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當自己最棒的英文老師:一生都受用的八大學習法


當自己最棒的英老師

:一生都受用的八大學習法



作者:楊筱薇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0123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91968






編輯手扎


一但感受到她對教育的熱情,你就知道學習與活著其實沒兩樣。



/Show


面對成績不好、學習不佳的學生,老師能提供的協助該是什麼?


其實,每個學不好的原因很多很紛雜,有千百種的因素會影響著學習的過程與成功。工具性的技巧諸如筆記術或時間管理,也許能提供主動求助的學生部分協助,但倘若原因是來自不愛學習、不能學習,而且可能追根溯底是受到家庭經濟或是種族文化的影響,身為一個有經驗的老師,進行師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的範圍有究竟在哪兒?



如果說,學習值得被鼓勵,學習為動機所驅使,因此,學習該是一件主動的事情,絕對不只被局限於學校體系來進行;同樣地,教學也是一件主動的事情,更不該局限於課本中的知識或傳統上的規範,因為學生與問題絕對沒有標準規格可言。而閱讀這本《當自己最棒的英老師》,逐漸在心中成形的,是一位非常認真的學習者與教學者楊筱薇老師;若不是紐約時報年度最佳教師獎的光環,因學歷等傳統的刻板印象,幾乎讓人很難有機會知道台灣有這樣傑出教育工作者,持續而堅強地付出了教學熱情與愛!不管是面對菁英或弱勢的學生族群,這位老師很清楚地強調了她的教學理念:當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診斷學生的學習動機,必須從基層感受對方的想法!


楊筱薇從自己人生經驗分享開始,逐漸帶讀者進入這本書,光看文字就能知道她是特別的學生,有獨特的孩子氣、也有踏實而正面成熟人生觀;小時候是大人眼中的怪小孩,班上考試總吊車尾,到了國中接觸到英文,讓她找到自己認可的自我價值,慢慢確認出自己人生的希望興趣與學習方法;她藉著主動學習與直接行動,去面對各種情緒與主流認同,進而更加認識當下的自己。



她的英文教育使命,是從國中當上英文小老師開始。



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幹部,但是她卻主動地像個真正的「老師」;她積極地去了解班上同學的英文程度,尤其是英文成績不好的同學,設法找出可能原因「是不喜歡英文?」、「還是文法不理解?」甚至進一步作家庭訪問,於是,發現考二十分的同學,是必須靠清寒補助才能夠上學,家庭的責難與老師的體罰讓這位同學一直缺乏自信,此時,楊筱薇降低標準,嘗試從二十分的程度為同學找想,陪伴她讀書、並且互相督導交換學習意見,從過程中,同學漸漸懂得如何答題,也知道考試上的變通技巧,分數的進步反而是其次,重點是已經幫助同學建立了自信心!



同樣地,長大後楊筱薇在美國教新移民英文,但其實她也是一個學習在美國生存的學習者!她從學習中進行教學:只要有一個新的學生到來,她就會觀察學生的性向、興趣;有人想學電腦、有人也許想學腳踏車,於是電腦會被抱來、路上的破爛的腳踏車也會被撿來,在摸索修補的過程中,學生紛紛發現到了這位老師對於學習有多麼享受!因為,楊筱薇認為學習就是一種生存術!這也就是她學習的關鍵。所以,英文要好,就要讓英文變成生活中的內容;在教課時,老師不多講,會讓聽懂的學生繼續教不懂的學生,不論用什麼方式都可以,透過學生間反覆推敲,反而得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她以英文為工具,讓學生學會分享、被誘發好奇心,進而與學生一起成長、在紐約尋找自己的人生夢想!


作為一個教學者,每天都會給自己挑戰:「我能不能每一次想出三種不同的教法,每一年有兩百天次課,這樣有六百種教法,我做得到嗎?」她勉勵自己思考並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因為每次若只用複製的方式來教學,每教一次就會失真一次,自己也會變懶!畢竟,人生就是課程,人沒有辦法利用重複的反應去作危機處理;另一方面,她也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常常警惕自己在教學上不可以馬上否定學生,因為,馬上否定就減少了一個機會去了解學生的背景。她說:透過這些來自全世界的學生,看見持南轅北轍的經驗,才能有機會認識全世界。


