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調養脾胃的八珍糕 〜 羅大倫




文章轉載自:360doc 個人圖書館







調養脾胃的八珍糕 羅大倫






調養脾胃的一個比較好的食療方法,就是八珍糕。這個八珍糕原來是明朝的御醫陳實功開的,是給小孩子的,有麥芽和山楂,清宮的御醫評論說治療小孩子的病幾乎可以“百發百中”,於是給乾隆開了,去掉了麥芽和山楂,加上了兩味藥,變成了現在的八珍糕,當時在整理清宮檔案的時候,有關單位把方子賣給了某家醫藥企業,所以出版的書裡都是少幾味藥的,為了不想侵權。詳細的方子是黨參、白朮、茯苓、山藥、薏苡仁、白扁豆、芡實、蓮子肉,各等份,研成末,和入糯米面、粳米面,放入白糖,蒸成糕,也可以把藥粉和水熬成糊。


給孩子服用時,建議一般減少一半的黨參用量比較好。


這個方子比較平和,陰陽雙補,而且幾乎全部是食物,我想大多數人是適合的,但是注重不可以生服,必須做熟了吃。乾隆從四十多歲開始服用,有的階段是天天必服,一直服用到八十九歲,有的時候沒有了,就催促太監快去做,好像很離不開。



八珍糕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

黨參(去蘆)60  茯苓60  生白朮60  扁豆60   蓮子肉60
生苡米60  生山藥60  芡實60   白米麵3千克  白糖2.4千克
糯米麵3千克


【用法】

共研為細粉過羅,攪勻蒸糕,每塊重30克。每服15克,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補脾養胃。


【主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身體倦怠,面黃肌瘦。 


===========================


網友朋友們實在厲害,什麼都能搜出來,早知道當年有關部門出版清宮醫案就不用特意隱去兩味藥了,呵呵。


這個方子孩子用的時候我建議把陳實功的生山楂和炒麥芽加上,用量我的建議是前面藥物的一半,比如在這個方子裡用30克。上方中最好再加上陳皮10克。但是在買來以後最好用篩子篩一下,過濾去顆粒,最主要是過濾掉石子,免得傷了孩子的牙。


把八珍糕的說明書給大家發發,使用的時候參考,特殊是禁忌事項。


藥品名稱

通用名 健脾八珍糕

商品名稱:健脾八珍糕

中文拼音Jianpi bazhen gao

主要成分:黨參,白朮,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山藥,芡實,蓮子,陳皮。


藥品資訊

【性狀】本品為微黃色扁圓形塊狀;氣香,味甜,在溫開水中溶散。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用於老年,小兒及病後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面色萎黃,腹脹便溏。

【用法用量】糕塊。口服,每日早晚飯煎熱水化開燉服,亦可幹服。134塊,嬰兒112塊,或遵醫囑。

【禁忌】孕婦忌服。

【留意事項】1.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2.不適用於急性腸炎腹瀉,主要表現為腹痛、水樣大便頻繁,或發燒。3.糖尿病患者慎用。4.服藥三天症狀無改善,或出現其他症狀時,應立刻停用並到醫院診治。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6. 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7.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8.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9.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藥品其他資訊

【貯藏】密閉置乾燥處防蛀。

【規格】8.3g/




小兒體弱的調養——再談八珍糕


其實在網友們求醫的郵件中,最牽動人心的就是孩子的病了,有很多孩子,因為某種原因,身體一直有病,總是弱不禁風,有時甚至幾天一感冒(這是很多這樣孩子的共同特點),最後甚至出現哮喘等病,醫院跑的簡直猶如家常便飯,家長為此傷透了腦筋。


這樣的孩子,西醫目前也沒有好的調理方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激素,但是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基本屬於來什麼病,治什麼病的狀態,很多家長跑到北京來,其實北京的各大西醫醫院對此也無能為力。中醫的特點是,不但治療你現在的病,更看重怎麼調整你的身體,讓你逐步恢復,儘量不去患病,身體強健起來,有的人喜歡比較中西醫的各自優勢,其實“治未病”,在防備上下手,是中醫的優勢,現在西醫也開始引進這樣的概念。


我為什麼會用八珍糕來調理小孩子的這種體弱呢?來由是《醫學三字經》裡的話,這個《醫學三字經》是清朝陳修園寫的,通俗易懂,他對小兒病的論述如下:“小兒病,多傷寒,稚陽體,邪易乾。凡發熱,太陽觀。熱未已,變多端。太陽外,仔細看。遵法治,危而安。若吐瀉,求太陰;吐瀉甚,變風淫;慢脾說,即此尋。陰陽症,二太擒;千古秘,理蘊深,即痘疹,此傳心。誰同志,度金針。這裡面大家注意了,有這樣一句:陰陽症,二太擒。這是什麼意思?原文注釋:“三陽獨取太陽,三陰獨取太陰,擒賊先擒王之手段也。”然後又說“喻嘉言通禪理,後得異人所授,獨得千古之秘”。這段話,道出了小兒病的調理方法,陳修園特殊的崇拜喻嘉言,《醫學三字經》裡面大量的引用喻嘉言的經驗,喻嘉言的故事我們講過,確實得到過高人的傳授,不過陳修園寫錯了,不是學佛之後得到的,而是小時候就得到了,顯然陳修園認為他得到了千古之秘的傳授,這個秘訣就是“陰陽症,二太擒”,意思是,小兒在外感的時候,只去抓太陽經的問題就可以了,這是抓主要矛盾,喻嘉言認為,小兒不像大人那樣有那麼明顯的傳經,通常只要抓好第一道防線,就可以了,他常常用桂枝湯來治療受寒,然後,他提出了對於小兒的陰證,只要主抓足太陰脾經就可以了,這是抓主要矛盾的做法。而現代的孩子,一碰到冷風就感冒,輕微一冷就犯病,這不就是陽氣不足的表現嗎?這就是所謂的陰證,按照喻嘉言的說法,應該是從脾經論治啊。我從喻嘉言的這個“千古之秘”中悟出,原來這些看似呼吸系統的疾病,其實都是脾胃不足引起的,所以就在看到這樣的病症的時候,除了急性期治療肺經,其他的時候都調理脾胃,結果孩子們都基本獲得了恢復,不再頻繁感冒,哮喘了,身體也開始強健。


