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彭堅的BLOG
學習彭老師經方治療感冒、咳嗽的體會
作者:蘇聯軍、吳曉瑩、曾令慧
彭老師不僅講課時能把《傷寒論》條文信手拈來,臨床處方用藥上更是以經方為主,藥物寥寥幾味便能起沉屙之疾。彭老師經常把感冒、咳嗽分為寒熱兩類。從陰陽、寒熱大處著眼,以《傷寒論》原文為處方依據。寒則以小青龍化裁,熱則以小柴胡化裁,方法不僅簡便往往又能收到快且好的治療效果。
寒證:
惡寒發熱,咳痰清晰泡沫痰或白色的痰,不渴或渴而少飲或喜熱飲,喉嚨癢,流清涕,舌苔白水滑,遇到風寒咳嗽加重均可用小青龍湯、若有化熱傾向加石膏。《傷寒論》云:“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金匱要略》云:“衝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苓桂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學習體會:
一、臨床檢驗理論,打破了南方不用麻桂尤其是夏天不用麻桂的理論。夏天喜食生冷,而且往往泡在空調房裡或者露天受涼,這些情況最容易導致外感寒邪而挾寒飲。
二、抗生素的濫用,某些患者接受了抗生素的治療雖然症狀有所緩解但並沒有真正的痊癒,因為這樣只是將痰飲等病邪遏制在裡面,也可能是這個原因臨床典型的小青龍湯證很常見。
三、不一樣的全蠍,久咳、劇烈咳嗽加全蠍5—10克,㈠、久病入絡,非蟲類藥不能達到,㈡、取止痙散裡全蠍止痙的作用減輕氣管痙攣來止咳。
四、丟掉西醫的拐棍我們中醫一樣能治好病。
病案1:
覃某,女,兒童 7月15日:週六高燒,昨日復發,咳嗽3天,昨日加重,有痰,偶有嘔吐,流清鼻涕。
處方:
杏仁8g、炙甘草10g、麻黃5g、桂枝10g、細辛3g、炮薑5g、
半夏5g、白芍10g、五味子10g、石膏15g、全蠍10g、
桑白皮10g,2劑。
7月17日:藥後燒退,咳嗽減輕。現偶有咳嗽,流黃涕,便稀,舌苔白。
處方:
茯苓15g、細辛3g、力曲10g、炙草10g、半夏5g、淮山10g、
五味子10 g、白朮10g、乾薑5g、全蠍8g,5劑。
病案2:
楊某,男,3,8月26日下午就診。
發燒後咳嗽多日,現咳嗽加劇,流鼻涕、打噴嚏,額頭微有汗出,平日大便乾,前2日便稀,或許於當日吃了3瓶優酪乳、1瓶王老吉有關;腹淋巴結腫大,腹脹氣,服四磨湯2天有效;剝落苔,多津。
處方:
麻黃10g、桂枝15g、白芍10g、炙草10g、細辛5g、炮薑5g、
五味子10g、石膏15g、全蠍6g,3劑
熱證:
發熱或定時發熱,煩躁,不欲食,口乾口苦,吐黃痰,咽紅,喉嚨痛,易上火,舌紅苔黃。《傷寒論》云: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
學習體會:
一、疾病並非只有寒熱,還有寒熱錯雜。彭老師使我從二分思維邁到了三分思維,表證、裡證、半表半裡證。完全寒症和完全熱證的很少見,多見的是寒熱錯雜。
二、調節陰陽、氣血平衡,有些患者主訴很多並且沒有重點彭老師會經常開小柴胡湯,並且能改善一部分症狀,對於癌症患者改善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三、用藥加減,兒童往往兼有盜汗加瀉白散甚者再加牡蠣散,效果很好。
四、用藥劑型,患者兼有慢性扁桃體炎,如果能堅持服一段時間的自製藥丸後期效果會更好。
病案1:
關某某,男,25 ,9月24日就診
昨日畏寒,自服風寒顆粒沖劑、薑湯後發汗,但當夜出現心慌及不能眠;今日頭暈及太陽處痛,喉癢時欲咳,無痰,口乾喜飲,惡風,畏寒,苔黃膩。
處方:
柴胡15g、半夏10g、炙草10g、黃芩10g、生薑10g、大棗10g、
石膏30g、桔梗15g、杏仁10g、黨參15g、川貝5g、5劑。
病案2:
汪某某,男,65
11月27日:肺部鱗狀癌。胸痛胸悶,咳吐白色泡沫樣痰。兩脅下痛。痔瘡。舌邊青偏暗,苔黃膩。
處方:
柴胡18g、黃芩15g、半夏10g、炙甘草10g、枳實10g、
桂枝10g、茯苓15g、丹皮10g、桃仁10g、赤芍10g、
白參10g、五味子10g、細辛5g、薑棗10g、7劑。
12月4日:肺癌史,藥後兩肩疼痛,痔瘡便血改善,白色泡沫樣痰減少;現兩脅下痛,左腰脹,小腿外側痛,肩肘用力時疼痛加劇且似針刺樣、撕裂樣疼痛,行走時乏力,偶有咳嗽,夜汗出,發熱汗出後惡寒。
處方一:
柴胡18g、黃芩15g、半夏10g、炙草10g、枳實10g、桂枝10g、
茯苓10g、丹皮10g、桃仁10g、赤芍10g、白參10g、全蠍10g、
蜈蚣1條7劑
處方二:
海蜇皮燉蘿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