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跌一次,痛十年



跌一次,痛十年






作者:謝宏宇      出版社:台視文化

出版日期:2011011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5658922








一次的意外受傷,小心後遺症伴隨終生!

  


我們不以為意的許多外力傷害造成的疼痛,以為外傷擦藥就能好,認為看跌打損傷國術館、或者利用民俗療法就能治好的內傷,卻會隨著年齡增加、長期姿勢不良影響,舊疾併發新症。有時候身上莫名的頭痛、偏頭痛、胃液逆流、全身痠痛、消化不良、乾咳胸悶、便祕…,三不五時便敲門拜訪,讓疼痛變成我們的好朋友,新傷加舊傷的累積,壓得身體喘不過氣,影響生活品質、自信心,嚴重的甚至引發憂鬱症,但往往我們都忽略了這些就是後遺症引起。

  
作者行醫十多年,從大醫院到自己執業,看過無數患者身上千奇百怪的傷,患者來找謝院長時總是訴說出去哪個國術館、大醫院復健科、民俗療法等,怎樣看都看不好的心酸與無奈,就算找到醫術高明醫生,把骨頭回歸到應有位置,身體一樣覺得不對勁,沒多久、疼痛依舊。

  
本書用最淺顯易懂語言與讀者溝通,探討身上真正疼痛原因與治療方法,去除醫療專業字彙,就算沒有醫療背景、知識,也能看得懂,如果生活上意外不可避免,也要在受傷後,學會自救,再找對醫生妥善治療,重拾健康人生。


本書特色

  
教你認識身體的疼痛類型,探討為何舊傷老是好不了,還有許多真實案例分享,教你小心防範、不可輕忽。

  
多數人以為受傷治療好就沒事了,時間一久,你所不知道的11種嚴重後遺症,可能讓你隱隱作痛!

  
提供14個你我常見外力傷害的症狀、成因、解決方法,讓身體的疼痛降至最低,也提醒你不要輕忽跌倒、車禍…所帶來的潛在傷害。

  
萬一意外來臨,先不驚慌,自救是最好的醫生;詳述受傷後在第一時間的正確處理及醫療觀念,避免用錯方法讓傷害越演越烈。

  
加強室內居家的細節,對戶外公共環境也有許多死角,例如騎樓地板、溜滑梯、瓷磚地等,都是你需要防範的危險地帶。

  
一天2分鐘,不論治療伸展操和保養伸展操,都能讓身體獲得很好的恢復與彈性,每天做讓你年輕十歲。



作者簡介

謝宏宇

  
原名:謝欣洲 
現任:畢士大形態醫學整體中心院長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碩士
中山醫學院復健醫學系學士


經歷:
國家高考 物理治療師執照
前台北馬偕醫院物理治療師
中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醫碩士
中國國際中醫師考試A級合格
美國OLA GRIMSBY INSTITUTE深造
美國NEUROMECHANICAL IMPULSE國際講師
中國民國脊椎矯正學會 副理事長
中國民國脊椎保健協會 副理事長
中華自然療法養生學會 副理事長
畢士大MOREGAIN骨科徒手治療系統創辦人


2008年在中國大陸西安發表:「以畢士大(Best Art MOREGAIN System)骨科徒手治療系統為例,從人體結構醫學原理實踐心腦血管病的治療」,深獲大會的贊賞。

  
2010年在中國大陸廣州「2010海峽兩岸養生論壇」發表:「身體形態結構醫學理論在自然養生保健療法的應用」,深獲肯定、廣泛迴響。




目錄


第一章:人人一定都有跌倒過的經驗

一次意外跌倒,疼痛將如影隨行跟著你 
外力衝擊的傷害,威脅你我健康
多年前的舊傷,怎麼好不了?
認識身體的疼痛類型
對身體有害的姿勢

第二章:你所不知的十一大後遺症?