直率的文字,讓人從書中讀出她滿滿的教育熱情:任何一個學生都該被瞭解、任何一個有創造力的想法都不該被拒絕。「認真過好每一天」就是他想傳遞給所有學生的學習動力,她說:「學習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本身領導自己的生命,如果把學習的使命交出去,也就放棄了領導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我想,她提供的協助的確不只有英文教學而已,也不聚焦於學得好或不好這件事,而是讓每個認真的靈魂,有機會重新再次認識自己、投入、熱愛並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內容簡介


每天有一個新發現,就會找到英文單字的趣味;關心身邊的人,就能夠跟英文手牽手;有熱情有愛,就不怕挫折與打擊;有100個哭泣的理由,就去找出1000個微笑的理由,笑回去!楊筱薇自創的八大關鍵,讓你成為自己的最佳學習夥伴!
  

楊筱薇榮獲2010年紐約時報最佳英老師獎,她是另類的台灣之光!也是首位獲得這個獎項的華人!
  

在台灣她的最高學歷是金甌商職畢業,從小分數滿江紅,卻只有英文一枝獨秀,成績吊車尾,卻年年參加演講朗誦比賽,儘管沒有一次得名。她擔任英文小老師還兼家庭訪問,一次一次找出學習上的盲點與障礙,幫助同學建立自信心,自創繪圖、聯想力與藝術感受,這樣就可快速記下單字不會忘記。
  

她熱中教育,強調終身學習,在紐約教新移民英文,她穿蓬蓬裙,帶領學生真實體驗學習;她跟學生一起修電腦、修腳踏車,她跟學生一起打毛線種花種菜,她跟學生一起義賣抗議爭取權益,她把學習環境變成三百六十度,字卡只是指南手冊,分數高低不代表競爭力強弱!只要你的生活需要什麼,就全部變成英文!
  

學習是再生與創造,不是複製和冷漠;學習是一種愛情狀態,是跟生活黏在一起!學習不是遍尋名師,也不是照本宣科背誦,而是一條發現自我的漫漫長路,透過對自我的認識,才能在學習上成長,進而當自己最棒的英老師。曾經被撕掉履歷表,但沒有被撕掉好奇心;曾經得不到肯定,但絕對不給自己判死刑!楊筱薇讓你的學習力發電,讓你因為學習成功找到自信!




作者簡介
 

楊筱薇
  

學歷+經歷+目標+感性的我



1975-1981高雄(小學)
第一次對好幾百人講話,開辦課後補習班,煮我的第一鍋湯,教育父母聖誕節的由來,接下來每年都有禮物。


1981-1984后里(中學)
第一次學離鄉背井、演講、鋼琴、腳踏車、ABC、打毛線、作春捲、對同學做家訪、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1984-1987台北(高中)
第二次學習離鄉背井,第十次繼續跟上百人背稿子、第一次自己找補習班、跟打字機共存、繼續對同學做家訪。第一次帶著同學漫遊台灣。


1987-1992台北
第一次全天候升學補習、第一次說七天的歡迎光臨、第一次當英文老師,自己繳學費學英文、日文、西班牙文、插花、攝影、繪畫、篆刻、自己做衣服,以及學習跟自己出走,學到第一個德語名──柏肯鞋。


1992-2004英國
第一次講全天候的英文,用英文說夢,學不是英文的英文話,開始不是教英文的教書工作,背稿子講電話,第一次打字、畫畫跟鋼琴的知識是必需的,學經歷證件12張,十次畫展與舞展。
  

第一次學法語、德語,在德國買了第一雙柏肯鞋。學習長期的短期在職進修、學習舞蹈以及戲劇,經歷證照3張,第一次投身義工志業,繼續漫遊教英文──研究發展打工賺學費。


2004-Now
學經歷證照4張,繼續義工志業,第一次了解新移民的美國夢、第一次拆電腦、修腳踏車、第一次到州政府示威抗議、第一次帶學生開職員會議、第一次當很多小雞的老母雞、第一次參加學生的畢業典禮、婚禮跟小孩受洗禮。繼續長期的短期在職進修,教師獎2007&2010


