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鼓勵名老中醫去基層
中國中醫藥報 2011年8月11日
趙文 陝西中醫藥管理局
今年6月,陝西省組織30餘名省級名老中醫深入西安、安康、延安市社區開展了“ 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 ”巡診活動。省裡的名老中醫每到一地,均受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義診現場,診台前無一例外地排著長長的隊,群眾對名老中醫的崇拜、敬仰之情難以言表。
一些群眾說,這麼多年了,省裡的名老中醫難得到我們這裡來一回,一定不能失去這樣的好機會。有些群眾聽說名老中醫要進社區了,提前打電話叫鄉下的親屬早早來排隊等候。巡診結束時,還有一些群眾因沒看上病而遺憾。
名老中醫去基層意義大
基層群眾看病難,特別是找名中醫、老中醫看病難;看病貴,說明我們的中醫藥服務不到位,沒有讓特色鮮明的中醫藥惠及偏遠地區的老百姓。為渴望中醫藥的基層百姓送去價廉、質優的服務,既是名老中醫的責任與義務,也對中醫藥發展具有促進意義。
促進傳播中醫藥文化
鼓勵名老中醫去基層,有利於傳播、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 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 ”。在某種程度上,名老中醫代表著中醫藥文化;中醫藥能為百姓醫好病,百姓就信服,就會主動傳播。在西安某社區,聽說國醫大師張學文、名老中醫孫喜才等十幾個專家要來義診,有許多老人早上七點多就帶著小凳子來排隊候診,可見這些名老中醫影響力之深遠。
彌補醫療差距
鼓勵名老中醫去基層服務,有利於彌補醫療資源不均等造成的醫療貧富差距。城市、農村醫療資源的極不對等性決定了農村人口多、醫療水準低,老百姓找個好大夫看病真是很難。為了求醫,小城小縣和廣大農村的患者不辭艱辛、長途跋涉,遠赴省城為的就是找名醫、老中醫看病。而名老中醫到基層,讓當地群眾享受到省城一樣的中醫藥服務,百姓是打心眼裡歡迎的。少花錢、少跑路、看好病,能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題,為醫改最終目標的實現助力。
提高基層技術水準
鼓勵名老中醫去基層服務,有利於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技術水準。畢竟,醫療資源差距在一個時期內還會存在,偏遠地區中醫藥服務能力相對較弱的現實也不可能一日改變。名老中醫送技術到基層,送的是服務意識、中醫技術和醫德醫風;授漁勝過授魚,對基層服務能力提高大有益處。省專家到安康巡診時,當地中醫院選派骨幹拜名老中醫為師,這也是培養人才的一種途徑,可緩解基層人才匱乏現狀。
須建立制度保障名老中醫服務基層
鼓勵名老中醫去基層服務,要建立一種有利於名老中醫發揮作用的長效機制。國家應出臺政策,鼓勵名老中醫在基層社區、鄉鎮(街道、村)舉辦個體診所;同時,各級政府應把鼓勵、扶持政策落實好。作為中醫藥網底建設的有益補充,讓更多的名老中醫到最需要中醫藥的基層去服務,退而不休,發揮出名老中醫的巨大作用。讓老百姓能從中享受到高超精湛的醫術、優良的醫德醫風,在感受中醫藥魅力與實惠的同時,也堅定他們信中醫、用中藥的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