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實用穴位】水分穴






文章轉載自:大紀元文化生活藝術網





【實用穴位】水分穴



作者 ﹕溫嬪容 (明慧中醫診所院長)





2011-10-23

水穀營養物質到此可分為尿與屎,為分水之處,故別名為分水穴。水分走內外,內者入體循環,外者排出為尿。水分功能不當易生水病,又名中守、中管。


功用:


1. 主治水氣病,是水腫特效治療之處,用灸法。

2. 治啤酒肚,尤其是只喝酒不吃菜飯,所引起的酒水腹腫。

3. 治腎臟炎,腎臟功能失調,常引起水液代謝異常而水腫,面部、全身或四肢的浮腫皆可治。

4. 治腹水,平常此穴禁用針刺,只有腹水例外,針刺本穴出水。

5. 治肥胖,對於愛喝冰飲料引起的腹部肥胖,常揉按此穴,有助於水份代謝。


取穴


仰臥,肚臍上一寸,約二橫指距離,屬任脈。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的代表作之一《類經》,提到此穴「當小腸上口,是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腸,故名水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