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轉貼】黃成義老師新聞探討:產後子宮脫垂 人工網膜補救


文章轉載自:慧民中醫〜中醫養生保健協會討論區


 

【轉貼】黃成義老師新聞探討

:產後子宮脫垂 人工網膜補救

 

 

產後子宮脫垂 人工網膜補救
 

蘋果日報 20120412
 

【蔡明樺╱台北報導】一名三十五歲婦人因懷孕「補」過頭,導致胎兒過重,自然生產後子宮脫垂,嘿咻時老公的「小弟弟」被脫垂到陰道的子宮擋住,導致婦人不「性」福,差點得憂鬱症。醫師表示,子宮脫垂除好發於自然產後婦女,長期用力解便與提重物女性,都易使腹壓上升,增加脫垂機會。

 

收治病例的中山醫院婦女泌尿科醫師朱大維昨開記者會表示,胎兒過大、自然產程過長,均可能導致骨盆腔內支撐子宮的韌帶、肌肉失去彈性,造成子宮脫垂。

 

朱大維說,嚴重子宮脫垂患者,子宮會掉出陰道外,這恐引發感染、甚至敗血症致命,傳統治療方式是切除子宮,但尚有生育需求女性不宜。上述三十五歲婦人,自然產產後子宮常掉出陰道,夫妻間變得無「管道」性愛,經他手術在其體內植入人工網膜拖住子宮,才重拾「性」福。

 

走路像要掉出來,預防子宮脫垂  注意事項

 

●搬重物、仰臥起坐等腹壓會用力運動,恐致使骨盆腔鬆弛,增加子宮脫垂機會

●多補充纖維質,以防長期便秘、如廁用力,增加下腹部負擔與子宮脫垂機會

●性行為可刺激陰道收縮,降低子宮脫垂機率

●輕度子宮脫垂,建議以「凱格爾運動」練習骨盆腔肌肉收縮,延緩症狀惡化,嚴重子宮脫垂患者則需透過手術改善

 

資料來源:朱大維醫師、劉偉民醫師

 

昨出席記者會的五十六歲的林姓婦人,也曾因子宮脫垂困擾,她指走路時「像有東西要掉出來」,得找廁所用手推回去,手術後才改善。北醫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建議,女性應避免提重物、做仰臥起坐等腹部施力的運動,以免骨盆腔提早鬆弛,導致子宮脫垂。

 

●懷孕時應避免過度食補,以防胎兒太大,致自然產後陰道鬆弛,增加子宮脫垂機率

 


 

 

分析討論:
 

最近剛好讀到一篇醫古文《丹溪翁傳》,寫了金元四大家集大成者朱丹溪的生平,裡面就有提到子宮脫垂的醫案:「一婦人產後有物不上如衣裾,醫不能喻,翁曰:“此子宮也,氣血虛故隨子而下。“ 即與黃耆當歸之劑,而加升麻舉之,仍用皮工之法,以五倍子作湯洗濯,皺其皮。少選,子宮上。翁慰之曰:“三年後可再生兒,無憂也。” 如之。」

 

也就是一個婦人生產後子宮如襟帶下垂,眾醫師皆不能暸解如何醫治,朱丹溪見狀說:「這是因為氣血虛弱所以子宮下垂。」就開了黃耆、當歸這些大補氣血的藥,再加上升麻提氣上舉;對於外脫的子宮就用五倍子煮成藥水,如製作皮革的工法洗滌讓它皺縮,不久後婦人子宮就上舉回復,朱丹溪又安慰婦人說:「三年以後就可以再生孩子啦!」果真,三年後婦人又再生一胎。

 

其實師父也醫過一個子宮脫垂的病人,但不是因為產後氣血衰弱(該名女士尚未結婚生子),而是因為身體太過潮溼所以把筋泡軟了,用一些參苓白朮散之類健胃整腸、除溼利水的藥,再加上補中益氣湯之類調養氣血補其元氣,服二劑藥後就不再需要像原文中的婦人,一段時間就要跑一趟厠所,把外脫如香腸般大小的陰道給擠回去。

 

不過子宮會下垂大多是水溼把筋泡軟再加上元氣不足,所以該名女士只要過於勞累,又會覺得有點下垂的腹重感,但只要及時用吹風機吹頭頂的百會穴提氣上升,再注意一下飲食,馬上又可恢復,倒不至於需要長期服藥。

 

結論:
 

人體的各個臟器都靠著一堆筋讓它固定在該處的位置,如果身體的水溼過重,就會像泡軟的橡皮筋一樣變鬆,這個時候就會有臟器下垂的問題產生,若是發生在小腸就變成了疝氣。總之,平時要注意飲食,不渴不要喝太多水、水果適可而止,才不會把水溼喝下肚;平常若覺得腹中有下墜感,就可以用吹風機吹頭頂提氣,對於尚未發病的患者應該都有不錯的功效。但若是已經有臟器脫垂的現象,則還是需要除溼利水、調養氣血才可以讓筋回復到原位,其實只要筋抽緊了,臟器哪來繼續下垂的道理?

 

傳統的西醫療法會直接切除子宮,現在新的療法使用人工網膜托住,但水溼不除,就算再懷孕也很難留住胎兒,更何況有一層膜包在那裡,胎兒真的有辦法正常生長嗎?就像很多懷孕的婦人覺得胎兒在往下掉,所以整天睡在床上不敢亂動,但其實主要原因是牛奶喝太多所以水溼過重,只要停止喝牛奶,下墜感自然就會減輕不少。

 

在“大腸瘜肉”該篇裡提及一個案例,婦人本來只是去割除大腸瘜肉,但大腸瘜肉本源於腸道水溼,再加上手術後打的點滴,結果溼上加溼變成了脫肛,又把腸子給剪掉一截,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水溼傷人不可不慎,現代人去澳洲會去買綿羊油,因為知道太過乾燥會傷皮膚;但卻不知身處亞熱帶的台灣,水溼傷人更重,若平常的飲食再不好好注意,很容易惹禍上身。

 

所以東南亞的飲食多辛香料,因為可以散身上多餘的水溼;而台灣俗諺“冬吃蘿蔔、夏吃薑“就是因為冬天寒冷,要靠蘿蔔破身上寒凝之氣(有些人因此誤以為蘿蔔很寒),而夏天因為地上水氣全蒸散入大氣中,所以很容易因呼吸或皮膚接觸感染水溼,再加上大家流汗多所以喝水也多,這時要用生薑去辛散水溼(乾薑則是用於溫胃散寒)。

 

肝主筋、肝藏血,所以筋被泡軟了除了要健脾利溼,還需要調理氣血讓肝氣動、元氣足,則內臟自然會歸回原位。

 

p.s. 用吹風機吹百會穴還有提氣止汗的功效,若是覺得頭昏目眩可以吹百會提氣,若是汗一直流不停也可以吹百會,不一會兒就可以止汗;再者,被冷氣口直吹頭頂而造成頭痛者,也可以吹個半小時讓寒氣出則痛已(但不要又毛孔開開吹到風),有興趣者不妨一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