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只有精進日,沒有止步時 (任之堂一日醫得)


 
只有精進日,沒有止步時
 

任之堂一日醫得◎曾培傑、陳創濤整理

  

2013-10-07


在任之堂,來最多的是病人,還有學生,以及中醫愛好者,他們都有共同的疑惑,這病怎麼治,如何養生,怎樣才能學好中醫?

 

老師帶領我們每天都在這些問題上琢磨實踐著,在跟師一年多以來,發現很多問題的解決不在外面,而在內心;不在表面的見招拆招,而在人內心根源上變化氣質。

 

我們跟老師學到最受用的不是臨床的醫技,而是老師學中醫用中醫的精神。老師是一個精進的中醫行者,他就活在中醫的世界裡,他的言行舉止都沒有離開過中醫,他是中醫的化身,帶領我們去成為中醫的化身。

 

今年春夏之交,老師帶領二十餘人,有病患,有學生,有中醫愛好者,到牛頭山深處去採竹筍。

 

我們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山,高峰的後面還有高峰,山頭的那邊仍然有更高的山頭。

 

有些腳力不太好的人,不斷地問,到了沒有?

 

老師笑笑說,快了!

 

在老師眼中,翻山越嶺,那心態如履平地,辛苦汗出,如若等閒。

 

老師說,體力上的勞動付出,是一種享受。

 

很多人不理解,但從爬山採筍回來後,睡個美美覺,對老師這句話才深有領會。

 

老師把行中醫,不斷地攻讀一個又一個醫家的思想,當成是一種享受,如同不斷地翻山越嶺一樣,從來都沒有止步的意思。

 

老師搖手一指波瀾起伏的群山峻嶺,感慨地說,一個山峰再高,它也沒有氣勢。群山峻嶺,一峰疊著一峰,像長城一樣,像錢塘江大潮一樣,像綿延不絕的長江黃河一樣,那氣勢就出來了。

 

奇蹟在平凡中,平凡的一波疊一波,就是錢塘江大潮,萬人矚目;平凡的一浪接一浪,就是長江黃河,無數人歌頌;平凡的一個山頭連一個山頭,就是長城,世界奇蹟,中華精神……

 

老師常跟我們說,學中醫不在聰明而在韌性,沒有投機取巧,而是持久不懈地堅持。

 

我們得到這種精神的片碎,跟師學習有聞必錄。

 

老師說,這就是傳承,一浪疊一浪,一山接一山,只有精進日,沒有止步時。

 

 

三點建議

 

今天晚上,大家一起過藥房配藥,老師講到三點,是給我們三點非常重要的教誨,讓我們將來行醫寫文章,更加謹慎認真。相信這三點對很多醫子來說,都是相當有價值的。

 

第一點,由於跟診日記已出來這麼久,出來這段時間都比較暢銷,出版社也在催抓緊把續集修改交稿。

 

老師說,寫書是非常謹慎的事情,沒寫成的時候要步步謹慎,寫成後有一定影響力更要時時謹慎。你們寫書不求能幫多少人,首先要明白千萬不要誤導人。一本書不看它的成書時間,而看它的流傳時間,你們要反覆修改,不要出錯。古人寫一本書都是反覆斟酌的,越用心修改,它會流傳得越久。

 

我們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他就是精於寫文的高手,他提倡的古文能革除當時浮華不實的風氣,有人便問他,這麼好的文章靈感來自何處,你從政這麼繁忙怎麼會有時間來寫文呢?歐陽修便謙虛地說,我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做文章時,多選擇三餘,乃晨起、暮夜、閒時。

 

歐陽修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寫完一篇文章,定定會貼在牆上,反覆修改讀誦,直到滿意為止。人問何故?他便說,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所以這三多的寫作特點習慣,到現在為止被認為是寫就一篇好文章的訣竅。

 

為何要字斟句酌,古人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雪芹作紅樓有“字字都是心頭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之感。所以當歐陽修晚年深夜還反覆斟酌,遣詞造句時,他的夫人便心疼說,你的文章已經得到大家的肯定,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修改,小時候寫文章怕被先生責怪,現在老了,難道還怕被先生責怪嗎?

