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氣的大合唱:人體、科學、古今中醫藥,齊唱未病先治之歌



氣的大合唱

:人體、科學、古今中醫藥,齊唱未病先治之歌






作者:王唯工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072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32678






二十六年前,王唯工教授開啟一連串的科學實驗,陸續發現五臟六腑的共振頻,奠定以「共振」做為中醫科學基礎的方向,相關研究結果在1987年的國際研討會上發表,《民生報》更以頭版頭條的規格大篇幅報導。

  
中醫認為無病之人追求的是「致中和」,亦即各諧波的氣血都在正常範圍內。西醫對健康的定義則倚重解剖學,骨頭、肌肉、血液成分等都有適當的規格,這樣的優點是標準化、精確且客觀,但標準越來越多、檢查越趨複雜之後,不見得能找到生病的主因。相比之下,中醫對健康的定義較為簡單,但操作卻有困難。從《氣的樂章》、《水的漫舞》到《氣血的旋律》,作者所提出之「共振理論」已越趨完整,不僅對病毒感染、高血壓、心血管堵塞等疾病提出嶄新的見解,更以血循環與能量醫學的觀點,告訴讀者如何透過正確的飲食和運動,達到保健的目的。

  
作者在本書中,再以「氣」為出發點,深度探討中醫的診斷、辨證、論治和方劑,認為性味與歸經是中藥藥理的特色,而歸經的根本就在氣與經絡,由此,便能從共振的角度對中藥進行理論的詮釋。本書的出版,讓「共振理論」的完整性和中醫藥的科學基礎都往前又邁出了一大步。



本書特色


繼《氣的樂章》、《水的漫舞》、《氣血的旋律》,又一「氣」的巨著破解中藥的奧祕。

  
自王唯工教授於《氣的樂章》一書中提出以「共振」來解釋血液循環的新理論後,陸續以《水的漫舞》解釋所謂「酸」和「毒」正是人體沒有排出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又以《氣血的旋律》發表關於病毒感染、高血壓和心血管堵塞的全新發現及成因。他以自成一家的理論為中醫開始奠定科學的基礎。

  
本書作者主導的研究結果顯示五臟六腑各有不同的共振頻和諧波,研究結果更登上了當時重要媒體的頭版頭條。他在本書中指出,中醫的治療在生病的初期二個階段最為有效,到了第三個階段以後,已發生明顯的器官或組織病變,此時西醫便能精確掌握。作者主張「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原因即在此。

  
王唯工教授認為,中醫的特色在氣與經絡,中藥的特色則在性味與歸經,而其共通的元素便是氣,也就是共振,他以此為基礎,深入剖析中醫的診斷、辨證、論治和方劑,並與中醫藥的經典古籍不斷交互對照驗證。氣、中醫藥與科學方法,在本書中一同合唱出動人的樂章,為王唯工教授又一「氣」的巨著。



作者簡介

王唯工

  
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及耶魯而選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任職,在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授課五年。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台大醫院、榮總、中國醫藥學院等多處與西醫會診,並與中醫黃維三、林昭庚、張步桃、張家訓、潘念宗、胡秀卿;西醫鐘傑、崔玖等先進合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以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著有《氣的樂章》、《水的漫舞》與《氣血的旋律》(以上皆由大塊文化出版)。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1 共振與氣

水與濕
中醫之特色
三焦經與全身之氣
由三、六、九共振頻看《傷寒論》
三焦經之特性
三焦系統
營衛系統與三焦系統
衛氣與外氣
膽經為兩組和弦之共同頻率
只有二組和弦的大樂器

2 中西醫的比較

中醫與西醫之比較
中醫之現況
中醫的望、聞、問、切
二十八脈
脈診現代化的研究
八綱辨證
病因與治法
病因
治法

3 中醫藥的特色

中藥之藥理
為什麼要找尋中醫之特色?
我們如何選擇研究中醫的方向
設計實驗
意外的發現
由氣看藥性
歸經的研究
方劑之結構
身體之防禦是如何出錯的?
這個漏洞要怎麼偵測呢?
這個漏洞要怎麼補救呢?
物理治療有什麼好處?
方劑是什麼?
溫病的方劑
安宮牛黃丸
搶救劉海若
身外之物與身內之務

