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轉貼】小寒


文章轉載自:蘇明達的FB

 
 

【轉貼】小寒
 

文◎蘇明達 中醫師
 
 

癸巳年乙丑月,201415日,節氣交小寒。臟氣旺腎,在氣主寒而盛。

 

這波寒流說來就來,風雪威力強大,徹骨的風寒考驗了心腎的健康,胸痛、心絞痛、血行逆衝者比比皆是,泌尿道感染、腸胃難受者眾,風寒外感自然躲不了,跨年後流感大家都有分享到,不用說醫生收最多這種「紅包」。

 

台灣的氣候並不特別嚴寒,可是感受卻非常寒冷,因為「寒」是熱量散失的動態,風、濕夾寒熱量散失特別快,尤其夾帶風雪使人神經血管特別緊縮,體感是特別冰冷。生理狀況也是原因之一,心臟不強的人特別怕冷,穿再多還是冷,往往因為門窗緊閉取暖而缺氧昏睡,更是暖不起來。越是缺氧,心跳越快,血壓越容易上升,心血管的疾病也就容易浮現,寒熱變化越大,越難承受。

 

小寒前地球通過近日點,但近日點與節氣無關,節氣是因為地軸的傾斜造成日照角度與時間的變化,引動陰陽的平衡而改變氣候。北半球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為夏至,冬至後日照雖漸長,但不足以升溫融冰,所以小寒大寒為寒之極,立春後漸暖回陽,春分後始為陽氣升騰之時。

 

地球是持續旋轉移動的球體,地軸不是固定不變,會因其他星球的能量、自轉以及太陽輻射的推動,而有週期性的變動,大的週期據推測為四萬年,小的擺動一直都有。地軸的擺動直接影響日照時間角度以及節氣、氣候,地殼的壓力、位移,人生活的世界,本質上就是一直在不停變動。

 

在變動的環境中,人的生理也隨之因應調整,而有著週期的變化,這就是上古天人合一,節氣養生的概念。宇宙中的球體、粒子,因為有轉動的角動量,才會有相對的方位、陰陽、五行化變出現,關鍵是宇宙中並沒有真正「永恆不變」的事物,即使是時空、光、物質、空間、能量都是變動的,所以陰陽五行是變動而不是固定的現象。不是只有生理,生物的基因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肉體去因應,調整越快就越容易存活,脫離大自然的律動就容易被淘汰。因此感知越準確越快,越不容易脫離自然,生命也就越能「御陰陽五行之變」而不受剋制。

 

人五官所得到的「相」,都是過去,所謂的「現在」是進行式,而「未來」不斷成為現在。如同現在所見的星空,都是宇宙的歷史,真正存在而不變的的,只有自己的心與感知。感知保護生命,心性決定命運,過去的經驗、知識、數據、統計推理,可以逼近於真理。但只有自然無執的心,才能理通天人地,在易變的宇宙中保持難得的清明。

 

冬令腎強主貞藏,藏什麼呢?足少陰腎經在腳底有「湧泉」穴,《靈樞·本樞篇》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足心手心都通心,心強腎才會強,腎強才不會拖累心臟,心腎相交方有記憶,神智才會清明。腎氣有餘,心血可以榮骨,骨的循環好,造血免疫才會好,如「湧泉」源源不絕,生命力才會旺盛(骨髓造血,就如同湧泉)。「腎藏精」「心藏神」,泉不湧,井哪來的水?心腎不藏,哪來的泉?現代人心神多虛勞,睡眠差又少,常低頭不看天,所有的「井」穴都是枯井,營養再多也是虛。

 

「癸承天露草木華」,癸巳年火旺終年,至冬方有水來潤藏,馬年在望,午日中天,萬馬奔騰也需要休息飲泉,「馬上」要能跑得久才是好馬,起跑之前,您「藏」好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