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脾積熱火上炎、腎陰不足損胃陰 易口臭


文章轉載自:台灣新生報 中醫藥新聞





  

脾積熱火上炎、腎陰不足損胃陰 易口臭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05/15



口臭易影響人際互動。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口臭的形成主要臟器在脾胃,也與心、肝、肺、腎也有密切關係。多與臟腑偏熱證為主,當脾積熱,排便不通,火炎向上,會出現口臭;腎陰不足不能滋養胃陰,也會出現口臭。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中醫認為,口臭關鍵在於「熱」,而熱又有實熱、虛熱之分,熱盛則肉腐,濁氣內生,出氣於口;不過,此症也有非「熱」證所致,中醫也提到:「凡口臭,有胃火;亦有脾弱不能化食,而作饅腐之氣者,宜調補心脾。若專用涼藥,反生他病。」



陳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口臭的病因機理主要是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濁氣產生而出於口。另外,口腔內的許多疾病如齲齒、口瘡、口炎、齒眼疾病等,多與脾胃、心、腎有密切的關係,主要與各經脈的循行有關。口臭的形成主要臟器在脾胃,但與心、肝、肺、腎也有密切的關係。若思慮過度易勞傷心脾,心脾積熱,出現排便不通,火炎向上,出現口臭;若腎陰不足,不能滋養胃陰,胃陰不足虛火上炎,也會出現口臭。



熱證明顯的口臭,中醫治療從解熱著手。陳萍和表示,熱象明顯者常見脾胃失運,濕濁上泛所造成。主要可分為脾胃蘊熱;心脾積熱;以及肺熱壅盛症候,治療用藥宜配合消食導滯;解袪脾熱;以及清瀉肺熱。搭配「降胃化濁法」調理。



口臭若單從「清胃降火」治療,根據臨床經驗,部分病人療效會欠佳,且出現苦寒敗胃的現象,而運用「降胃化濁法」治療,大多可取得一定的療效。因飲食不節,溫涼失宜,吃過多肥甘厚味,飲酒辛辣,損傷脾胃,胃失和降,胃濁上泛而致口臭;或因脾胃本來就虛,脾胃虛弱,病後體虛,勞倦過度,運化失健,濕濁內生,濕阻脾胃,升降失司,胃失和降,濕濁上泛而口臭。因此,這類患者通常可見「脾胃失運,濕濁上泛」為此症的基本病機。



陳醫師表示,中醫辨證用藥,對「脾胃蘊熱」者可見平常吃過多辛辣厚味,宿食停滯,兼有牙宣、口瘡、或溫熱病,火氣上蒸,舌紅苔膩,脈浮,眼腫,口臭有腐氣,治療宜配合消食導滯,藥方可用積實導滯丸調理。



「心脾積熱」者多因飲食或情緒所影響;當七情煩鬱過度,則心火炎盛,加上飲食厚味積熱,而口生瘡或臭。患者可見口氣熱臭兼面赤唇紅,煩躁不寧,排便乾,小便黃,舌質紅,脈滑;去口臭可用導赤散加減調理。



「肺熱壅盛」者症狀可見口中如膠,口乾口渴,小便多,吃肥甘厚味,飲酒多,勞心過度,肺金有傷,以致氣出腥臭,涕唾稠粘,咽隘不利,口苦乾燥,藥方可用瀉白散加減調理。



腎虛、過度疲勞也會致口臭。陳萍和表示,辨證類型主要可分成包括「腎虛」及「勞鬱」症候,藥方應用上,可配合補腎陰;補脾益氣調養。



「腎虛」證者多可見口臭,牙眼赤爛,腿膝疾軟或口鹹,這類患者屬於「腎經虛熱」。症狀表現還可見牙齒鬆動,牙縫出血,脈細數,藥方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方中含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丹皮、茯苓;有助達到滋補腎陰的作用。



「勞鬱」證者可見情緒、壓力影響,憂思過度;或勞逸過度,損傷脾氣,耗傷中氣,導致運化失健,水濕內停,濕濁內生,濁氣上升,出於口而臭、消化差、乏力、排便溏等,治療應加強補脾益氣,藥方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中含黃耆、黨參、生薑、甘草、當歸、白朮、陳皮、升麻、柴胡、大棗;有助達到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作用。此方臨床上常用於脾胃虛弱的調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