1.頭痛&偏頭痛
2.嘴巴歪一邊、顳顎關節咬合不正
3.乾咳胸悶
4.全身痠痛
5.容易疲勞
6.胃液逆流
7.消化不良
8.便祕
9.骨盆腔發炎、影響泌尿系統
10.性功能障礙
11.難產

第三章:別讓疼痛成為健康的累贅

你何必要忍著痛?
你的病痛,或許不是你想的那樣簡單
遠離疼痛,整個人都亮了起來
自信心、健康,當然是無價!
人活著沒病沒痛,世界多美好

第四章:你我常見的14種外力傷害

1.走路扭傷拐到腳踝
2.手腕的傷害
3.膝蓋關節
4.髕骨軟化症
5.骨盆、腰椎疼痛
6.髖關節
7.下背痛(椎間盤突出、小面關節、肌肉、肌腱、韌帶拉傷)
8.椎間盤突出
9.閃到腰(小面關節)
10.肌腱韌帶受傷引起下背痛
11.足底筋膜炎
12.上背痛(胸椎)
13.頸椎
14.頭骨歪斜

第五章:受傷的類型與治療建議

受傷常見的三種類型
一、 肌肉、肌腱、韌帶纖維斷裂
二、血管破裂
三、神經受損
X光、內視鏡、核磁共振差異在哪?

第六章:傷害後治療的完整概念:急性期&慢性期

急性期正確的急救法
急性期治療常見錯誤觀念
治療後的正常反應
慢性期正確的急救法
慢性期治療常見錯誤觀念
Reset大腦,重新記憶肌肉,21天後見效
你該有正確合理的期待
該看西醫還是找中醫好呢?
到底中醫、西醫的治療哪個最有效呢?

第七章:日常保健妙方:居家篇&戶外篇

打造居家安全環境篇

1.浴室防滑:從磁磚、止滑貼片做起
2.安全起見,廚房工作最好穿拖鞋
3.樓梯加扶手及止滑條
4.客廳、房間磁磚地面盡量保持乾燥

戶外安全多注意篇

1.騎樓請避開水漬,走路千萬小心
2.請家長找與地面沒有高度差的溜滑梯
3.人行步道鋪面,磁磚最危險
4.豪華氣派不等於安全
5.下雨天過斑馬線,走柏油路最安全

輔具讓生活過得更好、更健康

1.好床才能睡出脊椎健康
2.有支撐頸部的枕頭,最能保護頸椎
3.椅子合小腿高度最恰當
4.寫字桌、電腦桌使用的高度不同
5.筆記型電腦不人性,螢幕墊高、外接鍵盤才好用

腳是第二個心臟,特殊族群量身訂做鞋墊

第八章:一天2分鐘,讓你年輕十歲的伸展操

50歲的肌耐力竟然和30歲相同
伸展操與體操不一樣
掌握伸展操的要領
隨時隨地可做的伸展操

附錄一:QA提問
附錄二:脊椎神經分布病變圖






鄭聰俊治療師的心得分享   

鄭醫師的blog : 脊健康人體能量檢測 



跌一次,痛十年      2011-03-16



在之前的文章,我有提到一個觀念,就是‘哪來那麼多的退化性關節炎’!


寫完該篇文章後,我突然想到我今年初看的一本書‘跌一次,痛十年’,謝醫師在裡面所提到的核心觀念,是一般大眾非常需要知道的正確觀念。


很多人都會忽略,或者習慣自己身上的舊傷,但往往這些舊傷,就是你新症狀的病因!


假使一個舊傷產生一個新傷,那因為舊傷沒有真的被治癒,所以新傷也好不了。

好不了的新傷就變成另外一個舊傷,這個舊傷將再產生一個新傷!

而最初始的舊傷會乖乖的沒事嗎?別傻了,它還會繼續產生不同新傷的!


也許有的人會想:有那麼嚴重嗎?

一件事情的嚴不嚴重,是依你怎麼面對開始的!

大部分的跌倒,針對跌倒的那個當下來說,當然不會太嚴重。

因為,誰不會跌倒?

但是在跌倒之後的處理方式,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後果!

大部分人在跌倒之後,最在意的是有沒有外傷破皮?

如果沒有,就會拍一拍,然後覺得沒事了。

但其實痛還是存在的,尤其是在一些關節的地方!

而這些關節地方的傷,就會慢慢演變成舊傷,然後再製造出新的傷!


舉個例子說明。當一個人因為路面不平而跌倒,他的手一定會本能的去撐地,這時身體重力加速度所產生的作用力,就會完全被撐地的手掌所吸收。

這撞擊的力量不可能就這樣消失,那會在身體產生哪些反應呢?


首先看腕關節的部份。人的手腕關節是由八塊腕骨,及兩根前臂骨所組成的。

在跌倒撐地的當下,因為作用力的撞擊,八塊腕骨會往兩根臂骨的方向擠壓,進而造成疼痛。


大家還記得我曾說過,當身體覺得痛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用力收縮嗎?