未來三到六個月計劃
繼續義工志業,開墾另類學習空間以及項目,致力環境教育的提倡,經歷證照3張,跟學生一起學游泳跟上山下海。


未來一到兩年計劃
50洲探訪學生,協力學生設立寄養家庭學校,設立職業證照課程,證照自己印。




【名人推薦】



親子天下.中時精選部落格獎《看得遠,就是好母親》作者


番紅花:「教英文教到老外授予獎,好樣的!」



讀完了筱薇的《當自己最棒的英老師》,一時之間,那股被滿足的閱讀樂趣充塞在心裡,這是一本難以被歸類的書,它可說是一個青春女子的異鄉真善美之旅,它可說是一個獲專業得獎肯定的上班族工作日記,它也可以被界定是英語學習上路之書,它也能說是一本自幼小到成人求學教養的分享,這本書裡面有西方和東方的碰撞,有理想和夢想,是所有的青春男女或為人父母都可以細細捧讀,所以,我說它是難以被歸類的,但是,「愛、努力、實踐」貫穿了筱薇的人生,是這本書精神的線條。
  

祝福筱薇帶著台灣的養分,在美東繼續關懷實踐愛,在台灣沒有考到所謂的好學校,憑藉著熱血和努力,飄洋過海還可以活得更漂亮精采,教英文教到老外授予獎,好樣的!如果你還有夢,讓我們跟筱薇一樣,思考運用智慧和方法,讓它發光發熱吧!




全球華文部落格評審團特別獎三屆美國州長藝術學校「最佳啟老師獎」得主

獅子老師:「這本書充滿許多愛,讓我捨不得放下!」



自從拿到這本書後,它就沒有離開過我,只要我出門我一定帶著它,在捷運上我讀它,回家再讀,讀完了再重頭讀起,翻過的每一頁都充滿了許許多多的愛,讓我捨不得放下它。筱薇老師從她的心教起,她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及成長背景,但對她而言,他們都是這個世界村的一份子,在一起他們學怎麼溝通,怎麼處理異國生活的難題,怎麼相處,怎麼愛。英文是一個工具,溝通的工具,她不只教給她的學生們這個工具,更教了他們更大的一門功課——愛。她的教室是愛的教室,只有愛才是答案。



《我這樣教出基測滿分的孩子》作者

趙郁文:「這本書教的不僅是如何學好英文,更激勵認真的靈魂。」
  

這是一本精彩的好書!此書讓我觸摸到筱薇的生命。我們經歷與專長雖不同,但對學習的體悟,卻有許多共通點:強調主動、終身、探索、環境、與生活的學習;作為一個英文教師,作者用心經營情境,用愛心與幽默來體貼學生,激發熱誠。而她本身更是一個克服逆境的典範,這本書教的不僅是如何學好英文,更激勵所有認真的靈魂,思索如何自我成就,當自己最棒的生命老師,為自己、更為周遭的人,打造榮神益人的舞台!




目錄


Chapter01希望=夢想+噩夢
004
新手上路:怪的最突出
007
噩夢變成好夢
009
沒有參與感的學習是輕浮
011
社會認知理論:依樣畫葫蘆
014
聽說讀寫:盯唆塗諧
020
直接法:打破沉默


Chapter01學習作業:
主題1New You & I 主題2Rebus Puzzle 畫謎、話謎
主題3:煮字
主題4:黏的分享菜
主題5:煮成功(Recipe of Success)


Chapter02
意志力=+
026
經驗對應:生活在我離開學校時,開始。
028
體驗學習:穿襯裙的洋蔥
030
字卡只是指南手冊,沒有應變能力
032
會話要有內容,否則還是廢話
034
對與錯只是體驗過程,犯錯是美麗的經驗
036
語法和詞彙:火車過山洞
038
語法天生說:邊說邊走


Chapter02學習作業:
主題1This is your life.這是你的生命
主題2:還記得……主題3:小地方累積,大地方認證(轉移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主題4:創造生命的履歷表


Chapter03目標=帶領+追隨
044
我只能當值日生
046
不懂也是一種懂
049
二十分到六十分之路
052
一起上山下海
055
社區語言學習:漫遊幫的生存術
060
漫遊幫的良性競爭
062
漫遊幫的轉變
064
漫遊,沒有停止的一天
066
永遠不變的目標:終身學習


Chpter03學習作業:
主題1:腦力激盪 主題2:諾亞方舟(Noah’s Art)


Chapter04競爭力=群體+自我
070
分數代表競爭力嗎?
073
十六歲進行環島市場調查
075
被撕掉的履歷表
077
適應,是一種屈服
080
行為主義:褲裙是裙子
085
好奇和學習動機:人多膽大
088
溝通語言教學


Chapter04學習作業:
主題1:做個音節的骰子,練練自己的運氣 主題2:開發夢想行動力


Chapter05
純真=+
094
徬徨與孤獨的美好
097
給自己創造機會
101
純真的價值
104
再生不是複製
108
建構理論:房子是畫出來的
111
內容為本方法:不好是沒法跟別人一樣好?
113
好與不好的價值觀,你究竟都是怎麼產生的?
114
藝術技巧:劃直線不用尺,是米開朗基羅?