4 總結

小心的求證
中西醫結合!?
中醫的發展與發揚光大

後記:由中醫看中華文化



推薦序


破解中醫藥的奧祕

李嗣涔

  
九年前,王唯工教授出第一本書《氣的樂章》請我寫序,我因為從民國七十七年到八○年代有多年時間從事氣功的研究,與他關注的氣、經絡與血循環研究有關, 因此相當關注他的研究成果, 我在序中特別提到,現代科學無法從物理或生理上理解「氣」、「經絡」的科學本質,只知道其現象及功能,中醫也是一樣,幾千年來擔任保護中國人民健康的重責大任,經過反覆的驗證,知道它是有很深的道理存在,但是就是沒有辦法用現代已知的科學去理解,而王教授用實驗修正現代的血循環理論,將血循環與中醫的經絡與穴道聯結而發展出血循環需血管、經絡、穴道所形成共振網路配合,以輸送所需養分的概念,這個觀念好像打開了一扇門,由此基礎可以逐步去理解中醫裡的陰陽五行、虛實補瀉、相生相剋的原理。我認為一個科學理論到底正不正確,有沒有生命力,其實可以由這個理論是不是不斷的可以發展下去解釋衍生的現象。

  
九年後,我很高興得看到王教授已經把他的血循環共振理論從中醫擴展到中藥, 再度展現理論的生命力,我感覺到他的理論真是「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我相信他不僅破解了中醫的奧祕,也正在破解中藥的奧祕。這次他用到中藥的藥性與歸經,由此來解釋中藥的藥理,這是西醫所沒有,也無法理解的方向,在近年來中藥已廣受世界注目成為各國藥物研究的重點當下,王教授適時出版這本書,想必對促進中藥的研究又邁進了一大步,不過這些研究的關鍵還是在於有一台可靠的脈診儀器,也寄望王教授未來能努力於脈診儀的商業化,讓更多的學者能基於王教授的理論擴大研究,把錯綜複雜的龐大中醫藥體系整個現代化、科學化,才能真正弘揚中醫藥於世界。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校長)




自序

  
在過去近二十年的研究過程,我們主要參考《內經》等原著,由研究血液循環切入。

  
在引用《內經》資料時,我們一直秉持著一個信念,「只討論奇蹟的部分」。二千五百年前成書的《內經》,錯誤是應該的,而能與我們血液循環研究上的新發現接軌的「就是奇蹟」。看看二千五百年前西方的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他在科學及醫學的論述中,還有幾丁點是正確的,但絲毫無損他是一代哲人。

  
這幾年來,我們開始研讀現代文獻,尤其是經過大陸官方整理的教科書本。非常感謝毛澤東,不論是為了環境因素,或是先知卓見,得以保留更發揚了中醫藥。尤其這幾年在「唯物辯證」的大旗下,一切講實證的科學精神,把中醫藥中不合科學的部分,做了大刀闊斧的整理。終於能將「法象藥理學」「五運六氣」這些不能證明的部分,從正統教科書中拿走。

  
今天的中醫藥在內地數十年的辯證、實踐,已逐漸走出一條很像路的方向來。但仍需要拓寬,奠基,建成高速公路、高速鐵路。

  
這本書命名為《氣的大合唱》,也就是討論、思考人的元氣如何致中和。而致中和的方法,古聖今賢也提出很多見解。現經內地大力整理之後,我們也來加上和聲,希望譜出一首古今中外的大合唱曲。

  
此書中,我們分析了現行中醫理論,並與我們各種循環生理學上的新發現,相互印證。大多是相見恨晚,但也有些出入,都在書中盡量點出。

  
我們的行為是班門弄斧,我們的心情是野人獻曝,希望的結果是拋磚引玉,祈禱能夠誘發熱烈的討論與慷慨的指導。

  
敬請大家一起來,用寶玉砌起中醫藥的新殿堂。






內文


我們如何選擇研究中醫的方向


在中醫診斷中的望聞問切,西醫都有了。西醫的望,不僅用眼睛望,也用X光望骨頭,用核磁共振看結構、甚至分子組成,用正子發射影像看新陳代謝,用內視鏡看胃、腸、子宮……各種身體的內腔道,用超音波看形狀、密度。這些方法、儀器仍在不斷進步之中,不知比中醫二千多年前的老方法進步了多少。


