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砭灸爐用於治療小腦萎縮症



文章引用自李相諒老師 blog : 






砭灸爐用於治療小腦萎縮症


作者 : 李相諒





西方醫學論述:


小腦萎縮症西方醫學的正式名稱是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 (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屬於退化性的一種疾病,患者的小腦、腦幹和脊髓會產生退化性萎縮,小腦是我們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一個構造,它的功能主要控制動作協調,肌肉張力協調,以及姿勢和步伐的控制,小腦有了病變時就會無法很自然地完成一個動作、在執行一項動作時速度也會變慢,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運動及平衡失調,肢體搖搖晃晃,動作精確度差,走路形狀宛如企鵝,因此又被俗稱為“ 企鵝家族 ”,西醫臨床上的症狀依病症的深淺分為小腦萎縮症十七種型態。患病原因被歸類為一種家族顯性遺傳神經系統疾病與基因變異有關,一般患者在成年期發病,發病年齡大部份從二十至四十歲開始,西方醫學目前尚未有根治的藥物與方法,只有把重點放在復健治療方向,使患者盡可能維持現狀最高的生活自理能力。西方醫學論述的重點,說明對於小腦萎縮症,在治療上一籌莫展不知所措。



中醫角度論述︰


小腦萎縮症為何會小腦、腦幹和脊髓會產生退化性萎縮,如從發病年齡來探討,大部份從二十至四十歲開始發病,正值青壯年發育已屆完成為成年人,照理並非完全先天發育不全而應是後天損傷失調引起,現今醫學有一通病,當一種病無法治癒及檢查不出病的成因,往往推向遺傳病或基因突變,於是無法治癒也就變為理所當然了,小腦萎縮症不是遺傳也非基因病變,從臨床上我們發現患者有因工作勞累,有因運動過度造成勞損,有因減肥(並非女性專利)及長期熬夜打電腦耗損精力,漸漸形成肢體神經系統不得養而發病,羅馬不是一天造成,小腦萎縮症也不是突然生成的。



小腦萎縮症中醫是可以治癒的,但不能依賴西醫的診斷及藥物,否則一病未完又另生醫源性疾病(由藥物引起的病變) ,現代中醫學強調辨證論治的重要,但更應以脈為師,切脈的程序中,會由脈的訊號指示病的實際成因,以及十二經脈的生化不平衡導致生病的原由,以下簡單試論小腦萎縮症病之形成前後二種脈象︰



1、小腦萎縮症尚未被檢驗出時,患者已有小腦萎縮症的脈象顯現


說明︰

左關侯肝膽,左尺侯腎膀胱,左手關尺二脈沉無力、甚至無脈動,代表肝腎兩虛,腎氣陽虛供應腦部能量不足,腦能量不足無法命令運動神經行使正常之功能,神經元力不足造成下達指令遲緩,腎水生肝木,今腎水本身不足便無法供應肝木,筋屬木故筋不得養,因此表現出肌肉僵硬及運動平衡失調。



2、核子共振儀器(MRI)檢查證實之小腦萎縮症


說明︰

左手表現脈弦有力兼數脈,代表肝氣鬱結兼裡中虛之脈象,寸下心點位置瘀阻血行上頭不暢,漸次影響腦部不得養,腦的運作能量補充與耗損產生失衡,為保護腦的使用功能,人腦自然啟動保護機制,暫時降低小腦功能減少耗損能量,因此受病,故寸上小腦位置短脈出現。心為君主之官,腦聽於心之領導,黃帝內經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故寸下心點出現短脈,心點位受病訊號,心受病自然影響腦之功能,結論患者症狀為失眠、中虛、憂鬱症、心氣供血功能降低,君主無能指揮腦,腦能量不足影響小腦,因此MRI儀器檢查出小腦萎縮現象,治療方向理應思考造成小腦萎縮的原因。


如果說癲癇病屬先天不足,那小腦萎縮病應屬後天失調,殊不論先天與後天,但其脈象雷同,皆為腎氣不足所引起,雖病名不同,實際成病殊途同歸,故砭灸爐能有效的治先天與後天能量不足的病變,現時美國、台灣、日本、中國內地都正積極研究治療小腦萎縮病變,近年更提出的「幹細胞移植」方法,也許可能是一條出路,但砭灸爐何嘗不是古中醫學的一種「自然幹細胞療法」,且畢竟白老鼠是白老鼠、人是人,實驗與臨床是有所差距,臨床治療效果會講話的,當您運用了砭灸爐,自然會讚嘆古人的智慧。



小腦萎縮病變治療法︰


1、針砭並用先消除患者失眠等不舒服症狀,再將艾草加於砭灸爐之上方後點火,放置在臍中,藉新砭石吸收、轉換、發射、滲透之特性,將燃燒的艾熱轉換為人體皮膚可接受的能量,直接輸入腦部,艾草一球燃燒時間约約10分鐘,以兩球為一次治療,漸進補充患者提升腦部陽氣,腦能量供需平衡後,才能啟動恢復小腦功能,小腦萎縮症狀方能消除。



2、小腦萎縮病症屬慢性病,病變形成過程猶如下樓梯,治病也必須如爬梯階,一步一步向上走,無法用跳階方式,必須循序漸進,也就是說要有療程時間方能恢復,因損傷程度不一,療程時間也不盡相同,中醫學理論是圓融的,運用自然法則治病才是正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