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葛根芩連湯合生脈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45例


 
 
 
文章轉載自:醫源世界中華醫學研究雜誌 2005年第5卷第6

 

 

 

 

葛根芩連湯合生脈注射液

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45

 

作者:李瑞玲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中醫醫院)

 


 

【摘要】

 

目的觀察葛根芩連湯合生脈注射液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臨床療效。

 

方法75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隨機分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採用葛根芩連湯合生脈注射液40ml治療,對照組採用複方丹參20ml與生脈注射液40ml治療。

 

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比較同樣有效(P>0.05)。但治療組的自身先後對照,眩暈癥狀的緩解、TCD椎基底動脈血流速的改善非常明顯(P<0.05)。

 

結論葛根芩連湯合生脈注射液治療療程短且安全無肝腎功能損害。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是由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缺血或由於頸椎病引起椎動脈狹窄或椎動脈受壓,導致椎動脈血流受阻。臨床表現主要癥狀為眩暈,病人呈天旋地轉感,部分為傾斜感,可伴耳鳴、胸悶、噁心、嘔吐。現將20023月~20032月在我院治療的75例病人的診治療效作統計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列入觀察的75例病人均為20023月~20032月在我院診治的病人,年齡4570歲之間,就診時有發作性眩暈,經顱多普勒(TCD)提示單側或雙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頸椎MRX線頸椎片檢查提示:54例(72%)有不同程度的頸椎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或椎體輕度移位;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顯示椎動脈狹窄或迂曲者63例(84% ; 伴有血脂異常 : 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24例(32%;2型糖尿病者15例(21%)。用葛根芩連湯合生脈注射液治療的為治療組,用複方丹參注射液合生脈注射液治療為對照組。治療組45例,男25例,女20;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均觀察14天。

   

1.2 診斷標準 參照《實用內科學》[一]中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診斷標準 :1)發病50歲以上;2)突然出現眩暈,與頭位有關,持續時間短暫 ;3)眩暈發作時伴有一或數種神經缺血的癥狀和體征 ;4)常在24h內減輕或消失,以後可反覆發作 ;5)實驗室檢查見陽性結果。

   

1.3 方法 治療組予葛根芩連湯合生脈注射液治療。葛根芩連湯組成:葛根30g,黃連5g,黃芩20g,炙甘草5g,每日一劑,分3次口服,生脈注射液[四川宜賓制藥廠,川衛藥準字(1998)第013498號]40ml加入液體中靜滴,1/日。對照組予生脈注射液40ml配合複方丹參注射液[四川升和制藥廠,川衛藥準字(1998)第013651號]20ml加入液體中靜滴1/日。治療均以14天為一療程。

   

1.4 療效判定標準 主要選取經TCD觀察椎動脈的血流速度,輔以磁共振血管成像觀察椎動脈的形態有否狹窄或不良以及迂曲。兩組病人在治療後均做TCD,觀察腦血管的血流量,主要觀察用藥前後的椎動脈血流流速。

   

臨床療效按照1993年衛生部制定的《中藥新藥治療眩暈的臨床研究指導中心》中眩暈的療效判定標準。痊癒 : 眩暈及伴隨的癥狀消失,在觀察期內無眩暈發作,TCD的血流速度指標治療前后有明顯改善 ; 顯效 : 眩暈及伴隨的癥狀消失,TCD的血流速指標治療前後有改善 ; 有效 : 眩暈及伴隨的癥狀緩解,但在觀察期間仍有眩暈發作,TCD的血流速指標治療前後有改善 ; 無效 : 眩暈及伴隨的癥狀無改善。

    

2 結果

    

兩組治療後臨床癥狀療效及椎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變化見表1、表2

    

1 兩組臨床癥狀療效觀察(略)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

 

2 兩組治療前後椎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變化 (略)

    

:治療組用藥前後比較, * P<0.05

    

3 討論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發的眩暈屬前庭中樞性眩暈,發生的機制是因為內耳前庭對缺血非常敏感,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內耳聽動脈輕微缺血馬上出現的眩暈癥狀。臨床辨病時須與美尼爾氏病相鑒別,美尼爾氏病屬前庭周圍性眩暈,是內耳前庭迷路的水腫或炎癥,多發於中青年女性,眩暈呈天旋地轉樣,伴耳鳴、眼球水平性震顫、胸悶、噁心、嘔吐,隨體位變動而癥狀加重,往往由外感或疲勞而誘發,查電測聽+共振以確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發病突然,緩解較快,但反覆發作 ; 眩暈常由轉動頸部而誘發(轉頸試驗陽性),部分病人有頸項背的緊扎疼痛刺激感,手指發麻,是臂叢神經受壓的神經根刺激癥狀,病人的發病率年齡較大,一般在50歲左右,頸椎MR或頸椎X線正側、斜位片提示有頸椎病病史。MRA可直觀反映椎動脈的外形有無狹窄或發育不良,結合TCD檢測可作為診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金標準”,如缺血重者可發生短暫昏仆,一過性失語,肢體麻木或乏力,此謂椎基底動脈型TIA,常稱“腦卒中先兆”。

   

西醫的眩暈癥狀在中醫則為一病癥,中醫是先辨病,再辨證。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之眩暈辨其發病的病機,中醫理論認為“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瘀不作眩”,“無虛不作眩”,故風、痰、瘀、虛是眩暈發病的主要病機。虛是指人體臟腑的虛損,為本虛。而“脾虛生痰”及“久病非痰則瘀”的理論指導著臨床辨證,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之眩暈,是風、痰、瘀痹阻頸部經絡及腦絡清竅,故眩暈呈天眩地轉樣,伴噁心、嘔吐痰涎,舌苔白膩,脈眩滑或濡細。眩暈發作時治其標實,緩解後才治本虛,立活血通絡為治法,用葛根芩連湯治療。方中葛根 : 且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降血糖作用,葛根具有擴血管、改善微循環及降脂作用 2;臨床實用中藥辭典 3 ,葛根總黃酮能使麻醉犬腦血管明顯擴張,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并有效量相關性 ; 且降血脂作用 ; 葛根素對正常腦微循環或局部用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腦微循環障礙均有明顯改善作用,主要表現為增加微血管運動振幅,提高局部微血管流量 ; 黃芩素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具有抗凝作用 ; 黃連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生脈注射液具有擴血管和改善微循環作用,可降低血黏度,減少血小板聚集增加腦血流灌注 4

 

在臨床觀察結果表明,兩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葛根芩連湯合生脈注射液與複方丹參注射液合生脈注射液同樣有效。但治療組的自身先後對照,眩暈癥狀的緩解、TCD椎基底動脈血流速的改善非常明顯(P<0.05),觀察期間,治療組未見明顯肝腎毒副作用,說明葛根芩連湯是治療頸性眩暈的一種較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黃如訓,梁秀齡.實用神經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5.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草本精選本.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654899.

   

3 王錦鴻.臨床實用中藥辭典.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756.

   

4 程麗莉.生脈注射液對肺心病患者血清酶的影響及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12110:79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