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時,就像滿腳泥巴踩進別人家!

文章轉載自:聯合新聞網〜專家名人說

 
 

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時,

就像滿腳泥巴踩進別人家!
 

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Bookilfe整理 

 

2015-05-05
 

選志願選工作選伴侶...父母與孩子要練習課題分離!

 

高中生的全國學測公布,有人繼續拚七月指考,有人遞出學校申請,要做什麼樣的決定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做出來的決定,是孩子的意見,還是父母的心願?

 

還記得電影「攻其不備」嗎,珊卓布拉克所飾演的蓮安,領養了黑人孩子麥可,陪伴栽培他的功課與運動,各大名校競相爭取。感人的故事突然急轉,因為此舉引發了調查,被懷疑蓮安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看重麥可的球技。

 

蓮安也開始自我懷疑。是嗎?她真的是為了麥可嗎?

 

她決定讓麥可自己決定學校。她對麥可說:「這是你的人生。」

 

電影「攻其不備」原名是〈Blind Side〉。可以指麥可在球隊的守備位置,也可以是指我們習於相處的--盲點。

 

麥可在面對調查單位連珠炮的問題時,只回答:「你們問的都是誰是否在影響我去哪裡,卻沒有人問我,為什麼想去那所大學?」

 

蓮安和麥可所做到的,就是生命「課題的分離」。這就是心理學家阿德勒重要見解,因此導引出自由,也導引出:幸福其實很簡單。

 

阿德勒是與榮格、佛洛伊德並列的心理學三大巨頭,他的名字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於台灣上市後才廣為人知,但其實他早就是心理諮商師們的好朋友。《被討厭的勇氣》也成為日本街頭巷尾人手一本,攻上2014日本年度總冠軍的書籍,足以顯示現代人企圖解決人際關係煩惱的渴求。

 

所謂「被討厭的勇氣」,當然不是鼓勵你多做被人討厭的事。而是當他人企圖干涉你的自由、你的人生課題時,你有勇氣面對自己的課題,敢被別人討厭。

 

課題的分離」是什麼?阿德勒說,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然後:不要干涉。就這麼簡單。他認為人際關係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干涉別人,或是自己遭到干涉所引起的。只要能做到課題的分離,人際關係應該就會產生變化。

 

誰都知道父母不能幫孩子讀書。但爸媽為孩子找補習班家教班,為孩子提供選填志願的強烈建議,畢業後還要為孩子的就業選擇甚至結婚對象操煩,以成龍成鳳為名,以「為你花了那麼多錢」為名,以「你涉世不深」為名,長達幾十年的介入了「孩子的課題」。這造成什麼後果?

 

阿德勒提出「世界很簡單」「幸福很簡單」的說法,當然讓許多人瞠目結舌又想頂嘴。因此,《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正是以年輕人與阿德勒學說的哲學家尖銳對話來呈現。其中就回溯到,對話的年輕人恰巧有個非常優異的哥哥,於是他從小就被比較,在功課沒寫完之前,還沒有晚餐吃!

 

 

圖片提供/究竟出版社


 
打破盲點:

父母不能代替你讀書,也不能代替你工作
 
哲學家:在這種高壓強制下被迫讀書的結果,你有沒有變得喜歡讀書呢?
 
年輕人:很遺憾,我並沒有變得喜歡讀書。我只是為了應付學校及考試而讀書,就像例行公事一樣。
 
哲學家:我明白了。那就讓我來說明一下阿德勒心理學中的基本立場。舉例來說:當我們眼前有「用功讀書」這樣一個課題時,阿德勒心理學就會從「是誰的課題?」這個觀點切入,進行思考。
 
孩子要不要用功讀書,或是要不要和朋友出去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
 
年輕人:您的意思是,這是應該由孩子來做的?
 
哲學家: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就算父母代替孩子讀書也沒用吧?
 
年輕人:是啊,話是那麼說沒錯。
 
哲學家:讀書是孩子的課題。所以當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讀書」時,就像帶著滿腳泥巴踩進別人家裡,干涉了別人的課題。這麼一來,就很難避免衝突了吧。因此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
 
年輕人:切割之後要怎麼做?
 
哲學家:不涉入他人的課題。就只有這樣。
 
年輕人:……只有這樣嗎?
 
哲學家:大致上,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只要能做到課題的分離,人際關係應該也會產生劇烈的變化。
 
打破盲點:

要怎麼分辨這是誰的課題?很簡單。
這件事的後果,會由誰來承受?
 
年輕人:嗯我不太懂耶。那到底要怎麼分辨「這是誰的課題」呢?說真的,在我看來,讓孩子用功讀書也可以算是父母的責任啊,因為幾乎很少有孩子是喜歡而且自願用功讀書的,不管怎麼說,父母都是監護人嘛。
 
哲學家:要區分是誰的課題,方法很簡單。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如果孩子選擇了「不用功讀書」,那麼最後要接受這個決定所導致的結果,例如功課跟不上,無法進入心目中理想的學校等等的,不會是父母,毫無疑問的,就是孩子自己。也就是說,用功讀書是孩子的課題。
 
世上的父母的確常常說「這是為你著想」這句話。但是很明顯的,父母們是為了自己的目的,也許是為了體面或虛榮心,或是為了滿足支配欲等所採取的行動。也就是說,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因為孩子察覺到這種欺瞞行為,才會有反彈的舉動。
 
打破盲點:

不干涉他人的課題,並非放任不管,而是表示守護與支持
 
很重要的是,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鼓勵放任不管。而是清楚知道孩子在做些什麼,在身旁守護他。在孩子沒有提出請求的情況下,不要一一插嘴干涉。在台灣的光之工作者、親職教育家王理書,也提出身為母親的「標準」:只要提供「無論如何我都接納,無論如何我都展現愛來支持你」的堅定守護。
 
因此,即使是長大成人之間,好友們提供建議,但是要怎麼下決定、要不要改變思想型態,都是他自己的事;你自然也不能「期待」他人要對你的「善意」有所回應。
 
阿德勒提醒,如果你的人生正面臨著苦惱,這樣的苦惱必然是來自於人際關係。介入他人的課題,還有背負他人的課題,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沉重又辛苦。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無視當事人的意願,強迫他「改變」,只會在事後引起更強烈的反彈。
 
同理,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也是那個人的課題,你再怎麼難過,也是無法干預或影響的。
 
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你不用為旁人多操心,也不用給自己找藉口尋求認同。你必須清楚知道「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這就是讓人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這也是為什麼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被許多讀者視為新年新希望的踏腳石。課題的分離與干涉,時時都在發生,從高中生選填志願、應屆生很快就要畢業找工作,身為父母和孩子的都不妨都思考一下。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內容介紹:
 

 

圖片提供/究竟出版社
 

分享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關於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研究過程也應該以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阿德勒的學說讓心理學從「生物性」轉向「社會性」,對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他更被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
 
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
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居於京都。高中開始以哲學為志向,進入大學後,經常成為老師家中的不速之客,不時與老師展開唇槍舌戰。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除了專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積極從事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著述、演講,並擔任多家醫院精神科的「年輕人」心理諮商,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諮商師與顧問。
 
古賀史健
自由撰稿人。1973年生。專門以聽寫記錄的方式從事書籍撰寫,參與過許多暢銷的商業書刊,以及非小說類書籍的出版。所撰寫的訪談稿,向來以臨場感及節奏感十足而頗受好評。
 
(文章出處:圓神書活網/究竟出版社《被討厭的勇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