現代的西醫現在也開始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在誘發哮喘的眾多因素中,飲食作為一種特異性過敏原佔有較高比例。這種食源性哮喘在成人中並不多見,但在兒童,尤其是嬰幼兒中則占較高比例,也就是說,年齡越小,食制導致哮喘的越多見。可能與小兒胃腸道機制不夠完善,尤其是消化道的黏膜還沒有發育完全,某些大分子蛋白通過消化道黏膜入血,並作為異種物質刺激機體發生過敏反應有關。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其胃腸功能逐漸完善起來,對食物耐受性逐漸增強,食源性哮喘也就逐漸減少。假如西醫不做類似的研究,很多人就不會想到脾胃系統和哮喘的呼吸系統有什麼關係,中醫認為脾胃屬土,肺屬金,土生金,所以脾土是肺金之母,這是中醫用五行的分類法來標示脾胃與肺經的關係,脾胃一出了問題,肺經也輕易出問題,但是中醫這麼提出來,很多人就會跳出來,說中醫在胡說八道,即使中醫用調理脾胃的方法治療好了哮喘,這些人也認為是偶爾,但是現在西醫也在做研究,提出了相關的解釋,這說明事情的本來熟悉就是這樣的,中國古代中醫的觀察是仔細的,分析是準確的。但是,現代的中醫反而丟了這些內容,見到咳嗽哮喘,就用肺經的藥物,其實,在不發作的期間,好好的調理脾胃才是根本之治,這就是為什麼陳實功的八珍糕被稱為“醫中正道”的原因。


在八珍糕中,山藥、蓮子肉、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實都是補脾的藥物,也是藥食同源之品,這些看似平和的食物,其實在補足脾胃之氣的過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的。現在八珍糕各地有很多的產品,蘇州的八珍糕的方子據說是經過葉天士審定的,西塘的八珍糕早就是這個地方的特色產品了,紹興也有八珍糕,其實自己做起來很麻煩,如果能夠買到成品,服用起來很方便的。其實,這是食療的方法,中醫講究的是藥食同源,用平淡的食品,最終調和脾胃,解決大問題,這也是八珍糕被清宮御醫評價為“醫中正道”的原因。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發病的急性期,還是要對症治療,如果孩子的舌頭紅,舌頭上滿布明顯突起的紅點,說明有熱,此時要清熱,等熱去了,再服用調理脾胃的藥物。當然,如果各位在當地能夠找到好的中醫,根據這些原理,再對症進行調理,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總之,小孩子的身體恢復得特別的快,家長們不用太擔心了,有時一轉眼孩子的身體就會好的,都出乎我們大人的意料。


感謝berlinsky朋友,娓娓道來,寫了這麼多的自己親身體會,對家長都很有好處的,其實有的孩子平時咳嗽幾聲,是沒有問題的,有時甚至是孩子在病後的一種習慣,因為小孩子很容易產生習慣的,但是家長如果過度緊張,會給孩子造成自己有病的印象,這樣是真的不好,家長如果能夠會一些食療的方法,稍微給孩子調理一下,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看到前面的朋友討論八珍糕,用八珍糕這是我個人的經驗,我到今天為止還都經常接到家長的感謝,說孩子的身體健壯了,不再感冒了,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我開的八珍糕,一般都是給身體很弱,經常感冒,中醫認為是被寒邪侵襲了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經過健脾,身體會有很大的改觀。但是,一般健康的孩子是不用服用這個八珍糕的,這樣的孩子只要正常的吃飯,鍛煉身體就可以了,大家也不能把八珍糕當作必須服用的東西,它不是,這點請切記。


另外,我開的八珍糕都是經過加減的,用藥的比例每個孩子也都不同,希望各位家長如果孩子確實是脾胃不健,那麼請和身邊的醫生討論一下,看看也根據孩子的情況,調整一下比例,這樣才是好的方法。


木頭注:此文來源於《古代的醫生》作者羅大中博士的貼子,文字上略作修改,沒動原文的順序。如果自己做此八珍糕,一定要記得蓮子肉要去蓮子心,不然會很苦的。所有的藥材一定要煮熟了後才能吃,切記。不想蒸糕也可以直接煮成糊來吃,效果一樣的。網上有很多八珍糕的成品賣,大家可以自行瞭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