,能進入中醫高等學府深造,有“醫學史碩士”的冠,又底氣十足地在大學講壇上主講《中國醫學史》,憑著自己30多年的中醫臨床經驗,硬是將直筆筆的“醫學史”呈鮮活靈動狀。

   
所以,從職業的角度,彭醫生就是當然的“鐵杆中醫”。


他典型的中醫師徒相授的學習方式,使他雖不具備西醫的系統知識,但卻有紮實的中醫功底;他雖沒有在分科嚴格的中醫醫院看門診、查病房,卻能在什麼病都必須看的藥店診所坐堂;他看病的手段不用拍片子、不拿聽診器、不開西藥,使的全是本色中醫、純中醫的招數:望聞問切、湯散膏丸,卻治好了許多西醫治不好的病,病種涉及內外婦兒、五宮皮膚、骨傷腫瘤等。


所以,從經歷的角度,彭醫生就是必然的“鐵杆中醫”。

   
歷史上,中醫是“世襲”相傳,傳內不傳外,有的還傳男不傳女。所以,秘方”是中醫世家的命根子。但手頭這本書的作者彭醫生卻非常OPEN,他在將近300頁的“臨床篇”中,毫無保留地公開祖傳的和自己的經驗方,並將用方的心得體會寫得細之又細。僅憑這點,這位彭醫生的人品就讓我肅然起敬。

   
在我們的周圍,不絕於耳的是西醫瞧不起中醫,中醫也不買西醫的帳。

   
可這位從不開西藥的“鐵杆中醫”,對西醫卻絲毫沒有“白眼”。他認為,西醫、中醫雖各有各的哲學基礎和方法論,但卻是殊途同歸的;對有些疾病,中醫和西醫的作用還是互補的、協同的。

   
這些筆墨,散發出“不同而和”的君子之風,我欣賞!

一番考察,當然“維持原判”:彭醫生就是我要找的“中醫全科醫生”。

找彭醫生,最快、最有效的途徑是讓我的朋友余明陽向他推薦我。

我終於與彭醫生聯繫上了。


短信、e-mail,好多個來回後,我鬥膽發出邀請:“彭醫生,您能否在春節長假中撥冗來一下上海 ?”


一個普通病人,居然調動醫生,而且是千里之外,而且是過年時節,而且是未曾謀面,而且是一位大教授,而且是……太過分了吧 !


說實在的,不是我不講理,寅乃是我坐著輪椅,無法前往長沙。


我股骨頭壞死已近兩個月了,除了針灸推拿,至今沒有很好地加服辨病與證相結合的內服中藥,急至燃眉啊 !


因為我這種病的時效性特別強,前3個月的治療效果,猶如紅軍長征的“遵義會議”,具有決定性、方向性的意義。


當然,人不能那麼自私,不能只為自己著想。

我做好了彭醫生拒他我的充分心理準備。

那時的我極度矛盾:

我心裡,盼著彭醫生能答應我;

我祈禱,上蒼讓我有這一福分;

我等待,等待彭醫生的任何一種回覆。

   
當下,人們得了病,特別是一些慢性病,選擇中醫治療的居多。但如果這個人身兼多種疾病,那他的就醫就犯愁了。

   
比如我,現在是5種疾病纏一身。我上中醫醫院看病,就必須掛4個號:乳腺科(解決乳腺癌)、心血管科(解決心臟病、高血壓)、消化科(解決脾胃)、傷骨科 (解決股骨頭壞死)。即便掛中醫內科,也解決不了“乳腺癌”和“股骨頭壞死”,這眼下最要緊的兩大疾病。

   
然後,各個科的醫生分別配給我幾大包藥。這幾大包藥將一統進入我的腸胃中。於是,我的腸胃就成了一個化工廠:它們互相傾軋,互相擠對,互相反應,互相爭著為我‘‘治病”。我終於發現讓“藥”替代了飯,我成了一個“化學人”。


這就是我等病人的無奈 !

這是被西醫化了的中醫醫院 !

我無奈得呐喊:個天,真正的中醫雇哪裡呢 ?!

這年頭,病人要找一位信得過的中醫全科醫生,真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我決定讓特快專遞趕緊送去我寫的《女人可以不得病——我的康復之路》一書,希望彭醫生再多瞭解一些我,讓彭醫生做抉擇時,增加一點來上海的理由。


3天後的一天,我收到彭醫生的短信,他決定年初四晚上來上海,年初七早上返回。要我辦好他的往返機票,以免誤了他年初八的門診。


我終於心想事成了 !

我興奮得失眠 !