聞,包括聽聲音、聞氣味。西醫所有血液成分分析、痰液成分分析、大便分析、小便分析等等,都在用機器聞。而聽則用聽診器,不止直接聽,還可以取下音頻信號後用電腦分析;用外力敲打,由骨頭發出聲音來聽,用超音波去敲打器官、組織,聽其反應的聲音……不一而足。


問:西醫早有標準問的表單、操作程序,而且分科分診。雖然直接的電腦問診並不十分成功,但是其巨細靡遺的表格也在不斷的進步中,如此看來,只剩下切了。西醫也用切脈,直接的使用來量心跳次數,並進一步研究心頻變異,而使用最為廣泛的就是量血壓。


說來還真費解,中醫由《內經》以降,經過二千多年,都沒有開發出以切來偵測血壓的高低。二十八脈中或許洪脈、實脈、弦脈勉強與高血壓扯上一些關係,即使到了溫病大師們,如葉天士等提出陰虛陽亢或肝風內動,雖然知道如何診斷風,也知道內風能引起中風(包括腦中風),但是始終沒有提出高血壓的觀念,以及如何測量高血壓。


而切在西醫的開發上,可能因為好幾位血液流體力學的大師,在多次嘗試,以血流理論出發,始終找不出門道之後,就認為中醫之脈診,所宣稱的一些神奇診斷能力,恐怕只是個神話,而告終止。


我們就在這個中醫飽受打擊,許多西醫甚至挑明的說:「中醫全是安慰劑效應,所治好的病,即使不治療,自己也會好!」在這個最壞的時刻,也是最好的時刻,我們全力投入了切的研究。


在詳細的閱讀了幾百篇血液流體力學論文,以及五、六本專書後,我們始終弄不懂這些大師們究竟在說些什麼。大家引用了一大堆複雜的方程式,但是方程式是怎麼解出來的,卻是到處找不到。所有由許多教科書與論文中拼湊起來的解題過程,充滿矛盾。而其使用之邊界條件,可像牛皮糖一樣東拉西扯。更奇怪的是,每一個實驗,不論是管子的模擬,動物的研究,人體的實驗與各種理論的誤差,都大得不合理。可是所有的論文幾乎都把誤差一致歸咎於一個沒有人知道從那裡來,也不知如何產生的「反射」。


我們想著、念著,念著、想著,西醫在這裡好像有些錯失。換言之,如果中醫要有機會,如果中醫是正確的,這可是一條明路。可是這麼複雜的血液流體力學不知從何下手。要研究它,你至少需要先懂一些「流體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生理學」等等基礎科學,更不要說複雜的心、血管系統及心、血管疾病。再加上各有所長的各類量測工具,雷射(激光)測速器、超音波測速器,電磁測速器、壓電壓力計、壓阻壓力計,不一而足。


我們決定以簡馭繁,學著張無忌的口訣。「我只一口真氣足」,一切由氣入手—只研究壓力波在血管中的各種特性,而視血流為由壓力傳送而產生的必然結果。也就是以壓力為主、流量為從。


我們一面仔細盡力閱讀這些相關的書籍,一面開始設計最簡單的實驗。




由氣看藥性


由氣與共振的角度來看中醫,的確為我們找到了「中醫理論」的特色,這裡西方醫學、生理學好像沒有走對路,而誤入了血流研究的迷宮之中,走不出來。但是這個「中醫理論」的特色,果真可以為中藥做一個有效的定義嗎?