Chapter05學習作業:
主題1:練就英文活力肌
主題2:生活路Road of life


Chapter06耐力=持久+短暫
120
學習是一種愛情的狀態
122
同情是愛的基礎
124
食衣住行育樂,再加上英文
126
人智教育:飽足的微笑是計畫出來的
129
藥草學:哈利波特是一種職業
131
整體語言教育教學法


Chapter06學習作業:
主題1:我決定我自己的未來
主題2:世界大不同的研究發展(Deja vu)主題3:心動就要馬上行動


Chapter07愛護=分享+參與
136
學習找到自己
137
社會化不是同化
142EQ
:溝通是在對的時候掉淚
145
同情和移情:從知道到了解
147
合作學習:你知我知他知
149
成家立業之後,你還能夠分享與參與嗎?


Chapter07學習作業:
主題1:字母詩
主題2:學習情緒的正負之間


Chapter08智慧=創造+解惑
154
給自己一個新機會,不給自己判死刑
158
幽默是生命的發電器
161
必要的時候一笑置之
162
大眾教育:在風雨飄搖中學習
166
化被動為主動,人人都可以平等學習
169
多元智能:生活在電影裡的紐約
172
創造性,創新性和想像力:活潑生動是一種教學嗎?


Chapter08學習作業:
主題1:剪貼句子





內文


第五章       純真=+


徬徨與孤獨的美好 你是不是在青少年階段對自己有很多不滿! 對於很多問題,你急於想要找出答案才甘心。



否則為什麼你只是想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卻會被認為是行為偏差;你明明什麼都沒做,卻被認為態度有問題;你跟大家一樣到學校去唸書,卻仍然搞不清楚為什麼老師的標準跟自己的標準不一樣;內心交雜著一些與現實的衝突,你接受教育,可是你的未來好像已經被定型了,不是你自己決定的,而是社會標準就是這麼規定的。


像升學問題。   


當時像我這樣唸高職的學生,成績好的同學如果要繼續升學,沒有人鼓勵你考大學而是考商專,成績不好的同學就往商職工作發展。


但我決定考大學,唸教育系。


一直到現在,我周圍的朋友常說我是一個教育偏執狂,開玩笑問我需不需要看心理醫生,他們認為我對教育的熱愛實在太瘋狂了!   


可是如果你像我一樣,從我高職畢業那一年,就決定了以教育作為一生的行業,你也同樣會像我燃燒著無限能量,因為這是自己的生命,不是嗎?誰不為生命全力以赴呢?   


決定唸大學之後我開始一邊打工一邊在補習班上課。教室裡也會有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補習,我心裡覺得奇怪,怎麼他們也需要來補習?打工的地方像是吉野家賣牛肉飯或者牛排店餐廳,雖然被媽媽告誡不能吃牛肉,但我會問吃牛肉乾、喝牛肉湯算不算吃牛肉?當時總會找出大人說話的漏洞來挑戰,倒也不是叛逆,而是想知道所謂不同的標準產生的結果是什麼?很多年後在英國時發生狂牛病,讓媽媽慶幸還好當初要求我不吃牛肉,誰知道這種不成理的規定竟然變成很有道理的樣子……   


我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下很大的雨,媽媽還沒回來,只剩我跟弟弟兩人在家,為了哄一直吵鬧的弟弟,我們兩人吃著冰棒,可是他一直吵,我說我們如果把冰棒丟給土地公吃,媽媽就會回來了……弟弟的冰棒當然不願丟出去,我只好把我的丟給土地公,而媽媽真的在冰棒融化之前回來了……   