事後,我才知道,彭醫生執意要我辦理好往返機票的真正原因。

在彭醫生決定來上海時,家人一派反對。


一個讀者讓你去,你就去了,萬一是騙子,你回都回不來。”彭夫人的這個警惕,不能說是空穴來風。

   
你難得春節休息幾天,卻要辛苦出遠門,太累了,回絕她吧。”彭醫生兒子心疼老爸,人之常情。 


也可能是彭夫人看了我的書,覺得這個女人有點可憐;也可能同樣身為醫生的彭醫生的兒子動了惻隱之心,後來他們終於還是讓彭醫生成行了。只是為了保險起見,讓我辦理好彭醫生的往返機票,以防萬一。


我在心裡,默默地謝謝彭夫人,謝謝彭醫生的兒子——小彭醫生


彭醫生用純中醫的方法,給我做了一次體檢。他說,總體情況比他想像的要好一些。於是,他給我開了第一張方子:    ·


熟地10      鹿角膠10       乾薑8       桂枝10

白芥子10    雞血藤15       紅景天10    炙甘草10

土鼈蟲10   穿山甲1(研末沖服)   蜂房10   骨碎補15   

淫羊藿10   神曲10


然後,他詳細向我解釋用方的理念:


此方是“陽和湯”加減,陽和湯是治療屬於陰性寒證一類腫瘤的有效方劑。

   
清代用於治療乳腺癌、淋巴癌等,近代還用於治療骨病,如骨結核、附骨疽 (類似於股骨頭壞死)、骨質增生、骨質疏鬆等。對於你的兩種主要疾病,都有控制和治療作用。此方在補益肝腎的基礎上,立足於溫補、溫通。這與你雌激素偏低及胃寒喜溫的體質,與治療股骨頭壞死需要溫通,以利於壞死部位的供血、供氧,都能夠吻和。


中醫說“血得寒則凝,得溫則通”。


我去掉了原方中的麻黃,改肉桂為桂枝,因為你容易血壓高,又有心肌缺血。  


加紅景天,不用高麗參。因為紅景天出自西藏,既有人參的補益作用,又有活血功效,可以加強心肌耐氧能力,也有利於股骨頭的供氧。

   
桂枝代替肉桂,是因為其行走經絡、溫通的作用比肉桂強,再加雞血藤、骨碎補配合桂枝通經絡、利筋骨。

   
加土鼈、穿山甲、蜂房,意即通過蟲類藥以搜剔血絡中的頑痰死血,既著眼於股骨頭壞死的治療,又為防止癌細胞骨轉移而設。


先吃煎劑5—10服,看看是否適合。

我最喜歡醫生開完藥,然後對著藥方給我上一課,讓表明明白白地喝藥。

當然,就我國目前的醫患關係,我這種願望近於一種奢望。

可今天,遠遭而來的彭醫生,卻讓我享用了。


一名中醫醫生,如果光是學問到了,而境界沒有上來,那你的學問是不會融會貫通的。


我眼中的彭醫生,能將我身上各種病之間的聯繫,哪裡是根結,哪裡是枝末,梳理得一清二楚;而後精到用藥,異病同治。四兩撥千斤者,實乃真正的中醫 !——鐵杆中醫 !


從此,我吃上了彭醫生的方子,情況一直很好。

互聯網讓上海與長沙兩座大城市成了“村子”。

我的一位朋友看了我寫彭堅醫生的這篇短文後,給我發了郵件:


還有下文嗎 ? 如無下文,於理不通。亦有頭重腳輕之感。彭醫生勤勉行醫的一生就是做“鐵杆中醫”的一生,他教書育人、看病療傷、著書立說,還要為民請命。他的可貴就在他的身體力行 !


他一直在呼籲中醫改革,嘔心瀝血致力於中醫的發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了他“鐵杆中醫”的形象。有誰千里迢迢去給一位從未謀面且病情極為複雜的患者看病,而且是在春節 ?! 簡直不可思議 ! 這難道只是“彭夫人、彭兒子”的“覺得這個女人有點可憐而動了惻隱之心”嗎 ? 非也 ! 顯然,文章忽略了主角的存在。


我看了這段文字,覺得非常言之有理,故我立即聯繫上了彭堅教授,請他談談當初千里迢迢來上海為我治病的動因。彭教授立馬給了回覆:


潘老師:我沒有什麼好寫的,醫生給病人看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在乎錢的多少,不在乎對方是什麼人,只要我的精力和時間應付得來。當時即使不是你,而是別人,我也可能會去的。


這就是彭醫生的精神境界 !

能成為彭堅教授的病人是幸福的。彭醫生,大醫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