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蘇梗與蘇葉


文章轉載自:上觀天,下觀地,中觀人〜任之堂主人博客
 

 

蘇梗與蘇葉 

作者:曾培傑、陳創濤

 

四月十六日。

 

早上,開始安排背《道德經》,背完《藥性賦》後,再背一兩章的道德經,不求多,不貪快。

 

我們都已經把《清靜經》背熟了,老師就給我們一部《太上清淨經》解。這部古版的《太上清靜經》解,是老師上武當山時,發現的僅存的一本,非常珍貴難得。

 

老師跟我們說,背《清淨經》,不能口在背心沒背。

 

《弟子規》說:“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古人言:“口誦心不行,誦破喉嚨也枉然。”

 

老師還親自花錢印了王鳳儀的《化性談》,還有兩百本呂洞賓注解的《道德經》,放在大藥房裡,送給有緣的善心人。

 

現在《化性談》到貨了,很多病患者,老師都一一送給他們此小冊子。

 

他們有些反應,開解很多,有些還到大藥房來多請幾本,送給親戚朋友。

 

老師說,送人吃喝的只飽一頓,送人有用的善書,只要能記下其中片言隻語,那些人往往能受惠一生。

 

而呂洞賓注解的《道德經》版本還沒有到貨,老師說這也是古版注本,非常難得,等我們把《道德經》背會後,再來參閱這仙家注本。

 

今天又一例複診的病人,是乳腺囊腫。

 

老師摸脈後說她身體肝胃上還有濕濁,但肺脈比上次來時已經順下去很多了。

 

這病人說,心不那麼煩了。

 

老師參看上次的處方說,這蘇梗這味藥很好。既能行氣寬中,也可以降胃濁。

 

病人肝胃不和,肝氣不疏胃逆不降的用上這藥很好。

 

原來蘇梗就是紫蘇的梗,紫蘇的葉子偏於發散風寒,而蘇梗則偏於寬中下氣。

 

即《藥性賦》說:“散寒下氣於紫蘇。”

 

乳腺有囊腫,按中醫辨證來說,主要在肝胃二經上。乳頭歸肝經管,乳房歸胃經管。肝胃不和,容易出現乳房脹痛,乳腺增生,而蘇梗這味藥,可以並調肝胃,還能降氣。

 

老師對既可以理氣又可降氣的藥,都非常重視。因為這個時代的很多是病在鬥氣上,容易於人較勁,氣結在胸中,或者是上亢犯腦竅。

 

這是單用理氣的藥,還不夠力,還要把上亢的逆氣降順下來,所以要用到降氣的思路。

 

像這類既能降氣又能理氣的藥有哪些呢?

 

比如降香、沉香、川楝子、蘇梗等。

 

關於蘇梗,還有它奇特的功效。

 

老師說,記藥物功效,既要記住藥物的普遍功效,還要記住它的偏性。

 

比如蘇葉,人都知道它普遍適用於發散風寒、行氣寬中的,卻比較少人用它解魚蟹毒這一功效。

 

老師曾經碰到一例鱔魚中毒的病人,開始腳腫,在醫院裡面打吊瓶治療,醫院以為是過敏,搞了一周都沒效果。

 

他就來找到老師,老師想到蘇葉有解魚蟹毒之功,為何不試一試呢?

 

於是給他開了兩包五十克的蘇葉,吩咐他藥熬好後,喝一半細洗一半。老師也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想不到當天只用了一包蘇葉,煮成兩碗水,病人喝了一碗,用另一碗洗腳,第二天,腳上的水腫就消了,人也不煩了。

 

老師說,這就是記住藥物偏性的好處。

 

往往在治療特殊的疾病時,它能給人於靈感。然後劍取偏鋒直中病所。

 

老師說,小時候在農村時常都可以見到吃魚蟹中毒過敏的人,他們有的一拖半年都沒有好,打吊瓶也難管用,這時用蘇葉就好了。老師曾治療一例,魚刺刺傷導致大拇指感染的患者,患者在醫院抗菌消炎,一周未癒,後來老師就用蘇葉煎水內服加外洗,幾天就好了。

 

老師還提出這蘇葉可能有解河豚之毒的功用,但沒有去驗證,一般認為橄欖汁或蘆根能解河豚之毒。

 

老師說,行氣寬中降氣用蘇梗,蘇梗的下氣降氣作用更強於蘇葉,因為蘇梗是空心通透的,故蘇梗在降氣的同時還能通氣,令人心中不煩不悶,腸胃也和順。

 

老師說,碰到打呃逆,胸悶堵得慌,舌苔白膩或有白痰的,用蘇梗款中下氣,比用枳實、竹茹還要好,因為蘇梗性溫能辛開苦降。痰氣鬱阻在中焦,需要溫性的藥,又要能夠降下的藥,而蘇梗正是兩者兼而能之。

 

以前,我們在學校跟一位老中醫抄方時,他是消化科退休的老教授,因為治病極有效驗,善治消化類疾病,被醫院請回來看病。

 

他就有一個心得方子,就是變通四逆散。

 

即柴胡、枳實、白芍、蘇梗,在這四味藥基礎上加減變化,用得非常多,效果也好。

 

當時我們還想不明,他為什麼要去甘草而用蘇梗呢?

 

原來這也是當今世人的時代病,現在的消化道病患者,絕大部分是由於過度吃喝造成。

 

上不能噯氣,下不能放屁,食物都蘊積在中焦,腸胃血脈都走不動了。

 

這是尊《黃帝內經》所說“中滿者不食甘”的道理,因為甘者令人中滿,所以去掉甘草之甘壅。

 

而選用蘇梗之辛溫寬中降氣,並且解除病人長期過度飲食造成的魚肉毒,這些中毒往往是隱性看不見的。

 

所以這位老中醫用意深遠,每每用蘇梗三十到五十克大劑量而見效。

 

因為蘇梗在南方屬於菜食之物,可做調料,性格比較平和,所以往往要重用才能取效。

 

很多人大魚大肉慣了,身體進入一種亞健康狀態,非常不舒服,但到醫院檢查又檢查不出啥毛病,這裡面問題往往出現在飲食上。

 

就是長期吃太多魚蝦蟹肉,還有各類調料味精,造成隱性的魚蟹中毒。但有沒有特別強烈的過敏反應,這時我們稱它為“吃喝病”、“酒肉病”,這類病正符合紫蘇、蘇梗的藥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