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名醫鄧鐵濤談養生:高血壓病的防治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  金羊網  2004-02-03


名醫鄧鐵濤談養生:高血壓病的防治



鄧老常用浴足方:

牛膝30g、川芎30g、天麻15g、鉤藤10g、夏枯草10g、吳茱萸10g、肉桂10g加水2000ml煎煮,水沸後10分鐘,取汁趁溫熱浴足30分鐘,上下午各一次,23周為一療程。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高血壓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病,而且發病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近年來已引起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廣東省名老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教授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尤其對高血壓病的防治,體會獨到,經驗頗豐。現擇要介紹如下———


中醫認為引起高血壓病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情志失節,如心情不暢、惱怒與精神緊張等。此外,過嗜煙酒辛辣、肥甘厚膩、房勞及先天不足等,都可導致高血壓病的發生。鄧老認為,對確診為高血壓病患者,宜詳查症脈,如症見頭暈、頭痛、心煩易怒、夜睡不寧,或頭重肢麻、口苦口乾、舌微紅、苔薄白或稍黃、脈弦有力,則為肝陽上亢型,此型多見於高血壓病早期。若症見眩暈耳鳴、心悸失眠、腰膝無力、記憶力減退,或盜汗遺精、形瘦口乾、舌質嫩紅、苔少、脈弦細或細數,則為肝腎陰虛型,本型常見於久患高血壓病者。氣虛痰濁型則高血壓病中期多見,症見頭暈頭重、胸悶、氣短、納減、怠倦乏力,或噁心泛吐痰涎,舌胖嫩、舌邊有齒印、苔白膩、脈弦細滑或虛大而滑。陰陽兩虛型則常見於高血壓病後期,症見頭暈眼花、耳鳴、腰酸、腰痛,或陽痿遺精、夜尿多、自汗盜汗,或形寒肢冷、氣短乏力、舌淡嫩或嫩紅、苔薄白潤、脈細弱。上述諸證,臨床上有時單獨出現,有時相互兼見,臨證時鬚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辨治。鄧老認為,高血壓與肝的關係至為密切,調肝為治療高血壓病的重要一環。同時由於五臟相關,肝臟之陰陽得以平衡,又與腎水、肺金、脾土有密切的關係。若其中任何一方出現矛盾,即可影響肝臟陰陽的平衡而發病。在治療時,鄧老抓住這一特點,或平肝潛陽,或滋腎養肝,或腎雙補,或健脾益氣平肝。


肝陽上亢者,用自擬石決牡蠣湯(方用:石決明、生牡蠣、白芍、牛膝、鉤藤、蓮子心、蓮鬚)。如苔黃、脈數有力加黃芩;苔黃乾兼陽明實熱便秘者,可加大黃之類瀉其實熱;苔厚膩去蓮須加茯苓、澤瀉;頭痛甚者,加菊花或龍膽草;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棗仁。


肝腎陰虛者,用自擬蓮椹湯(方用:蓮鬚、桑椹子、女貞子、旱蓮草、淮山、龜板先煎、牛膝)進行治療。兼氣虛加太子參;舌光無苔加麥冬、生地;失眠心悸加酸棗仁、柏子仁。


氣虛痰濁者,用自擬赭決七味湯(方用:黃耆、黨參、陳皮、法夏、雲茯苓、代赭石先煎、草決明、白朮、甘草)。若兼肝腎陰虛者,加首烏、桑椹、女貞子之屬;若兼腎陽虛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等;若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參等。


陰陽兩虛者,用自擬肝腎雙補湯(方用:桑寄生、首烏、川芎、淫羊藿、玉米鬚、杜仲、磁石先煎、生龍骨先煎)。若兼氣虛加黃耆;若腎陽虛為主者,可用桂附十味湯(肉桂、熟附、黃精、桑椹、丹皮、雲苓、澤瀉、蓮鬚、玉米鬚、牛膝);若腎陽虛甚兼浮腫者,用真武湯加杜仲、黃耆。


除藥物治療外,配合日常的調養鍛煉同樣重要。本病患者應起居有常,冬不極溫,夏不極涼,珍惜精氣,節戒色欲,情志舒暢,飲食清淡。鄧老還認為,體育療法至為重要。高血壓病患者堅持早上戶外散步,睡前做氣功、太極拳、八段錦以配合治療,收效甚佳。同時,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時間,對緩和高血壓和鞏固療效頗有好處。適當運動肢體,能使氣血流通,柔和筋骨,安養精神。若能持之以恆,對輔助高血壓病治療和調養都是很好的。


浴足也是具有中醫特色的一種外部調養法,對高血壓病有著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鄧老強調中藥浴足這種看似簡單的方法不能丟鄧老常用浴足方:牛膝30g、川芎30g、天麻15g、鉤藤10g、夏枯草10g、吳茱萸10g、肉桂10g。加水2000ml煎煮,水沸後10分鐘,取汁趁溫熱浴足30分鐘,上下午各一次,23周為一療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