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從一個特殊的病例談蕁麻疹




文章轉載自:新紀元週刊 第277 2012/05/24







從一個特殊的病例談蕁麻疹
 

華景珍





「蕁麻疹」這個病名來源於西方醫學,而且歸類在「過敏疾病」的範疇。認為是某種致敏物質作用引發的過敏反應。對西方醫學來說,尋找過敏源變成治療這個疾病非常關鍵的步驟。這也使得這個疾病的治療變成大海撈針般困難。過敏源除了各種不同食物外,還可能是某種藥物,也可能是環境中的某種物質,包括動物毛髮、塵 、化學洗劑,甚至戴在身上的金屬飾物……



過敏,這兩個字聽起來是人體細胞自己出現問題,它太神經質,受刺激後不當釋放出所謂的組織胺,造成皮膚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才造成的表皮水腫反應。於是皮膚出現像蚊子叮咬似的紅疹,甚至綿延成大片狀,奇癢難忍。



中醫認為,長在皮膚上的「斑疹」,通常是陽明經不正常造成的。摸起來平平的,屬於「斑」,摸上去突起來叫做「疹」。手陽明是大腸經,足陽明是胃經,因此,只要身上出現任何「斑疹」,都會首先考慮:這個病人的腸胃可能有問題。然後從這裡下手去尋找病源。



那是一個大學生,他因為嚴重鼻子過敏而來求診。據他母親說,他從小就被醫生診斷為過敏體質,每天早上起床就噴嚏聲不斷。她知道中醫可以慢慢調整體質,希望我能協助她的兒子把過敏體質調整過來。



眼前那個年輕人唇色黧黑,見不到一丁點紅色,鼻頭則爛紅腫脹,像老酒鬼的「酒糟鼻子」。我心裡想:這孩子脾臟鬱熱怎麼這麼嚴重?我問他:「你有喝酒嗎?」他嚇一跳,驚訝的表情好像說:這醫生怎麼沒頭沒腦問這麼奇怪的問題?然後回答說:「沒有啊!我不喝酒。」是啊!求學中的大學生,怎麼有喝酒習慣?但是,我確實醫過喝酒引發疾病的大學男生呢!



因為中醫的望診功夫,我一接觸病人就跳出西方醫學給病人設下的「過敏體質」的陷阱。從他的脾臟下手開始治療。脾、胃兩臟是配偶經,脾臟的病要從胃經出去。他的脾臟積下那麼多熱毒,可能是胃腸經絡堵塞造成的。於是問他母親:他的胃腸怎麼樣?他母親說:他嬰兒時期就有便祕,小時候經常為便祕所苦。他自己說,兒童期有時候五天、一星期才排便一次,都是像羊屎一樣,一粒一粒的。但是長大後,沒有便祕的問題了。我就這樣順籐摸瓜,找到了他疾病的最初根源。



嚴重脾臟鬱熱還有一個常見病因:伏暑。於是,我幫他刮痧。意外地發現,在他身體任何一個部位的皮膚輕輕一刮,都會留下一道紅色刮痕,而且是突起來的。我問他:怎麼會這樣?什麼時候開始的?



他說:讀國中的時候,有一回晚上睡覺,身上皮膚起個皰,覺得癢,以為是蚊子咬了,於是去抓。結果越抓越癢,越癢越抓,最後全身都是浮起來的皰。去看醫生,醫生說是夏季型蕁麻疹。從那時候到現在皮膚就變成這樣了。按時間推算,這毛病超過七、八年了。



後來又發現,他除了脾臟鬱熱外,腎臟所積熱毒,也多得恐怖。因為腎臟積熱發出來時,他的兩隻耳朵又紅、又燙、還佈滿水泡,身上也連續發著高燒。



啊!只要找到病因,兩個月的時間就清理得差不多了。什麼過敏體質、什麼蕁麻疹,不需要那些理論,也不需要那些「治絲益棼」的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