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大眾科技報》
臍療古老又新穎
作者 : 段振離
人在胎齡3個月時,臍帶就形成了。
臍帶是胎兒與母體聯結的紐帶。各種營養物質和氧通過臍帶源源不斷地進入胎兒體內,同時胎兒代謝的廢物又通過臍帶運輸出去,這就是胎盤迴圈。
胎盤迴圈保證了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經“十月懷胎”,胎兒體重達3~4公斤 、身長50釐米。胎兒娩出之後,臍帶就完成了輸送營養的歷史使命被結紮、剪斷,待斷端乾燥之後,就是腹部的肚臍。
中醫學十分重視肚臍部位,稱它為“神闕”。《道藏》一書對此作如下解釋:“神者,變化之極也,故名之以‘神’;‘闕’為中門,以示顯貴。”中醫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名“神闕”。
“神闕”又是一個穴位,將藥物敷於此治療疾病就是臍療。中醫臍療治病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早在殷商時期,太乙真人就用熏臍法治病;彭祖也用蒸臍法療疾。《內經》、《難經》對臍與五臟六腑的關係也有詳盡的論述。這些奠定了臍療的理論基礎。
根據中醫理論,神闕穴隸屬任脈,與沖脈相交會、與督脈相表裏。任脈、督脈、衝脈為“一源三歧”,三脈經氣相通。同時,任脈與督脈周循全身,分別總督陽脈與陰脈,內聯五臟六腑,外連四肢百骸,內通外聯,承上啟下,在防治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臍療”正是這一理論的根基。
臍療用藥很講究。清代名醫吳師機指出,“必得氣味俱厚,藥性走竄……可以通經走絡,開竅透骨。”
從現代醫學理論看,肚臍皮膚最薄,表皮角質也最薄,藥物容易透入。同時,肚臍皮下沒有脂肪組織,臍下腹膜有豐富的靜脈網,並有動脈小分支,血管豐富,外用藥物較易吸收,並能迅速進入血液迴圈,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另外,臍部神經末梢豐富,感覺敏銳,通過藥熨、艾灸、電磁、鐳射等刺激,能通過神經調節以及神經—內分泌調節,改善各器官功能治療疾病。
近年來,許多醫生注意到現行用藥方式存在的弊端,紛紛尋找新的給藥途徑,臍療顯示了廣闊的前景。
據醫學專業刊物報導,臍療對虛損症、痛經、胃脘痛、腸麻痹等療效顯著。
有專家用肉桂、吳茱萸各等分研末敷臍,用於闌尾炎術後,使腸道蠕動功能儘早恢復。用吳茱萸10克 研末敷臍,治療腹部手術後麻痹性腸梗阻,1~2個小時即可見效。
還有專家用川椒、蒲黃、元胡、鬱金、桃仁、紅花、三棱、莪朮、赤芍、水蛭、穿山甲等中藥研末敷臍,同時煎湯灌腸,治療粘連性梗阻,治癒率達88%。還有醫生用芒硝敷臍,治療小兒中毒性腸麻痹,總有效率96.8%。
臍療方法簡便,安全有效,用藥量小,最適合服藥困難的嬰幼兒和老年人,因此深受歡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