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培養中醫要習經典重師承




 

培養中醫要習經典重師承



中國中醫藥報  2011825

 李宇銘    北京中醫藥大學




自古以來,培養中醫師就是採取師承的方式,背熟經典,打好童子功,隨師臨證,破解理論上的疑惑,在習得前人經驗與自我感悟中,逐步提高。但隨著現代中醫藥院校教育模式的推廣,重師承、學經典等好方法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影響了中醫藥人才的培養。


注重學習中醫經典


在很多中醫藥院校中,中醫經典的學習課時不足一直是個嚴重問題。以某中醫學院為例,中醫專業5年制近20門課程,共1260學時,而課程中經典著作僅有《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以及中醫各家學說5門課(其實嚴格來說,溫病學以及中醫各家學說不算是經典著作)共288學時。課程門數雖占1/4,而學時則僅中醫課程的22.9%,在校總學時的8.4%。相對而言,其他類選修課程的總學時也有400學時以上。


因此,在校學生普遍沒有通讀,更沒有完整精讀中醫經典著作。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金匱要略》的教學時數是54課時,相比起原定的80學時已經相差很遠,更不要說80學時是否足夠。而有些院校更是把經典學科當作選修課,或把它當作理論課而不是臨床課,可見對經典學習的重視程度。


再者,雖然近年來中醫界提倡重視經典,可是在本科課程中除了4門經典課之外,其他課程與經典缺乏聯繫,在臨床上更少有中醫運用經典方法看病的實例,因此學生都感歎,經典都是過去的東西,今天不能用了。


究其成因,一是不重視經典的學習,認為經典學習已經過時,裡面的文字意深難懂,千年前的古書還拿在手裡當作寶?二是認為中醫經典的內容,已經散佈在不同的學科中,因此便不用另外專門講授。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原序中就說:“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現代出現這個問題就不奇怪了。


其實,歷代名醫均刻苦鑽研中醫經典並推崇之,這是因為其不僅能有效地幫助人們掌握中醫理論,還一直在指導著中醫臨床。《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奠基之作,豐富的理論至今還沒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奠定中醫辨證論治體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藥,現代更是經常使用;《溫病條辨》是清代的著作,是對溫病學發展的重要貢獻。四大經典是中醫由經驗水準上升到科學理論層次的里程碑,如果我們學習經典,將有助直接成為辨證論治之醫,而且更能體會到理、法、方、藥的統一。


但現在的中醫基礎理論課,其實只是從《黃帝內經》抽取部分內容整理而成,是否能反映《內經》本來面貌已經是一個大問題,更不要說教材編寫中出現的錯誤。自古以來民間的師承教育,經典是中醫學生的“必讀”,且醫術高超的中醫師無不有著深厚的經典功底,很多名老中醫甚至每年把四大經典複習一遍。現代中醫高等教育,把中醫經典放到次要的地位,實不利於培養高層次的中醫藥人才。


重視師承教育


師承教育是中醫長期以來形成的一套特有教育模式,對中醫的學習承傳有重要的影響。師承教育具有很多特點,如能培養出扎實的中醫基礎知識、發揮師徒雙方的積極性、便於學習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理論聯繫實踐、臨床能力強、重視醫德和文化學習等優點。但在師承教育過渡到現代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師承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優點不能延續下去,而且在注重實踐和因材施教上欠缺更為突出。


現代的高等教育沒有師承教育那麼重視臨床。現代的中醫本科教育基本上是照搬1910Abtaham Flexuer提出的醫學模式,仍是基於生物醫學模式的認識而運用傳統的“基礎課(2)-臨床課(2)-實習(1)”三段式教學進程。這種課程體系及其教學進程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更不要說這種模式與中醫特點是否相符。


現代的中醫教育一般只有最後一年到半年的時間實習,其餘的都是理論課的學習,實踐的機會明顯比以前少。著名中醫謝陽谷老先生回憶從前學醫時,實踐與背經典的時間比例是21,白天跟著師父聽醫話、看醫案,晚上就捧著書求解。其實從前師承教育,真的能達到理論實踐相結合;反觀現代高等教育,實踐時間減少,也就造成了臨床水準下降。


在因材施教方面,現代教育的理念已經轉變,就如蔡元培先生所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的。”現代教育主要的目的是説明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而不只是知識的傳授。但由於目前教育方法的守舊,還是單純以傳授知識為主要教學方法,缺乏啟發的部分,使學生“千人一面”,沒法塑造出不同的才能。而從前的師承教育,反而能做到因材施教,老師順應單個學生的能力,雙向互動,更能發揮教育的積極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