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談小兒肺部保養




文章轉載自:羅大倫博士的博客







談小兒肺部保養


作者:羅大倫




現在小孩子肺部的問題比較多,我甚至覺得,怎麼找我調理的,絕大多數都是孩子的肺部有問題啊。


後來我想了想,覺得這和現在的空氣品質有關,無論大小城市,污染都是很嚴重了,我們呼吸的空氣不如以前,所以孩子的呼吸系統受到的考驗也大。


另外,一些家長餵養不當,導致小兒脾胃受傷,脾胃在五行裡面屬土,肺屬金,土生金,也就是說:脾是肺的母親,脾受傷了,當然肺也不會好過,這是中醫裡面的道理。


那麼,如果肺部受傷,該怎麼調理呢?


我的第一個看法是:在孩子的平穩期,要抓住時機,給孩子調理脾胃。


這也是我的一貫做法,我的經驗是,肺經虛弱的孩子,如果在平穩期不調理脾胃,等到肺經的病發作了,那就會陷入疲於奔命的狀態,不斷地去撲救新發的病症,忙於應付,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


有很多家長是這樣的:孩子感冒了,咳嗽,於是趕快去醫院,到處求訪名醫,吃了很多藥,見效很慢(因為孩子的正氣不足),然後經過漫長的治療,終於有些恢復了,結果,天氣突變,孩子又開始病了,家長幾乎崩潰……


這樣的家長我見過很多,有一些家長甚至都開始神經質了,看著她們,我的心裡覺得酸酸的,覺得自己需要把中醫的道理講給她們聽。


這個時候,我的方法就是調補脾胃,用的就是八珍糕的思路。


這個八珍糕,是明代外科大家陳實功創立的,這位中醫外科大師陳實功自己就活了八十幾歲,是位長壽老人,他對這個方子的評價極高,認為好處簡直是說不完,這也是後來為什麼乾隆也堅持服用這個方子的原因,結果乾隆也活了八十九歲,明代的時候,這個方子就是給皇子們吃的,後來清代慈禧也吃過,不過慈禧的方子略有修改。


這個八珍糕,大家可以參看我博客和書裡寫過的內容。它的主要成分就是一些藥食同源之物,主要是太子參(或者黨參)、白朮、茯苓、山藥、蓮子肉、薏苡仁、芡實、白扁豆等。


昨天晚上,我還和從美國回來的西醫專家何健博士一起討論這個問題,何博士應協和醫科大學之聘請,創立了協和醫學檢驗研發中心,這是一個極其高端的體檢中心,用的都是全球最先進的檢驗設施,昨天我們討論這個八珍糕到底是怎麼調理脾胃了,何博士認為是其中的一些成分補充了人體的缺乏,他從兜裡拿出了一個美國的保健品,他說這是一種食物發酵的東西,國外的檢測,研究顯示這種發酵物可以提高呼吸系統的免疫能力,他自己就正在服用。我突然想,這也許就是美國的中藥吧,何博士說,其實美國的營養品中,有著非常多的中藥的。


這是西醫的想法,八珍糕裡面的某些物質,補充了我們體內的匱乏,那些平時沒有攝入的營養物質。


中醫的想法是從自己的體系出發的,我們認為八珍糕是補充了一些內容,但是也瀉掉了一些,比如我們認為的水濕,方子裡面的茯苓和薏苡仁都是祛濕的。


而補充的內容,我們認為分為陰陽,補充了脾陰和脾陽,根據情況,補充的比例我們會調整的。


這些都是藥食同源之品,但是,這和我們平時吃卻有很大的不同,並不是我們平時隨便拿薏苡仁、白扁豆來吃吃,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我們會有一個非常精確的調整。


比如,我會根據孩子舌苔的厚膩程度,調整每一味藥的比例,這是調整補瀉的比例,舌苔厚了,就要增加薏苡仁等藥的分量,增加泄濕之力,舌苔薄了,就要增加補脾的藥物的比例;然後,根據舌質紅的程度,來調理藥物的增減,這是在補陰和補陽之間平衡,因為舌紅者為脾陰不足,舌質淡白者為脾陽不足。