當我們思考生命的過程時,其實會發現我們很多邏輯不是理性的,而是訴之於感性。而這種感性在我們語言學習時卻是完全被忽略的。


在補習班的成績老實說我挫折滿滿,總是離目標遙遙無期,但補習班老師上課很有一套,老師的教法讓你感覺上課時他們好像在演舞台劇,又像是秀場主持人,因地制宜改變上課方式,看哪個學生開始打瞌睡了就講個笑話炒熱氣氛,他們的表達生動活潑,讓學生對枯燥的教材產生興趣,這些人揹著包包台北台中高雄飛來飛去,從北到南,從南到北。對我來說,補習班的老師「生動活潑」不是一種教學法,是老師這個人生動活潑,但教材依然枯燥乏味,我怎麼背都裝不進人腦硬碟裡,動不動就覺得資訊太多需要清除容量……   


成績的挫折感開始產生時,我就開始蹺課了,一個人跑到淡水,大熱天裡我還穿了一件厚外套,主要是因為補習班教室裡冷氣特別強,不穿厚外套簡直像到了北極,如果這時有人用相機拍下淡水街頭的我,肯定會像當年很流行的偶像姜育恆的背影,徬徨、孤獨、憂鬱……   


我想,萬一大學沒考上怎麼辦?沒考上自然要開始找工作進入就業市場,父母親也會想幫我張羅,如果我不要被安排就必須想盡辦法積極把自己的時間排滿,證明自己是有為的年輕人。但我對自己的目標認同還是有問題,因為高職畢業的我要找的工作是會計、秘書之類,我仔細研究報紙上的就業欄,從中英文的求職欄我發現「找老師」這個行業,不管是中外老師的廣告從來沒有減少……而我到底有什麼條件可以來選擇?   


我走在高溫的淡水街頭,內心對未來有著低溫的感性情緒。   


當時有個朋友,她在K書中心當櫃檯,我們常常半夜在忠孝東路走路,東聊西扯,我們一個像孤魂,一個像野鬼,雖然我不吃牛肉,但我叫她牛肉。我們都處於對未來茫然無所從的青春期,生理上發展,心理也跟著變化,我們風花雪月的跟自己的徬徨還有孤獨談戀愛。   


給自己創造機會   


我發現有很多人的青春期從來沒有結束。所以你會看到許多生理年齡已經三、四十多歲的人,在心智發展上還停留在青少年。   


對教育的各個層面我個人都抱著非常高昂的興趣,當有朋友跟我抱怨工作上的問題,我也時常會給對方建議。有個朋友是學科技產業,當他工作出現瓶頸時我建議他可以先蒐集教育科技的資料,一星期後可以討論接下來的目標。可是當一個星期過後,再碰見那個朋友,他說已經報名一些課程,不過還沒開始上課,所以先把資料擱在一邊了,等開始上課再說……   


像這樣的回答與說法,我以為只有青少年時期當學生時才會說,因為老師沒有教,所以沒有看……一旦你出了社會,就停止學習,因為你認為學習只有在教室裡才發生。當學生時,學習是勉強被逼的,所以很多人的心態認為就學階段的教室才是學習,更多人的生命跟事業工作分道揚鑣,所以生涯規劃上學習更是沒有任何連結。   


大學聯考後,我英文成績的加重計分,可以進入實踐家專(目前的實踐大學),補習班老師說考上大學可以由你玩四年(univeristy諧音)但是這個答案並不讓人滿意。未來我想走教育的路線,可是現實的成績無法達到我的目標,碰到挫折時每個人都可以縱容自己不積極,我的希望不能如願,我可以傷心、難過、一蹶不振,但所有的人看了也會傷心,尤其我的父母,當他們要我就去當個小會計,即使那是很簡單的工作,但我卻做不來,也沒辦法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可是如果我繼續縱容自己的不積極,我真的會一蹶不振。   


我一定要用別的方式不斷學習,一定要創造機會讓別人看見我有能力。



像我在紐約看到台灣電音三太子的遊行,他們把傳統技藝創造出一種新的熱鬧的感覺,擴展了許多經濟發展的可能性,這是為了生存不斷改良,甚至創造了新方向。我們也都需要像這樣給自己一個機會。當我把自己變成猶如改良電子花車的精神,我就開始為自己創造了機會。   


在教學補習班擔任櫃檯時,我的外老師每天中午都會來補習班跟我進行一個小時的語言交換,看在其他工作同事的眼裡,以為我有外國朋友,之後每次櫃檯有講英文的電話,全部轉接給我。   


