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特地貢獻一個治療小兒腹瀉的敷貼肚臍方

資料來源:祛病訊息網




特地貢獻一個治療小兒腹瀉的敷貼肚臍方



一友小兒回河南,上吐下瀉,西醫診斷為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打針輸液吃藥多方治療均無效果,喝水都吐,拉出來的都是稀水,幾天下來,平素挺健壯的小兒,現在連路都不能走了。朋友急忙回深找山人,山人一看,該小兒臉色青黃,極度虛弱,手腳發涼,肌肉都有些鬆弛。心想這種情況,恐怕已無法吃湯藥。趕緊開具一付貼臍療法的方子,五靈脂10、肉桂8(去粗皮)、丁香5、沉香5、木香5、吳茱萸7、乾薑5、川附子7、蓽拔(胡椒)8、(土炒)白10。以上10味藥打成細粉拌勻,用黃酒拌成小丸,敷在小兒肚臍上,在用紗布和膠布貼牢,並囑其在小兒睡熟後用艾條灸肚臍和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該小兒一夜熟睡,不再嘔吐和腹瀉,早上醒來氣色較為紅潤,精神轉好,還有點些許的拉稀。囑其稍稍服用淡鹽水,吃點稀粥,幾天後飲食睡眠如常。


臍療溯源於上古文明,早在殷商時期就有熏臍法和蒸臍法療疾,在1973年湖南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病方》記載了春秋戰國時間上百個中醫外治法,其中就有大量臍療法,實開臍療之先河,秦漢時期中醫巨著《黃帝內經》記載了許多臍療理論,既有臍與十二經脈、五臟六腑相關學說的論述,又有臍的生理、病理、疾病診斷、治療和預後等方麵的闡述,為後世的臍療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 雜療方》中記錄從屈草溺臍治中風症狀,晉代醫家、道家葛洪在《後備急方治卒霍亂諸急方》中明確描述“以鹽納臍中,炙二七壯”以治療霍亂。而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獨樹一幟,專列臍療一節,論述精闢,立意新穎。如《千金要方》中, 有 "治虛寒腹痛,上吐、下瀉,以吳磊蠶弱贏了吊布封之" 《千金翼方》中有二‘ 治霍亂吐瀉,筋脈孿急 ,……此病朝發夕死 , 以急救暖臍散填臍的記載。王的《外台秘要》對臍療的記錄對後世臍療的應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金元時期,應用臍療者眾多,在《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本事方》、《扁鵲心書》、《南陽活人書》等醫籍中,對臍療應用之廣、方劑之多、醫家之眾、運用之驗、製法之精是前所未有的。至明清時期,李時珍的《本草納目》有許多有關臍療治病的記載。清代醫藥學家趙學敏,在其撰寫的《串雅內編》和《串雅外編》兩書中均記載有不少民間藥物貼臍的驗方,其中有 "治水腫病 , 小便不通 , 以甘遂末塗臍上 , 甘草梢煎湯液服之。"所載方簡、效、驗 , 迄今仍被臨床所沿用。清朝宮廷禦醫吳謙編纂,朝廷出版的《醫宗金鑒》中說“陰陽熨臍蔥白麝,冷熱互熨水自行”。


另外《類經圖冀》、《醫宗必讀》尤其《華佗遺書》除了講述常用醫療手法,還提出了臍療外治的獨到經驗。明代名醫龔延賢在《萬病回春》中論臍療“祛除百病,保一身之安寧,……其效如神,其應如響,複有回生濟世之力,保命延年之妙。”


浙江外治專家吳師機的專著《理瀹駢文》的出現,使臍療治法更臻於完善,書中對臍療論述竟達300多處,在作用機理方藥配伍,賦型基質,用法用量,操作方法注意事項以及辯證施治等都作了全麵描述,使臍療發展到臻於完善的境界。該著中記載有貼臍、填臍、納臍、塗臍、敷臍、摻臍、灸臍等療法的驗方達近百種之多。吳氏以藥物貼臍法治療一切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科等疾患。可以說這本中醫史上外治專著是在經過曆代醫家不斷探索實踐中逐步走向成熟的標誌,臍療法也形成了獨特的體係。


真正的中醫是開放和包容的,凡是符合陰陽五行之理的好東西,我們都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悟。願同道中人放棄成見,勤求古訓,博采眾方,體悟中醫“天人合一”之妙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