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嚴重痛經的另一個原因






文章轉載自:新紀元週刊 2011-12-01







嚴重痛經的另一個原因


文 ◎ 華景珍



痛經問題困擾了很多女性。有的人在經行初期,幾乎無法工作,必須請假在家休息。月經對很多女生而言,幾乎變成定期酷刑與無法逃脫的夢魘。


《醫宗金鑑.婦科心法要訣》〈調經門〉經行腹痛條目中曰:腹痛經後氣血弱,痛在經前氣血凝,氣滯腹脹血滯痛,更審虛實寒熱情。


註:凡經來腹痛,在經後痛則為氣血虛弱,經前痛則為氣血凝滯。若因氣滯血者,則多脹滿。因血滯氣者,則多疼痛。更當審其凝滯作脹痛之故,或因虛、因實、因寒、因熱,而分治之也。


中醫古籍,三言兩語就能說明病症的原因。然後按原則開方處藥。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痛經如果脹多痛少,那就是氣滯造成的,要多用行氣的藥佐以行血的藥;如果痛多脹少,那就行血的藥為主,行氣藥為輔。再審視病人寒熱虛實的體質屬性,選擇針對性處方。多數人經過一段時間調養後,就會改善與痊癒。這是大部分中醫師都能處理的問題。


但是,有那種頑固性的痛經重症,看遍中西醫師,用盡所有處方也見不到絲毫改善,讓病人長期處於焦慮、痛苦與絕望之中。有些人被醫院發現長了不同形式的腫瘤,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子宮肉瘤、絨毛膜癌、卵巢巧克力囊腫……而做了外科手術切除。而很大一部分病人處於長期與病魔的搏鬥之中。


在無數個這樣的病例中,我曾苦苦尋覓除了氣滯血瘀外,還有什麼原因會造成這麼多女性被每個月的例行劇痛所折磨?這其中有多個發現,那是我未在古代醫書找到的。譬如,伴隨四肢冰冷的嚴重痛經,病根在厥陰、太陰、少陰三陰經,或受風寒,或潛伏暑,或有痰阻。這種類型的病人,只要她耐心配合,逐步試藥,找到對症方劑,一段時間後,都能慢慢緩解,甚至康復。


然而,即使這麼努力,無論多麼耐心調治,依然有百思不得其解、令人束手無策的案例。每當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時,我會想起一個患有子宮肌腺瘤的病人告訴我的話。她的醫生告訴她,子宮內膜應該長在子宮內壁,當成熟卵子未受精著床時,子宮內膜就會剝落,形成月經。而她的子宮內膜卻像樹長根一樣,長進子宮的肌肉裡去了,所以即使卵子沒有受精,也剝落不下來,或剝落不完整。因而造成嚴重的痛經,甚至過早停經。


為什麼子宮內膜會長在不該長的地方呢?它為什麼會異位呢?中醫一向認為是氣滯血瘀引起的,採用了活血化瘀的藥物來對治。我發現它可能緣於伏暑、痰阻或三陰風寒。很多案例則是腰、薦、尾椎跌撲異位久傷,下半身氣血循環嚴重障礙造成,這也屬於氣滯血瘀,但無法只靠服藥治癒,必須借助整脊手法規正脊骨,才能真正將症狀解除。


在所有重症痛經病人中,我們還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症狀,那就是病人的四肢,尤其是下肢經脈所過之處,佈滿了大大小小各種形狀的「筋結」,那種頑固性「筋結」甚至連專業用的鬆筋棒都難以清除。必須使用特殊工具,才能慢慢刮散。隨著經脈筋結的散去,可以看到痛經程度逐漸趨緩,直至消除。徐靈胎《迴溪醫案》中有〈瘀血留經〉這樣的病例,不知是否與此相同?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