因此這時稱地的那隻手,其手臂的肌肉就會不自覺的痙攣,以保護骨頭與關節。


你以為就只有這邊受傷嗎?當然不止!力量還會繼續沿著手臂往身體傳遞的!

那下一個關節是哪邊呢?就是肘關節。


不過因為肘關節的解剖構造關係,通常如果不是產生骨折,那就不會有太嚴重的傷產生。

因此撞擊的力量會繼續往身體傳導,進入到肩關節的部位。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既然是活動度最大,那相對來說,也就是骨頭限制最少的關節!

因此大部分撞擊的力量,都會被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所吸收,進而造成肌肉的痙攣。

這時請大家稍微擺一下跌倒的姿勢,腕關節大多會成九十度,

而肘關節是伸直的,肩關節通常會小於九十度角。

等做到這些動作後,一定有人的肩關節會後縮一下。

沒錯,在我們的肩關節後方,有一片肩胛骨,它也會因為撞擊而往身體的方向活動。


而肩胛骨主要也是由軟組織所支撐的,因此撞擊力量傳到肩關節後,就會對肩關節以及肩胛骨周圍的軟組織,產生很大的作用力!

大家以為撞擊力傳到這邊就沒事了嗎?錯!力量最終會傳到脊椎的部份!

不信的話,你可以用手撐一下地面,看看身體的脊椎骨是不是會輕微的歪斜?

到這邊,跌倒所產生的撞擊力,會沿著脊椎往身體頭或者腰的地方傳遞。

但因為這個力量經由手腕、手肘、肩關節,還有肩胛骨周圍肌肉的分擔後,在脊椎產生的力量會小很多。


因此大部分的人不會感覺到脊椎方面的不適。

但如果脊椎原本就有些問題的人,很可能就馬上產生落枕或者腰痛的情形!


剛剛只有描述跌倒對上肢手臂的影響,如果再看下肢的部份。

我們可以發現,路面不平很容易造成腳踝扭傷。

而我們大部分也是因為腳踝扭到,進而產生跌倒的情形。


除了腳踝扭傷之外,這個旋轉的力量當然不會只停在腳踝,也一定會往身體的方向傳遞。

再靠近身體一點的關節就是膝關節了。

有些人可能會發現,他明明是因為腳踝扭傷而跌倒,怎麼膝關節腫的比踝關節還嚴重?

這邊就牽涉到力矩的觀念。

腳踝是最靠近支點的地方,身體重心是在骨盆處,力量是往下;而膝關節的位置在骨盆與踝關節之間,支撐的力量是往上。

骨盆到腳踝的力臂是膝關節到腳踝的兩倍,因此概略估計膝關節承受的力量,就會是體重的兩倍囉!

而腳踝可以視為支點,因此往往沒有太大的問題產生!

當然旋轉的力量會繼續往骨盆傳遞,不過因為髖關節附近的肌肉都比較強壯,所以比較少傷於旋轉的力量。


但這不表示骨盆處就沒有受傷的可能喔!

因為我們最後會跌坐在地,所以骨盆會承受最終的反作用力。

這時就要看跌倒撞擊的部位在哪邊,如果是大腿的側面,就有可能因力量的傳導而造成骨盆的歪斜,或者是大腿骨的骨折。

如果是屁股後面跌坐在地,那撞擊的點就可能在尾椎的部份。

尾椎一受傷,力量正好沿著脊椎骨往大腦傳遞,沿途經過的脊椎關節,都有可能產生壓迫的情形!


看完整個跌倒的動作分析後,就可以知道跌倒對身體有可能產生哪些影響了吧!

最基本的一定是肌肉或者韌帶的受傷,這些軟組織的傷痛,可能在你休息兩、三天之後就不再困擾你了。


但是那些因為撞擊力量的傳導,以及軟組織痙攣所造成的關節偏位問題呢?

這些問題會一點一滴的累積下來,在你身體比較疲倦,年紀比較老化之後慢慢出現。


為什麼?因為這時的氣血循環變差了,原本還可以負荷的代謝能力,這時也慢慢承受不住了!

那跌倒一次就沒救了嗎?當然不是!還記得我前面提到的“態度”問題嗎?

如果面對跌倒這件情形,你的態度是輕忽它,那它就會一點一滴的慢慢累積,直到你願意注意它!


如果面對每一次的跌倒,你都能適時的將輕微脫位的關節復位,

或者將緊繃僵硬的肌肉緩解,那就不會有後續的問題產生。

記得一個重點,很多事情的嚴重性,不在發生時的當下,而是你“當下所做的決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