這是中醫理論的妙處,可以給我們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


舉個例子,有夫妻兩人,透過北京電視臺另外一個節目的工作人員,找到《養生堂》節目的編導再找到我,當時電視臺的人說她的這位朋友為孩子日漸憔悴,因為這個孩子哮喘、咳嗽、感冒不斷,幾乎北京的大小醫院走遍了,托人起早排隊掛名醫的號是經常的事兒。


我一聽就明白了,這其實不能怪那些大醫院,不是人家的本事不夠,是家長自己的問題,如同治理一個國家,平時沒有注意修養生息,結果搞得國力貧乏,老百姓都餓肚子了,等這個時候,外敵入侵了,您挨個鄰國求救,人家就是幫忙,那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所以,如果進入了發病的階段,那麼再大的名醫,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後來,我就答應給他們的孩子調理一下,過了一些天,我見到了他們和孩子,這是一個小男孩,五歲,可以使用激素卻已經有兩年了,我覺得孩子的汗毛都有點重了。


孩子的面部特點是顏色晦暗,額頭和臉的下部尤其重,舌苔非常的薄,這是我總結的規律,舌苔厚的孩子,往往是有食積,但是多是一時性的,而有的孩子舌苔薄得幾乎看不見,這樣的孩子的問題卻不是一朝一夕的,大多是脾胃之氣很弱,無力生發舌苔所導致的,因為中醫認為:舌苔為胃氣所生。


我當時對他們說,讓我們先不要管呼吸系統了,我認為此時脾胃是關鍵,要抓緊時間,用藥食同源之品補足脾胃,這樣孩子才有希望。


家長滿口答應,他們都是商界人士,最後特別說,調理孩子的身體是小事,更希望和我做真正的朋友,其實,可能這是很多找我調理身體的人的願望,我也確實想和大家都成為好朋友,但是就是自己的時間太緊張,反而沒有時間和大家交流了,其實在心裡我一直認為我們大家都是朋友的。


後來,我給他們開了八珍糕加味,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用蒸糕、熬湯等各種方法服用,看孩子能接受哪種。


他們道謝而去,後來,情況並沒有那麼順利,在調理過程中,這個孩子曾反覆患感冒咳嗽若干次,每次我都是立刻給處理,基本都是立刻消滅在萌芽之中,像這種我見過的孩子我心裡基本有數,一般還都是很快解決問題。


急症一過,就立刻用八珍糕調理脾胃。


後來,這個孩子撤掉了激素,哮喘沒有再發作過,其實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這個孩子到底是哮喘還是咳喘,因為我一次都沒有聽見,後來我逼問家長,他們也含糊了,不知道到底是哮喘還是咳喘,反正以前西醫說這個孩子哮喘。而我的觀點是,我不管你是哮喘還是咳喘,反正我只調理孩子的正氣,正氣足了,這些病自己就痊癒了。


最令人高興的是,孩子很少患感冒了,開始的時候,我總是接到孩子家長急切的電話:“羅老師,抱歉,又來麻煩您了,孩子又感冒了。”後來,這樣的電話迅速減少,這是去年的事兒了,從今年過年到現在,孩子基本就沒有怎麼感冒了。到這個階段,我就讓他們把八珍糕給撤掉了,只是靠平時的飲食調理來保養了。


現在,每到過節,我還會收到孩子家長的郵件。


有的朋友問:孩子加強體育鍛煉不就可以了嗎?其實,我覺得脾胃受傷不是鍛煉能解決的,這些我調理過的孩子,都是活蹦亂跳的,甚至多動,不缺鍛煉,只是脾胃失調了,導致的疾病,我們把脾胃補足了,再鍛煉,才能好轉;如果沒有調補,卻拼命鍛煉,只能消耗更大,正氣只能越來越匱乏。


那麼,在孩子急性發作的階段該如何處理呢?