我報名畫畫課。挑戰學習畫畫。   


我報名插花班。認識各種插花流派。
  

我參加救國團健行活動。以團體活動跟同年齡的朋友了解台灣。   


我學西班牙文、日文,也做田野調查。   


我用觀察去挑戰,用觀察去了解。   


布袋戲的歷程從何時開始進展到刀光劍影的程度?照相機的發明讓畫家畫風創造了印象派……因為許多發明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在義務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無法培養什麼興趣,雖然那時滿喜歡閱讀散文小說,但自從塞爆床底下之後被發現,就被禁止大人眼中的看雜書。每天依然到學校上課,比較重大的行程應該就是參加演講比賽,這個階段的我不能說不快樂、憂鬱,只能說我不太滿足於現況。   


只要一有空檔我去參加新的學習,一有負面的想法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價值,我給自己一個目標來完成,轉移注意力同時找出自己的興趣。我走了很多路程,讓自己想辦法在絕望中生存,而且生存得有樂趣。當時我幾乎把進修的課程視同我的大學學位在唸,也分別安排了主修跟副修。   


工作一段時間,那時工作的美語補習班,因為英文檢定成績不錯,我從櫃檯成為兒童美語教務,其間我僅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從那時開始了補習班內部的教師訓練,有了經驗後,在其他的補習班兼課後輔導教美語,在士林、基隆、萬隆、新店、公館、南勢角、永和,學生年齡從一歲到十一、二歲,從小小孩到大小孩,我穿梭教課,從這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這個補習班到另一個補習班,每每換一個地方,我就有一種來到不同國家的感覺。後來這幾乎成為我全職的工作。   


課後輔導的補習班在店口打廣告時需要一個學歷,他們在我的名字前面加上了「××大學外文系」之類的名稱,每次經過門口,看到我的名字前面被冠上的學校名稱時,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上面寫的那個人是我嗎?   


當時我十九歲,決定到英國去闖一闖,我很認真跟父母親商量,給我半年六個月的時間,台幣三十萬。 .....................



**********************************************************


Chapter01 希望=夢想+噩夢

一開始學英文,我發現最大的重點在於「觀察力」。



首先我觀察要讓耳朵培養敏銳的聽音,我從七○年代的老式情歌中聽出「氣音」。接著我天天聽,也跟著一起唱,慢慢找出每個字的完整發音,但這還不夠,還必須大膽唸出來,可能是因為國小參加了朗誦比賽的訓練,也把臉皮給練厚了,我發音時毫不膽怯,甚至後來飄洋過海到國外趴趴走,我都靠著當年累積的膽識從容面對各種發音習以為常。


我也常抱著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有時邊聽邊罵,原來自己唸得這麼爛,重錄重錄,一遍又一遍來回修正,錄音再放出來聽,最後還製作成「有聲書」,隨時放給自己聽,等公車的空檔就會聽「筱薇自製有聲書」。跟我也愛唸英文的軍人老爸,同樣後來也學我錄有聲書,我們邊錄邊聽,成為父女當時共同的興趣。


當每個學科都是滿江紅時,唯獨英文,讓我成為演講和朗讀比賽的不二人選,但是每次得名的都不是我,我永遠都是「陪榜者」,當時對輸贏沒有太多的感受,我把英文當朋友,英文是我重要的支撐,英文的重要性超越了成績排名,英文是我重新塑造自己、取悅父親、跟同學互動的快樂分享,有這些就足夠了。


因為很清楚自己喜歡的事,我想盡各種辦法以「玩的態度」去自我學習,也不在意其他功課有多爛,在英文的學習裡非常自得其樂。加上我唸的是偏遠學校,我發明了很多學習上的玩法,全方位的玩法,成為深刻又特別的學習。


在后里儘管競爭力不大,不過很早就放棄考前幾名的心態,學習上不緊張,就會注意到很多學習的關聯性。我們剛搬到龍門社區的月眉村時,我試圖去了解那是個什麼地方?我用耳朵去感受周圍各種聲音,就像早期我們住在眷村聽鄰居伯伯叔叔講南腔北調一樣,聽久了自然有模仿力,也能夠溝通。在后里的同學們都會講台語,引起我的好奇,一有機會就跟同學講台語,還拿了好幾張講台語的警告卡。我讓自己聽各種聲音、不一樣內容的聲音,像風聲、雨聲、琴聲……如果學習語言是用聽出來的,那有太多聲音可以聽了,感覺很富有……



我發現學習,不是只有在教室裡!學習,不能只從課本開始學!


