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轉貼】德國環保超市不製造垃圾

文章轉載自:風傳媒:好文推薦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good/detail/1d143f56-94cd-11e4-ad2b-ef2804cba5a1/?uuid=1d143f56-94cd-11e4-ad2b-ef2804cba5a1 
 

 
【轉貼】德國環保超市不製造垃圾 
 
作者:陳美慧    

 

德國柏林原廠無包裝超市

 


 
2015110   亞洲週刊 292
 
 
德國柏林的年輕人秉著減少塑膠袋污染的理念開了「原廠無包裝」超市,所有貨物放在容器內,按量選取。超市大受歡迎,成為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課堂。
 
柴米油鹽,製造多少食餘以外的垃圾?看過暴斃海鳥肚中物的人,想必對人類的環境破壞力深惡痛絕。有鑑於塑膠袋對環保的巨大傷害,歐盟正立法限制輕型塑膠袋的使用,希望十年後減量一半。塑膠袋限量只是一小步,想大刀闊斧救地球,從源頭做起更徹底,德國柏林近日出現一個令人鼓舞的例子。
 
兩名喜歡烹飪的年輕女子、瑞士籍的莎拉(Sarah)和德國籍的米蘭娜(Milena)每次煮完飯,望著小山般的垃圾——塑膠袋、保鮮膜、紙盒、鋁薄紙——不禁汗顏。日積月累的愧疚,某天夜晚在充份酒精作用下發酵為願景,兩人決心與其recycling,不如precycling,全面拒絕包裝。兩個月前,柏林第一家無包裝超市問世,兩人酒酣狂言竟然成真。
 
這家超市取名為「原廠無包裝」(Original Unverpackt),現有貨品四百多種,幾乎和一般超市無異,不同之處在於,不管是麵包、麵條、雞蛋、蔬果、白酒、紅酒、還是洗髮精、清潔劑,都甩掉華麗的外包裝,赤裸裸地呈現原貌,回歸古時的散賣樣態,顧客自備容器分裝,需要多少買多少。一趟下來,花掉的工夫可能比平常多一倍,但有意識的環保消費原本就和「方便」無緣。由上門支持者的絡繹不絕,就知道過度包裝的浪費顯然早就令人看不下去,只是苦於無替代選擇,改過無門。
 
她們兩人,一個念經濟傳播學,另一個是小職員,光有想法和勇氣,但口袋空空。兩年前,兩個人硬著頭皮寫企劃書,憑著感人的土地責任感,過關斬將,先後贏得柏林—布蘭登堡邦、德國軟體巨人SAP及德國聯邦家庭部的社會企業創業獎助金。最後臨門一腳,靠兩人對社交媒體的嫻熟應用達陣——透過大眾集資(crowd funding)的方式,開店所需的四萬五千歐元(約五萬六千美元),兩天就湊齊了。四十天募款期截止時,到位的資金超過十萬,支持的投資人來自世界各地,超過四千人,遠遠超過兩位女創業家的期待。東風既齊,兩人辭職、休學,全力投入良心事業。
 
「原廠無包裝」開在以「另類」聞名的柏林十字山區(Kreuzberg),記者到訪的這一天,在門口就差點撞到三名銀髮族,背著多袋瓶瓶罐罐共襄盛舉;兩名外地來的大學生望著不甚起眼的小店錯愕地詢問﹕「這就是鼎鼎有名的無包裝店?」他們因為整天聽周遭的人提起,來柏林玩,就順便來「朝聖」!
 
店裏的售貨員伊凡正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向顧客說明購物方法﹕自備的包裝盒先自行秤重貼標籤,最後結帳時,再將其重量扣除﹕「剛開始當然覺得不方便,但是要環保就不能嫌麻煩,練習幾次,客人就習慣了,反而以自己的消費行為為榮!」他說上門的顧客,有常客,也有空手而來、臨時起意的散客,散客可購買店裏販售的瓶、罐、不銹鋼盒、布袋、紙袋,重覆使用。
 
老板之一的莎拉告訴亞洲週刊,層層包裝除製造污染外,有些還佔去貨物成本的兩成,她們店裏的東西盡量就地取材,力求壓低碳足跡,價格上雖然不是每樣都能和一般超市比,但也已開發出一些極具競爭力的產品,譬如今天剛推出的泡菜和不同口味的豆腐,「價格不是唯一的競爭要素,絕對的零包裝一時也還做不到,有時也用到一點紙,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決心。很多媽媽帶小孩來買菜,她們在乎的是吃得安全、安心,小孩從小受到身教內化,會影響一輩子的消費觀念,這更重要」。
 
「原廠無包裝」開店之初,有人很不看好,因為德國食品衛生法規嚴格,直接把散裝食材堆放在店內供人隨意自取是行不通的,譬如為了確保麵包的絕對衛生,一般超市會將各種麵包放在封閉式的玻璃櫃內,顧客看準挑好了,再拿起櫃旁的長夾自行挾取,務必做到任何顧客都不會直接用手碰觸到麵包,任何人都不會買到別人摸過的麵包。
 
這個難題,「原廠無包裝」用底部開口的封閉式儲物桶克服,不管是麵條、雜糧還是糖果,顧客通過開口或鏟斗取用,不影響餘貨的衛生,一對顯然是常客的夫婦送給空手到訪的我一個裝過冰淇淋的盒子,還很友善地傳授取貨技巧﹕「目測很重要,多訓練幾次就能一次捉準需要量了!」在這家約一百平方米大、沒有任何廣告的店裏,購物不止和視覺靈敏度有關,此起彼落的入袋聲也提供「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聽覺體驗。
 
無包裝超市受到熱烈的支持,生意比想像中好,但倉儲和分裝作業的細工也比傳統超市多出許多,從原先蓽路藍縷的兩人組,到現在增加到十二名正、兼職員工,三十歲的莎拉透露二零一五年初可能開第二家分店,家鄉的親友以她為榮,經常詢問幾時在瑞士也開一家,導正人們的消費習慣。
 
根據德國環保組織統計,每一個德國人每年消耗七十六個塑膠購物袋,整個歐盟平均更逼近兩百個,其中九成屬厚度小於五十微米、難以回收的輕型塑膠袋;全球海底、海灘高達一億四千萬噸垃圾載浮載沉,令人觸目驚心;無所不在的塑化劑經由魚蝦又回到人類食物鏈,害人害己。
 
其實,擺脫包裝的做法在英國、美國、奧地利也出現過,不過,零七年在倫敦開業的先趨不堪虧損一三年已歇業,「我親自去考察過,他們將三分之二的場地闢為餐廳和吧台,只剩三分之一的空間賣東西,餐廳生意不好,拖垮整個店,現在他們正改裝準備重新開幕」,雄心壯志的莎拉分析敗因,她和米蘭娜對環保超市的理念深信不疑,相信全面唾棄物資浪費的臨界點已經到來,積極規劃以加盟店的方式,尋找同志,擴大影響圈。
 
商業行為專家們樂觀其成,但對無包裝能否成大局則表悲觀,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極少數人在消費時會堅持一定的理念。此外,少掉包裝,卻多出倉儲、分裝、和清潔回收的成本,長期能否存活,純就商業角度來看,仍是一大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