我們隨意選一本《實用中藥手冊》(孔增科編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一九九○年,頁八十),打開一頁,看到黃芩。


這裡最有中醫理論特色的有四項:


一、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肺、膽、脾、小腸、大腸經。

二、功效及應用:有清熱燥濕……。

三、配伍。

四、代表方劑。

而有西醫特色的為:

五、化學成分。

六、藥理作用。


如果要找中醫理論之特色,就該用一、二、三、四項減去五、六後所剩下的內容,尤其是一、二兩項與第六項來當作探索的重點。


先由功效與應用來看,也就是中醫理論常說的「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肺熱咳嗽,濕熱下痢,常用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氣管炎、急性菌痢、腎炎等。這些功效可由第六項藥理作用中的抗菌、抗炎來了解,因為有殺菌的藥效,所以可以消炎、清熱、解毒。這與西藥抗菌藥或抗生素是相同的藥效,是西醫容易了解的。而止血、安胎、治療血熱妄行等功能,也可與降壓、鎮驚、解除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做些連結。


吃了此藥後,會經過消化道,最後排出體外,所以對急性菌痢、濕熱下痢有療效。而排出體外之途徑,也可經由腎而尿出去。所以可以治腎炎,也都不難理解。


這個功效與應用(第二項)與藥理作用(第六項),不能用西醫的理論來解釋,而必須用中醫理論來解釋的是:為什麼「肺熱咳嗽」「呼吸道感染」或「氣管炎」也是主要功效?為什麼是肺及呼吸道呢,而不是口腔、肌肉、骨頭、脾……其他的器官或組織呢?


這裡就要就教於第一項——性味與歸經了。黃芩:苦寒,歸肺膽……黃芩的主要歸經是肺。


由此來看,性味與歸經,尤其是歸經,才能解釋為什麼黃芩主治「肺熱咳嗽」及「氣管感染」。


由這一味藥的仔細分析,我們已能看出中醫理論的特色了。你只要拿任何另一味藥,同樣的做功效及應用,與西醫藥理作用做相關性的分析,你將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現,「原來中醫理論的特色是躲藏在性味及歸經之中」。其實這個祕密,《神農本草經》在二千六百年前就已經告訴我們。


而由血液流體力學二十七年來的研究,同樣發現,氣與經絡是中醫理論的特色。與由藥性、藥理來分析中藥:依據中醫理論指導的天然藥物,最後得到相當一致的結果。


黃芩是性與用都有的藥物。性味與歸經是:苦寒,歸肺……而用則主要為殺菌、清火、消炎。以用來說,殺菌、清火、消炎,是與西藥消炎藥、抗生素一樣的,但是其性味與歸經又是什麼意思呢?



歸經的研究


由這個分析可知:要知道中醫理論的特色,要由性味與歸經去找,這類的研究我們做了五年多。老鼠為主,也做了一些人吃藥後,脈的反應。


中藥中補脾的藥最多。我們用老鼠測試了十餘種,這些藥物的共同特性為老鼠餵食後,第三諧波的能量,都比餵食前提高。也證明了,這些歸脾經的藥物的確都有補脾的效果,也就增加第三諧波的能量,因而增加進入脾及脾經的血液供應。


雖然這些藥物都增加第三諧波的能量,但是對第四諧波、第五諧波或第六諧波的能量之增減並不一樣。所以這些入脾經的藥物並不是相等的。除了補脾的功能相同之外,對其他經絡仍有不同的功能,所以藥物常常不止歸一經而已。而且也不是因為溫性,而對脾肺胃膽都是同樣的補,有些補脾瀉胃,有些補脾瀉膽,也就對脾是溫藥,但對胃或膽卻是涼藥。


當我們把同樣的藥給人吃的時候,結果大同小異,也都是第三諧波能量於服用後增加。但是經常跟隨著的是第六諧波也增加,第九諧波也增加。老鼠的脈波,到了第七諧波就很小了。第八諧波及第九諧波幾乎量不到,我們也曾因此推論老鼠只有七個經絡,沒有大腸經、三焦經。第九諧波是全身的共振頻,可能是人以兩腳站立之後才發生的,因為三焦經對應的器官是全身的腠理,人類可能是有了這個全身的防護網,也就是所謂的衛氣,才脫去了毛,而變成沒有毛的「猿猴」了。也因為以兩腳站立,而非四腳定在地上,身體因為固定點少了,而容易產生共振,才有這個全身的共振頻。


