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


 
  

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






作者:林伯欣     出版社:東大圖書        出版日:2012/05/01   

I S B N9571930725   裝訂/頁數:平裝 / 364     定價:NT$ 350







內容簡介
 

「痛」是人類共有的不愉快感覺與經驗,不僅包含肉體及精神上不同層面的感受,其性質、強度、範圍及持續時間也各異其趣。對患者而言,緩解痛的需求經常比治療原發疾病更加迫切,這是臨床上最具特色的難題之一。作者經由各種史料與文本的分析,探索歷史、文化及醫學相互影響之脈絡,並以較寬廣的角度審視古典中醫學裡「痛與生命」之間的各種關係。此外,更挖掘出不同時空背景下,時人身體觀與身體感的多樣性、面對身心病痛的感受與態度,及其對應的醫學理論與方法。本書除了解析「痛」的相關概念,亦同步探討古典中醫在先秦兩漢萌芽期牽涉的各種生命議題,以及逐漸成形的知識群對後世的影響。作者也以醫師的立場呼籲,中醫學的研究與臨床都應先從古典內涵起步,才有機會再創新。全書內容不僅具備專業的深度,也透露出作者對古典中醫學的熱情與信心。

  

作者介紹
 

林伯欣

臺灣嘉義人,1970年出生,醫學博士。現任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亦為臨床中醫師。目前教學與研究重心著重在探討古典中醫學發展的歷史、經驗、時人思維及理論流變,並深耕落實於當代臨床運用。學術論文曾發表於《臺灣中醫醫學雜誌》、《中華醫史雜誌》、《新史學》及《古今論衡》等期刊。



目錄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代序

我的中醫之路
 

第一章 導 論 1

一、由《素問‧舉痛論》所引出的研究課題 1

二、從百家爭鳴到經典文本──摸索與建構中的醫學知識和技術 9

三、生命現象的探索──身體語言與問題意識 15



第二章 醫學源流與痛的詮釋 23

一、隱晦未現的時代 24

二、痛的身體化與醫學的系統化發展 40

三、勇怯與男女──身體的差異化 78

四、小 結 105



第三章 「痛」的解析──兼論系統化之後的中醫學內涵 107

一、探索「六痛」──形體結構與痛的關係 109

二、神轉不回──論生命元素的運作與痛的關係 134

三、同中求異──與痛相關的身體感 154

四、明示與暗喻──診斷方式的發展與病因病機的建立 176

五、小 結 212



第四章 療癒之道 215

一、祝說病由與導氣引形 218

二、依脈而治──針刺與灸法 243

三、從「治驗」到「經方」──治痛方藥的發展思維 274

四、小 結 305



第五章 結 論──他山之石與反思 309



徵引書目 323




名人推薦
 

Dr. Lin Po-Hsin’s penetrating and original study is a major achievement.  This meticulous work of scholarship is path breaking: it opens up rich, diverse, nuanced, and often surprising worlds of medical thinking on the idea of pain in early China.   In elucidating the idea of pain, it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experience, Dr. Lin draws widely on Chi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 sources.  The author also draws on his own acute sensitivity to human suffering, borne of a decade-plus of treating patients in his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onceptions of Pain is an enriching work of scholarship that will be read with great profit by historians of medicine and by readers across disciplines.”
 

Hugh Shapir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Nevada




林伯欣博士這本富有洞察力與原創性的著作是一個重要的成就。此嚴謹的作品極具開創性,它揭示了早期中國醫學對於「痛」的豐富、多元、微妙和令人驚嘆的思維。林博士廣泛參酌中文、日文和英文相關資料,在書中詳述「痛」的思維、診斷、治療以及「痛」的相關體驗。由於作者已有十餘年的中醫學臨床經驗,其對於人們痛覺的敏銳感知,也成為本著的重要依據。《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必然會讓許多醫史研究者與相關領域的讀者受益良多。


── 夏互輝 Hugh Shapiro

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中國歷史學系副教授




自序
 

我的中醫之路
 

學習中醫至今已十六年,真正執行診治也已超過十年。踏入中醫殿堂之後,我有緣完整的經歷了從門外漢摸索、嘗試,以至一窺其神奧精妙的過程;同時也慶幸自己一路受到明師薰陶教誨,沒有迷失方向,能對中醫學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未讓現代醫學思維產生過多的箝制,而能獨立走正確的道路。這本書能夠完成,乃是源自於這段歷程。