學習包括同學、老師、鄰居所在的生活環境跟互動!



在后里我第一次看到稻田,走在田埂上,媽媽會唱: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我就開始順著母親的歌詞找牛、找農夫,可是歌詞內容跟現實對照好像並不完美,因為真正踏在腳下的田埂又溼又滑,我又去找自然課本了解稻田的採收期……這樣的學習對照到英文歌的歌詞上也與生活有很多相關。從聽歌到了解歌詞,然後體會意境,這部分在我到英國去唸書時,幫助我很快可以融入當地的文化。



看中文電影也有英文歌,像「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裡的英文歌詮釋當時美軍駐台的背景,了解當時台灣有些生活模式很美式,藉由電影中的英文歌看到台灣的過去。目前在台灣學習英文的環境幾乎無所不在,從美術館到捷運站等等周圍環境,都有很多英文相關訊息,可是很多人習慣「跳過去」視而不見,應該要化被動為主動,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資源。


以前學英文時,老師會叫我們照鏡子,但有時也不知道要照什麼。有一次我在漱口時觀察到口腔發出聲音的變化,我讓聲音來幫助我記憶而不是用背誦的。學習用口腔的開闔以及聲音來幫助記憶是主動的學習態度一。


我們過去學習發音一定要學KK音標,不是像現在的自然發音法,當時我會發明一些符號讓自己看得懂音標,不是記憶而是直接可以反應。嘴巴張大一點就是發o的音,小一點發a的音,我試著去了解為什麼我要背KK音標。在報紙上看不到音標,音標只有查字典才可以讀,KK音標跟萬國音標一個是英國音一個是美國音,但是到了國外口音卻不是音標可以解決的。



學習語言,一定要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著手,是主動的學習態度二!


我從觀察力、聽力、錄製個人有聲書來探索英文,高中開始聽ICRT,尤其聽廣告,因為廣告的重複播放率,可以一聽再聽,聽久了連廣告詞都會背,再多聽幾遍更可以模仿唸出更像的口音,從聽的訓練裡找出教自己的方法,是主動的學習態度三。


另外我開始找補習班,一家一家去試聽,要找到適合自己喜歡的補習班,最後我選了一間招收不同工作領域的學生的班級,上課之後發現大家補英文的動機、方向不一樣,有的要出國、有的為工作,每個人都想在日常生活中把英文應用得更好。義務教育學習的英文只是制式化統一的方向,這個發現讓我更積極尋找出自己的學習法。另外我也找到一些教會有唱詩班、查經班去參加,不用花錢也可以學英文,選擇適合的教學環境,是主動的學習態度四。


當我們英文有一點程度後喜歡拿文章來讀,挑戰自己的識字能力,我的經驗是如果一頁文章有超過二十個單字看不懂就換另一本,最好是十個單字以下看不懂的程度再看。我們通常對知識的渴望高於對知識的了解,請別把閱讀的享受讓查字典給干擾了,否則永遠學不好,會殘酷發現自己的程度永遠有落差。進階性的閱讀,不必要先挫折自己,這樣才會有第一本、第二本、第三本……認識自己的程度,是主動的學習態度五。


在高三時我發現自己的英文聽說能力很差,但讀寫能力很好,我開始用其他的方法。


我把課文背起來,並且整理名言格言來背。我鼓勵學生找名言來背,絕對有相當程度的幫助,但除了背誦之外,你要感受文字才會有意義。我對英文文字有感情是透過英文歌詞,歌詞裡的故事讓我跟著一起情緒起伏,加上唱歌的歌手來詮釋文字,讓文字活了起來,也讓我對文字有深刻的感受,隨著感受來了解口語的應對。感受學習的內容,是主動的學習態度六。


如果你目前是自學英文的程度,先養成自己喜歡或可以接受的習慣,有人喜歡隨身背誦字卡,但持續不久,因為根本沒興趣。我自己先從聽別人說話開始,然後說給家人聽、說給同學聽,並且訓練觀察力,再從觀察力去了解聲音與內容的關係。