 

歐陽修便笑著說,不要誤會,我不是怕先生罵,而是怕後生恥笑。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為何歐陽修他對自己那麼嚴格精勤,存心決定人品,人品決定文章。

 

這裡插歐陽修的典故,是希望大家都能夠見賢思齊,現在很多學生都有些跟診心得,弘揚中醫,這是非常好的,如果越能夠對自己精勤嚴格一分,那將來自然成就就越高一分,中醫的光大就越亮一分。雖然我們很多時候也難於做到,但希望大家都能夠以此共勉,心中有個最嚴格的方向高度,取法上,那得乎中,那也算不錯了。那取法中,隨隨便便,那得乎下可不太好。

 

出版社又建議我們可以多在博客上宣傳,或者各大網站發帖寫評論,讓更多人能瞭解這書。

 

老師卻說,真正的好書,就像好酒一樣,不看剛入口的那股勁,要慢悠著看後勁,不是像煙花那樣打上天空,當時瞬間很閃亮,可過後就黯淡了,要像一顆衛星一樣,打上天空去不下來,還能跟著地球轉。所以跟診日記我們不需要做太多的宣傳,它是好書的話自然就有它良好的生命力。我們要做的實質就是抓住把書寫得更有價值就是了。

 

第二點,提到如何把點滴的亮點都寫好。老師說,接下來你們寫文章,更不能放鬆,而且寫之前胸中都要有構想,每一步要怎麼寫,腦子裡隨時都要有打算。就像建房子一樣,先要建框架再講裝修,沒有框架進再多的裝修材料,放在那裡都會很亂。

 

我以前寫《醫間道》,堅持每天整理一個醫案,當時我就在網上發,後來證明了努力認真做好的每個醫案,都沒有廢用的。甚至我寫《萬病從根治》的時候,在生活中細心觀察每一件小事,然後將感悟昇華到醫理層面上來,每一篇文章都用心寫,結果所有文章沒有一篇會用不上的。也就是說,到後來把以前所有努力的力量都放在一起時,那就很輕鬆成書了。一個磚瓦可能看不出房子,但一個房子卻是由很多磚瓦構成的。所以你們寫醫案,一出手就要幹得漂亮,要幹出品牌來,決定要寫就一定要寫好。不然出次品,將來就麻煩了。要出精品,出品牌。即使寫少一點,積久了都是不可限量的。

 

我們跟老師去爬山觀水時,從下游湖泊直溯到源頭去,發現湖泊何其廣大,但源頭卻是點滴的泉流,從源頭點滴之水到中游潺潺溪流,再到下游汪汪湖泊,濤濤江河。這是一個由少到多,由下到大的過程。誰都想有江河湖海的氣勢,但這氣勢卻源起持久不懈地彙集點滴的正能量。所以想成為大江大河,必須從點點滴水做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生活小感悟,不要放過老師說的任何一句心得之語,不要放過臨床上任何一個有效案例,故曰:

 

偶有小創作,決不輕放過。

要勤於動手,儘管筆很拙。

想到就去做,決不空度過。

累積漸漸多,文思自超脫。

 

第三點是存心發心,老師說,做一件事要先發一個心願,這個心願發出去,可以引導你完成這件事,好比我寫傳統中醫這本書,當時在丁香園上,看到很多人誤解中醫不解中醫,甚至中西醫間相互攻擊,我就想讓大家能看到一個傳統中醫是怎麼成長的。於是便寫了這本書,結果書寫成後,丁香園上不少學西醫的人,漸漸地瞭解中醫,甚至學起中醫來。矛盾的解決,有時不在爭辯,在於大家相互瞭解。傳統中醫寫作的目的就是讓更多人能瞭解民間的中醫。而不致於誤解。

 

後來,有不少西學中或中醫愛好者,在網上給我發帖留資訊,都希望找到一條學習中醫的傳統路子。都想知道怎麼快速地步入中醫之門,都苦於中醫典籍汗牛充棟,不知從何入手。各家學說讓人茫然無所適從,於是我便發了一個心,要寫一本《醫間道》,我自己也是過來人,修路人,希望這本書能夠給中醫入門者一個指南針,這樣學起中醫來,不致於迷失方向,能夠迅速步入正軌。

 

後來,很多病人有感於中醫深奧,養生難以找到法門,古醫籍上記載的東西在現實中很難靈活運用,我就發心寫《萬病從根治》,希望他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感悟中醫,領悟養生之道,其實學問並不盡載於古醫典籍中,平常老百姓,日用生活裡就有大道。只是他們沒留心,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你只要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總能夠將醫理靈活地圓通到日用生活中去。即便是一件小事,一旦你從中觀到竅門,受到啟發,將會引出一大片醫理。

