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灸法點滴


灸法點滴
 

任之堂一日醫得◎曾培傑、陳創濤整理
 

 

有個病人是中醫愛好者,看了一些艾灸的書籍後,就自己艾灸起來,他說,灸得太厲害時,容易口乾上火該怎麼辦?

 

老師跟他說,一個就是不要灸太厲害,湧泉穴不能灸太厲害,即便冬天腳冰涼,這湧泉乃腎精泉水湧出之地,灸太厲害就烤乾了。

 

第二方面就會不管灸什麼,最終都要灸足三里以收功。這樣起到以土伏火的效果,還能把脾土氣血生化之源鞏固好。

 

她聽後才明白原來灸法,也是有講究的,現在上熱下寒體質病人非常多,在廣東也是這樣,廣東濕氣重,下面寒濕多。而天氣也偏於悶熱,所以上面濕熱重。這時用藥用理法,就很講究寒熱搭配。

 

我們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時,聽過一個老師善於運用中藥湯劑跟艾灸結合,取中藥湯劑,清熱利濕降火,從上往下順,如黃連溫膽湯,黃連上清片,同時為了防止下面寒底,不能因為治上熱而上了身體的下寒,所以他建議病人服藥的同時,加上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讓熱氣從下面冉冉升起。這樣上下寒熱也造成一種對流之勢,據說效果也不錯。這也是艾灸法跟湯藥結合的一種可借鑒的思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