與中醫的緣分要從母親罹病後開始談起。1995年母親經西醫診斷罹患子宮頸癌,當時茫然無助的一家人依西醫「權威而專業」的意見作了手術切除與不同階段的化療與放療。然而,兩年後仍然再次復發,並且快速惡化;在接受了西醫「手術─化療─放療」,這千篇一律的套裝式症狀治療後,情況並未如預期改善,最後癌細胞仍侵入全身骨頭。母親終究選擇在尚存有一口氣時回到家中,在自己的床上往生。從此以後,現代醫學因分科過於精細,一味相信數據,而衍生出不少「見病不見人」的荒謬理論與診療觀念,讓我重新審思,並徹底的覺醒。



然而這段治療過程的早期,民間術士與有照中醫的表現同樣令人失望。父親曾盡了一切努力探聽高明的中醫師,但不是療效不彰,就是受騙。還曾有某位民間草藥師診脈後,竟做出母親是「攝護腺出問題」的荒謬診斷!現在回想起來,不僅感嘆病家「病急亂投醫」的無助與無奈,也為這些睜眼說瞎話的人士汗顏,更替廣大病患的生命安全捏一把冷汗。的確,醫學的路上學藝不精,猶如合法殺人,不可不慎。



進入學士後中醫系就讀後,才逐漸瞭解中醫學的真實面目,遺憾的是時機已晚,對母親的幫助已然有限。但或許承蒙庇佑,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不少學長姐與前輩照顧,十五年來更受到王敏弘老師與陳榮洲老師的教誨與鞭策;跟隨恩師的腳步讀書、見識其高明的診療功力,不但讓我瞭解中醫學經典的重要性與其在臨床上的實用性,也成為我成長的關鍵力量。恩師的言教與身教不僅展現出中醫學能達到的高明境界,更讓我對中醫與生命現象如此貼近的事實深信不疑。



摸索學習的過程中,我也逐漸瞭解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實屬不易,中醫的特質並非僅只作為一種理論、思辨模式或應用技術,也是一種與生命體驗相關的大智慧,絕不是讀書幾本、坐堂幾年就可速成得其心法,更非用學位頭銜之光環能夠取代。淬煉過程中師父不厭其煩的反覆教導,只為等待學徒迷失的真心再次浮現;學徒除了最基本的尊師重道、潛心學習之外,更須在生活點滴、言行舉止乃至於精神思維等身心層面上同步落實所學,才能逐漸體會師父言語之外、治病之上的另一層感悟。師徒間「性命相見」的無形連結在中醫學的領域裡不僅是一種傳統精神,更代表了雙方間的信任、敬重、付託與傳承;「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師無名」,德術必須相互感化乃至於合一,學習者才可能脫離僅重視「醫療技術」的階段,開始有獨立自主的生命型態,並在長久深入親炙於師承後,蛻變成真正的醫家,超越前人。這幾年來我實際進入臨床之後,逐漸感受醫病與師徒間的關係實有雷同之處;醫病互動中,病患將身心疾病託付於醫師,醫師除了診治之外,更應不厭其煩的引導、諄諄告誡患者「預防勝於治療」,讓病患從日常生活的錯誤積習中覺醒,進而獨立自我照護,重新恢復健康。身心疾病的療癒絕對不是不斷預約回診的控制性治療,病患更不應該放肆揮霍健康而一味的依附醫師協助。



進入研究所後,指導教授林昭庚老師引導我接觸學術研究,尤其在博士班時期,更在研究取材上給予最大的自由度,支持我能不屈就於主流壓力,放手嘗試不同的學術取向。而共同指導教授中研院史語所李建民老師在我修業期間,接納了我多次的毛遂自薦,願意給予無私的指導與專業上的協助。多次的促膝長談不但教導我史學的研讀、思考與寫作規範,擴大了我的視野,更多次親自帶領我查詢資料、購買書籍、參與研討會;除了提供我在研究上初試啼聲的機會,更鼓勵督促我要走出自己的路。過去我雖在讀書與臨床上有自己的些許心得,但在嚴謹的學術規範及醫學與史學文化間糾葛曲折的關係探討上實屬青澀;本書從問題意識的提出、直到架構編排與內容的鋪陳,兩位老師無疑提供了最多的指導。此外,中興大學中文系林清源教授的文字學課程讓我獲益良多,林教授與中研院史語所李宗焜副研究員皆曾對書中與文字學相關的內容有所斧正,讓我避免了外行人可能會犯的錯誤。