 

再後來,發現網上很多中醫都有自己獨到的絕技,或者屢用有效的偏方驗方,以及治病思路,但苦於缺乏交流,所以很多好的經驗,沒有被發揚光大起來,於是我就發心寫《高手過招》,就是在丁香園裡面,就一些疾病來討論,看看大家對這些疾病的思考與治療方案,這樣融百家於一家,集眾長於一處,讓中醫零散的繩索能夠擰成一條,這樣力量就大了。後來發現他們都很樂於拋出自己的寶貝經驗,我們也從中學到不少。

 

大家聽後,才知道原來老師做每一件事,寫每一本書都是應時應機的。中醫界社會上有這個需要,老師才起這個念頭,發這個心去做。

 

寫書不是為了著作,而是為了能切實地解決很多醫學社會問題,幫人理順思路。

 

所以這發心很重要,當你把心發小了,事情便幹不大,當你把心發大了,事情絕對幹不小。所以當我們剛上來跟老師學中醫時,當時第一想法還只是想學到一些醫術捷徑,快速為治病服務,能夠迅速增長信心,理順思路。但後來發現,這個心願不算大,老師說,你可以再放大一點,不要局限於臨床治病,如果僅僅局限在這裡就屈才了。你們可以走教育這路子,可以發廣大心,幫更多人去理順思路,寫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字,讓更多醫學入門者不致於看到繁瑣的醫理望而卻步。這樣你們學中醫就能帶動更多人學中醫,用你們這把火去點燃更多人手中的火把,這樣比獨自去照亮黑暗更有意義。

 

後來稍微按照老師的指導,調整一下學醫的方法與思路,多從初學者入門者,病人的角度來去看中醫,認識中醫,這時寫出的文章,社會價值就更大了。

 

從這裡我們切身體會到這心念的大小,直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的方向,跟他創造的價值。所以跟老師學習,如果說有秘訣的話,那最秘密的便是這一點發心立願了。老師也多次提到,醫術暫時落後不怕,見識一片空白也不怕,最怕你胸懷不夠廣大,發心立願不夠深遠,所以寧輸在術,不輸在心。輸在術輸一時,輸在心輸一世。

 

在《雜華比喻經》裡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僧人,已證阿羅漢果,有一天外出行腳,他叫小徒弟背著包袱在後面跟著。

 

小徒弟在途中看到很多農夫種地很辛苦,便發大菩提心,要度他們離苦得樂。羅漢有他心通,知道小徒弟發了心度眾生,心中歡喜,便叫小徒弟在前面走,自己扛著包袱跟在後面。

 

過了一會,小徒弟想到,菩薩道太難行了,眾生又剛強難度,實在不好走,便想到還是管好自己,做個自了漢算了。羅漢知道徒弟的心有退轉了,便把包袱丟給徒弟,叫小徒弟跟在後面。

 

又走不久,小徒弟念頭又一起,既然修行就不要怕苦,怕苦還修什麼?又發願要救度苦難眾生,修菩薩行,不怕眾苦。羅漢知道小徒弟這麼想後,又恭敬地把包袱接過來,讓小徒弟在前面走,自己跟在後面。

 

這樣反反覆覆三五次,小徒弟感到莫名其妙,為何師父一會兒讓他背包,一會兒又在前面走。

 

師父便個小徒弟說,你初見農夫受苦,發心救脫他們,你是大心菩薩,我是效果羅漢,我應該尊重你,所以包袱由我被,我走後面,你走前面。後來你見眾生難度而生退轉心,則你立即變為凡夫俗子,我是羅漢,你應該在後面背包跟著我。因為你心念老是不定,所以我們倆前後位置老師交換。

 

小徒弟聽後,恍然大悟,原來發心是如此尊貴,發大心能讓羅漢的師父也敬畏,從此他便發大心,修大行,不再退轉。

 

《華嚴經》上說,初發心如朝露。這是形容發心很脆弱,不容易耐住風吹日曬,但能夠堅持下去,必當有成。所以那些有成就者,都不是剛開始幹了什麼,而是他能夠把這初發心一直堅持到最後。故曰,初心不退,成佛有餘。同樣我們學醫也是,你只要保持剛開始發心的那股勁頭,只要不退轉,就像以火燒水一樣,保持持久的熱度,柴胡不減,水終有燒開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