我的觀點是:要宣肺驅邪,不要留邪。


一般孩子在外感咳嗽的時候,我們家長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慌張,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咳嗽,就心痛不已,然後手忙腳亂,往往用很誇張的言語描述病情,這樣,醫生往往也作出錯誤的判斷,有的母親就是讓醫生給止咳,結果醫生就用了一些比如訶子、五味子、米殼等收斂的藥物,這樣,邪氣往往被閉藏在孩子體內,導致咳嗽纏綿不癒。


其實,不要害怕咳嗽,因為咳嗽是身體的自身反應,這和治療腹瀉一樣,在中醫裡面,如果認為患者有邪氣沒有排泄出去,還要給正在腹瀉的患者服用瀉藥,這叫“通因通用”,比如朱丹溪治療他的同窗的腹瀉,最後就是用承氣湯,一瀉而癒。


治療外感咳嗽一樣,此時咳嗽確實是氣往上走,但是,因為有邪氣,所以我們還要幫助身體,用一些藥性上行的藥,這樣才能把邪氣宣出去,所以,在外感咳嗽的初期、中期,我們會用一些前胡、防風、荊芥、桔梗等藥,這些藥的藥性都是向上,向外的,初期不可單獨使用杏仁、枇杷葉等降氣之藥,在咳嗽的中期使用,也必須配合宣肺之藥,使得升降得當。


在外感咳嗽的初中期,因為往往咳嗽是感冒引起,因此控制感冒很重要,此時分別鼻涕和痰的顏色很關鍵,很多家長都不擅長於觀察這些內容,因此總是無法分辨寒熱情況,一般如果鼻涕痰濕黃色的,那就是一定有熱,所以清熱解毒之藥必須用,一般我會稍微配一些比如連翹、雙花等藥,如果鼻涕和痰是白色的,此時需要注意是否寒邪重了,所以要配合一些溫肺之藥,比如蘇葉、麻黃等。


很多時候是寒熱並用的,比如,有個小孩子,外感咳嗽,家長焦急萬分,求醫開方效果不明顯,服藥數天無效,最後給我打電話,我聽她描述的病情,就是一個外寒裡熱,此時孩子外寒仍在,但是裡熱也很明顯,於是我告訴她,給孩子服用張仲景的麻杏石甘湯,這個方子就是麻黃、杏仁、生石膏、炙甘草這幾味藥,方子裡面麻黃是宣肺散表寒的,生石膏是清裡熱的,杏仁降肺止咳,炙甘草和中,這裡我給孩子用的是蜜制麻黃,藥力和緩一些,結果這個孩子服藥後,一副,咳嗽就基本停止,兩副就痊癒了。當時這位家長形容,家裡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包括爺爺、奶奶),視為神方,這就是張仲景的經方的魅力,所謂一劑知,兩劑已。


在外感咳嗽的後期,因為外邪已經弱了,此時可以用一些降肺氣的藥物,來收斂肺氣,此時仍需要分清寒熱,如果是寒,鼻涕仍清,就用紫菀、款冬花等溫肺之品,一般兩三克即可,對大人也不過五六克,如果仍有熱,則用一些枇杷葉等藥。如果肺氣仍不收斂,則可以用一些五味子、訶子等收斂之藥。


我幾次想寫孩子外感的問題,但是覺得這種急性發作階段,應該是醫生處理的,不應該是家長自己處理,這樣容易耽誤孩子的,所以這裡只是簡單的寫一下,讓大家懂得一些裡面的道理,這樣求醫的時候心裡也有數,但是最終還是要醫生來處理的。


家長們能夠起作用的,就是在孩子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把孩子的脾胃調理好。


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出現急性狀態的時候,才著急求醫,我收到很多家長的郵件,都是“救救我的孩子吧,他咳嗽一天一夜了!”這讓我很焦急,我看到這些郵件,心裡不忍,總想幫忙,可是,仔細想想,我卻什麼忙都幫不上,因為在這種時候,我沒有見到孩子,也無從判斷孩子的寒熱,隨意給大家支招,會耽誤孩子的病情的,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的最好選擇是去醫院,找醫生解決問題,讓孩子平穩地度過這次感冒,然後,平時再努力增加孩子的正氣,這樣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這篇博文的很多內容我都寫過了,因為我每天都在重複著這些調理孩子的過程,所以這次再囉嗦一遍,希望大家多探討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