在后里時競爭少,學習很快樂。英文程度不錯的我可以教同學,每次重複教了兩三次之後,我更喜歡當英文小老師,從一人學習變成團體學習,這種學習跟目前時下很多媒體教學不同,因為我們是有教有學,互動的管道暢通,就好像我們擁有一本「知識存摺」,我存放一點知識進去,同學也會存新知進來,錢滾錢,利滾利,團體學習也是我另一種自學方法,這樣的收穫很像我在小學時課後自創讀書補習班。營造分享學習的環境,是主動的學習態度七。


自學中有一項很重要的經驗就是:模仿的過程。


小時候看媽媽熬湯,我看到湯頭不是透明而有顏色覺得很好奇,我也想跟媽媽一樣煮出有顏色的湯,於是放了醬油,可是嚐起來味道不對,原來因為媽媽把炒菜剩下來的油料當作湯底來用,所以顏色不一樣,我自己透過實際操作,雖然「顏色一樣,但是味道不一樣」找到了答案,這就是珍貴的模仿過程,也許時間會有快慢,但一定可以找出其中的差別,學習也是如此,一定會找到出路,這過程絕對無法紙上談兵。


有時候所有人的希望可能會是我的噩夢,就像大家都在追求高分這件事,對我來說,要讓別人知道我還有希望,就是透過自我觀察來發掘自己的學習樂趣。我自學鋼琴、畫畫、英文話劇,這些表演一開始當然也是來自學校舉辦我才去比賽,而且因為是興趣所以做得很開心;但是當有人批評,或者不知道哪裡可以進步時,也同樣會變成我的噩夢。生怕學習沒有進步的方向,所以我不把目標設定在一百分,只要達到六十分就是我的進步。就算有時退一步也不表示放棄進步,因為目標設定的程度接近真實的我,因為有進步,每次六十分的考驗也節節提升。






新聞報導



《紐時》年度教師   高職女變英文名師



2011 0109

【楊惠琪╱台北報導】來自台灣、目前在美國紐約教新移民英文的楊筱薇,去年3月獲頒《紐約時報》「年度最佳英文教師獎」,創華人獲獎首例;在台灣僅高職學歷的楊筱薇昨回台舉行新書發表會,她說:「我對英文就是有特別的教育偏執狂,用實力證明不是名校畢業生,也能把英文學好。」


創華人獲獎首例


41歲的楊筱薇,在台灣最高學歷是金甌商職(現改為金甌女中)綜合商業科,23歲赴英國留學,靠家人支持和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和碩士學位。7年前到美國非營利組織擔任新移民的英文教師,去年獲《紐約時報》頒「年度最佳英文教師獎」,此獎專頒給在紐約教授新移民英文課程的優良教師,以往都是由英美籍人士獲獎居多,楊筱薇是華人第一人。

楊筱薇昨發表《當自己最棒的英老師》一書,記錄自己學英文的歷程與自創的教學法。楊筱薇說,從小因職業軍人的父親愛聽英文廣播,「每天起床後就是空中英語教室。」耳濡目染下也愛上英文,國、高中成績總是滿江紅,只有英文考滿分。高職畢業後,楊筱薇到美語補習班擔任櫃台人員,抓住與外老師互動機會,後來也成為兒童美語老師,存了一筆積蓄、加上父母給的30萬元赴英留學。


自創生活教學法


楊筱薇以「生活教學法」教導新移民英文,她說,許多新移民來到美國的第一份工作是餐館,因此從餐館可能會接觸到的器皿、食材教起,也會帶學生一起修電腦、種菜,甚至一起走上街頭義賣、抗議,「我教的不僅是英文,而且是教學生如何生存。」

政治大學英文系教授陳超明說,楊筱薇在台灣僅有高職學歷,但靠著苦學把英文學好,證明學英文這條路是「英雄不怕出身低」。



楊筱薇 小檔案

年齡:41

學歷: .金甌商職(現改為金甌女中)綜合商業科 .英國賀福郡大學(Hertfordshire University)藝術系學士 .英國帝蒙佛(De Montfort University)教育研究所碩士

現職:美國非營利組織「大門(The door)」新移民英文教師

榮譽:2010年《紐約時報》年度最佳英文教師獎


資料來源:楊筱薇






2011.01.08楊筱薇《當自己最棒的英文老師》新書發表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