練氣功時,要二腳平開與肩同寬,可能就是誘發這個全身共振能量的最佳姿式。


中醫學者經常認為,中醫是大量人體實驗之結果,所以臨床特別重要,不能像西醫一樣用動物實驗來研究。前面所說的這個歸經研究,其實是部分的證明了一些中醫學者的看法。老鼠在高頻諧波對中藥的反應上,的確與人差了很多,老鼠沒有第八諧波大腸經,也沒有第九諧波三焦經。如要研究頭痛藥或是腦中風的藥,老鼠的數據恐怕不能全體適用,但是如果只是五臟的歸經或療效,老鼠的實驗還是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畢竟老鼠已有了七個經絡。這七個經絡的歸經,還是可以先用大量的老鼠作為先鋒。先了解一下大略情況,甚至毒性、副作用。都安全了,再以少量人體實驗來做些小修正,這恐怕才是安全、經濟又有效的研究方法。


當我們用中藥——中醫理論指導之下的天然藥物當作研究對象,就發現了《神農本草經》提出的性味及歸經,就是指導這些藥物使用的理論,而這些理論是西藥所沒有的,也不能經由西藥藥理研究、成分分析等手段來推論其藥效。


下一個問題是,這個歸經是如何產生的?到目前的研究,我們所能回答的是,氣與經絡。因為不論是由血液循環理論或中藥之藥理分析,都得到一致的結論,就是氣與經絡是中醫及中藥一以貫之的特異點,也是今後研究中醫、中藥最特殊、最有效的著力點。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歸經的了解只能證明,歸經是存在的,這個歸經由於氣的推動血液而在經絡表現。所謂入經的藥在進入身體後,改變血循環系統內各諧波的能量分配,如為入肺經又是溫或熱的藥,就是增加第四諧波在血壓脈波中的能量。因而可以增加流到肺中去的血液,進而增加對肺的補給,提供更多的營養及氧氣,同時排除廢料,讓肺更健康、更強壯。這個增加補給清運廢料的工作,係由送來的血液完成的,所以如果血液中多了更多肺需要的養分(可由其他藥物提供),那麼對肺就更補了。


這個歸經的現象是通過「氣」來完成的,也就是經過調整心血管整個系統來達成的。至於是那一個成分?如何作用的?作用在那裡?等等進一步的問題,對黃芩而言,我們仍是一無所知。對於這個歸經的了解,我們至今只做了現象學上的研究,已確定其存在。如果要重複驗證其存在,一定要用整隻動物。不能用離體心臟來研究是否補心;離體腸子來研究是否補腸;離體肺來研究是否補肺……一定要用整隻動物或整個人,在沒有麻醉或以沒有干擾循環系統的藥麻醉、也未服用其他藥物,不受非生理性的環境狀況,如太熱、太冷、太吵、太濕或五花大綁等因素干擾之下,就可以迅速的重複各藥物的性味及歸經。


其實這個現象學上的成果,也可以反過來應用,以做為中藥材的檢定。所有的中藥材都可以經由動物實驗,按照其性味,歸經特性,不僅辨別真偽,也能分辨其品質的良莠。這恐怕也是中藥研究上非常重要的工作。


最近我們在高血壓使用的西藥上,也發現歸經的現象,這是非常有趣的。這些藥物已是純成分,但是也入肺經,而且是溫性。經由此例可以推論:「歸經可以是廣泛的藥物作用」,並不限於中藥。這個歸經的研究,不僅可以解開中藥五千年來的絕世祕辛,更可能成為開發新藥的新方向及指南針。


由以上對單味藥的了解,已知道性味及歸經是中藥之特色,其實也就是中醫常說的性。而西藥研究方法可以了解的,都可經由藥理作用或是中醫常說的用來分析。中醫的大師們認為西藥多為單一用處,因為以用為其功效,所以西醫重藥輕方。很少有複方或幾味藥同時服用以求相互支援的效果。而中醫重方輕藥,每個方子有一定的功效,但此功效不是由一味藥或兩味藥來達成。要利用配伍的結構,落實治法,為治法服務。而相同的藥,在不同的配伍環境,就能發揮不同的功效,為不同的治法服務。


這個論點,中醫在養成教育就一再耳提面命,而西醫則認為不可思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