2005年初曾赴中國北京遊歷,並就研究主題向朱建平、馬繼興、鄭金生、廖育群等教授請益,諸位學者提供許多學術上的寶貴意見,對我助益甚大。尤其拜訪馬繼興教授後,親身感受他一生對中醫學術研究樸實而求真的堅持,也在心中樹立起嚮往的典範。在寫作過程中,中研院史語所李貞德研究員、臺灣大學蔡璧名副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裘儉女士、香港城市大學范家偉老師、師範大學皮國立先生都曾提供個人作品及相關資料,給予我不少靈感;哈佛大學栗山茂久教授、本校李世滄副教授、張賢哲教授都曾對我的研究大綱提出建議與看法,使我寫作的筆觸不至於狹隘、研究方向不至於迷失。本書提交為博士論文時,更承蒙張嘉鳳、李德茂、王敏弘、陳榮洲、李世滄、張賢哲等口試委員不吝深入評析了內容、並準確指出我在學術暨臨床觀點與寫作上的諸多缺失與錯誤,在此要對所有曾協助我的前輩學者致上最高的謝意。同時我必須聲明,本書的一切陳述分析皆為個人觀點,我對此負所有責任。



本書探討的重點──「痛」是人類從古至今、不分中外共有的不愉快感覺與經驗,也是無特異性、當身心發生異常變化時所伴隨表現的症狀。先秦兩漢時期被認定是中醫學成形與建構系統化理論的時代,由於時醫對「痛」發生在實質結構與經脈、藏象系統上的大量關注,不但加速醫學的進展,也凸顯「痛」在醫學發展的原創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促使身體內外的認識與聯繫逐漸清晰。本書即是以該區間的史料與醫學典籍為主要爬梳對象,並以「痛」為媒介提出各項問題意識,試圖在解析「痛」的內涵時,同時釐清中醫學在這段萌芽期所涉及的各種重要生命議題。



中醫學在現代與先秦兩漢時期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在當代鼓吹中醫學必須革新進步的同時,先回溯萌芽階段之內涵以求得原有思維與重審理論原貌乃是當務之急。然而傳統醫經醫史的研究因為需要長時間深耕又艱澀難懂,大多數人已經不太有意願去做了,殊不知這才是中醫學能否在臨床上站得住腳、延續命脈的最主要根基。跟隨時代潮流的研究趨勢,一向是學術界中毀譽參半的現實;因為極力追求站在浪頭上的同時,該學術原有的核心特質也可能因此而被忽視,近年來大多數國內外的中醫藥現代研究正是陷入了這種迷思當中。當醫學發展感染當代崇尚快速效率與商業掛帥的習性時,便容易忽略了人類發展醫學的初衷;醫學水準的優劣及實用與否絕不是完全以期刊論文的排名、抑或是運用最新科技與統計數據背書所能決定的。特別是中醫學,沒有對經典文本與歷史發展深入研究後驗證於臨床,很難看到其真正的能耐。學術單位在追求卓越、強調排名的同時,也應有公平而長遠的眼光,提供資源真正為後代子孫留下中醫學的寶貴內涵。



人生苦短,世上一遭雖無立德立功立言之實,卻也總要活得自在暢快、對得起自己。回首以往,我試圖努力堅持恩師的教誨,並以身為中醫師為榮,享受挑戰臨床療效的成就感及喜悅。我感恩雙親給我自幼健康的身心與正確的是非觀,讓我不至於成為社會的負擔。也感激同為中醫師的內人奇慧鼓勵相伴,純樸踏實的她人如其名──具有奇妙的智慧,時時與我相互勉勵,堅持不隨波逐流,要獨立走自己的路。至於內心深處渴求生命真相與希冀在醫學領域不斷追求成長與進步的動力,實來自母親生前的教誨及臨終前的遺言,所有成果與榮耀皆歸於她。



感謝三民書局編輯部的全力協助。這本書獻給雙親、恩師們、內人,及所有仍為身心病痛而持續奮鬥中的病患與醫療人員。在生命面前,我們永遠是渺小的,而我信仰的中醫之路,仍持續堅持著。



林伯欣 壬辰清明

謹誌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