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汪逢春解讀時令病及胃腸病


文章轉載自:中國中醫網~中醫講堂





汪逢春解讀時令病及胃腸病




[導語] 汪逢春先生擅長治療時令病及胃腸病。誠如其弟子們所言蓋吾師于諸雜病,經驗宏富,方案多有奇效。他認為脾胃乃氣血化生之源,五臟之精氣皆賴脾胃運化、轉輸…



汪逢春(18841949),江蘇蘇州人,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畢生熱心於中醫教育事業,努力提攜後學。一九三八年曾任國醫職業公會會長,並籌辦《北京醫藥月刊》;一九四二年在北京創辦國藥會館講習班,為培養中醫人材做出了貢獻。學術上擅長時令病及胃腸病,對於濕溫病亦多有闡發。著作主要有《中醫病理學》、《泊廬醫案》等。


汪逢春先生擅長治療時令病及胃腸病。誠如其弟子們所言蓋吾師于諸雜病,經驗宏富,方案多有奇效。他認為脾胃乃氣血化生之源,五臟之精氣皆賴脾胃運化、轉輸,皆需脾胃化生後天水谷精微的補充,若脾胃化源乏竭則災害至矣。


經雲: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就是強調脾胃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時令病或胃腸病,多因勞倦過度,飽饑無時,貪涼飲冷,恣食肥甘,過嗜辛辣,食飲不潔等引起。病勢來之雖急,若治療得當,邪去也速。如若遷延,累及五臟六腑,禍不旋踵。


汪逢春先生於時令病、胃腸病審其虛實寒熱,辨證細膩,立法嚴謹,組方靈活,用藥輕靈。常用淡附片、淡吳萸、淡乾薑、鮮煨薑、紫油肉桂以溫中,黨參、薏米,炙甘草、連皮苓、紅棗、秫米、陳廩米,建蓮肉等以補益脾氣、脾陰,焦蒼朮、川厚朴以燥濕健脾,木香、枳殼、新會皮、香櫞皮,玫瑰花、鮮藿佩芳香化濁以疏肝理氣和胃,砂仁,蔻仁以醒脾開胃,生熟谷麥芽、棗兒檳榔、范志曲、雞內金等化滯和中,還常常喜用成藥如加味保和丸枳朮丸越鞠丸香砂養胃丸等入湯劑同煎,以加強療效。其單味藥用量在一錢至三錢之間,藥味不過十味左右,成藥入煎劑不過三至六錢上下,方藥並不奇特,皆醫者習用之品,而且味少量輕,然療效卓著,所謂「輕可去實」,用藥精良者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