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心臟外支架或搭橋手術毫無必要:看看中醫怎麼治


文章轉載自:鄭智城的博客

 

心臟外支架或搭橋手術毫無必要

:看看中醫怎麼治
 

文◎鄭智城

 

2011-08-06
 

心血管發生堵塞,自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藥物把堵塞之物疏通,這就好像廚房廁所的水管堵塞,首先用強力腐蝕劑把堵塞的垃圾清除,而不是考慮用器械把那些個水管擴張撐開,或者做個管道繞道工程。如果水電工建議你這樣做,你會罵這水電工是想賺錢想瘋了。但是碰到心血管堵塞的時候,人們卻接受這種思維是科學的,你看“科學”這兩個字有多麼大的迷魂效果?直接就把人的智力降低了。

 

有個西語裔女子是我的病人,她不但自己看病,還整天帶她的朋友過來。有一天她帶朋友來看病的時候,說自己的心好像“在皮膚肌肉或衣服之間”,我一時聽不明白,因為這女子的英文不太靈光。再問她具體怎麼回事,反覆說了幾次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金匱要略裡說的是心懸證,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心裡空空的,懸掛在半空,很不踏實的感覺。

 

這個西語裔女子還很奇怪,不喜歡中成藥的藥丸,只喜歡煎草藥喝湯藥。於是我給她配了一個很簡單的藥方,桂枝,枳實,然後叫她自己配生薑。五小包,輕飄飄的。

 

過了兩個星期,這女子又帶朋友來複診,我問她心臟感覺怎麼樣?她說,好了,沒事了。中醫就是這麼快的。

 

這個藥方的意思是,桂枝擴張心臟動脈,增加血流輸出供應肢體,枳實把堵塞的血管強力疏通,生薑是輔佐前兩位,同時也把心臟的冗餘積水排除。

 

如果是看西醫,估計西醫把這病人轉介給精神科醫生。

 

我父親今年初冬天的時候,曾有一次嚴重感冒並導致心臟梗塞。症狀就是胸悶氣短憋氣兼難入睡。西醫建議他做心臟支架或搭橋。我極力反對。後來家裡人耐不住熱心救人的西醫好說歹說,同意去做。據說醫生每天做這些手術好像玩兒一樣,根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且也根本就不叫手術(Operation),叫做“Procedure”,中文也不知怎麼樣翻譯好。

 

我還是極力反對,於是趕緊給我爸煎了一劑藥,瓜蔞薤白散加遠志。很簡單的三味藥。給他服用後,沒過多久,我爸吐了很大一口濃痰出來,然後睡了一大覺。醒來後他說,從來沒有睡得這麼好這麼香。當天傍晚做那個好像玩兒似的心臟支架“Procedure”時,醫生竟然很驚奇地發現他心血管通暢,沒有什麼明顯堵塞,心臟專科的幾個醫生討論了一會兒,決定不需要給他做這心臟支架。最終很遺憾地把他從病房送出來。

 

為什麼我爸出現了明顯的心肌梗塞症狀,心血管卻是暢通的?這就是因為他之前吐了一大口濃痰出來。堵塞他心血管的東西其實就是這些濃痰,讓他胸悶憋氣失眠的也正是這些濃痰。一旦這些痰驅除之後,自然就血管通暢,睡眠倍兒香。我爸以前總是很怕室內空氣稀薄或渾濁,總是要開窗開門通風,總是想某天去海邊沙灘吹吹海風,呼吸新鮮空氣。我現在才明白,原來這都是痰作怪。

 

遠志這味藥的作用是“利九竅”。這其中就包括了心竅了。

 

很多病人都要經常吸氧,總是要隨身攜帶一個氧氣瓶,比如說中國著名的圍棋國手聶衛平。這些人其實也就是痰做怪。只要祛痰的藥一下去,把痰吐出來,胸膛馬上豁然開朗,呼吸順暢。哪裡需要那個笨手笨腳的氧氣瓶?為什麼只知道給病人供應氧氣,而不是想辦法把堵塞的東西去掉呢?為什麼只知道給病人裝心臟支架或搭橋,而不是想辦法把堵塞的東西消解掉呢?真的不明白。

 

 

 

 
 
 
 

甲午年家族發心祈請【南無阿彌陀佛】為台灣消災解難


甲午年家族發心祈請【南無阿彌陀佛】
為台灣消災解難

 

 

祈請【南無阿彌陀佛】為台灣消災解難迎佛增祥 
 
 

祈請 阿彌陀佛及清淨大海眾菩薩為台灣消災解難迎佛增祥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轉貼】驚蟄


文章轉載自:蘇明達的FB

 

【轉貼】驚蟄 

文◎蘇明達 中醫師

 

甲午年丁卯月,201436日交節氣「驚蟄」。

 

雖然二月的連續冰雪急凍十分令人意外,節氣天候的變化大致上是與去年雷同,只是幅度更大、打破更多記錄,早春寒熱變化一向相當劇烈。整體看今年仍是偏熱而乾燥,去年一過春分就直接跳到夏天,不知今年是否也一樣?

 

228當天的炎熱,很容易讓人忘了高山上未融的積雪,帶寒氣的山風,三月的天氣仍是冷熱往來溫差大的型態,平地都市容易燥熱,如果空氣對流不好,塵霾的危害會更加嚴重。

 

近日身體的問題聚焦於呼吸系統與腸胃疾病,許多人可能感同身受,咽痛、牙齦腫、腹脹、咳喘、流感是最近惱人的問題,並且顯然仍是最近的焦點。而現代人生活緊張睡眠差,手機不離常低頭,腦神經相當緊繃亢奮,面對變化劇烈的環境氣候,往往難以適應。

 

驚蟄時臟氣以膽為強旺,植物生長加速,人體組織細胞的修復生長也很快,生理機能也活躍。春天往往是過敏好發的季節,但所謂的「過敏」其實是正常自然的本能,免疫力差的人反而不容易過敏,失控的過敏才是病態。現在對於過敏的治療往往過於強硬求快,只是去壓抑過敏反應,恐怕也會壓抑免疫力。為何過敏會失控?神經的反應為何不穩定?背後其實都有相對的原因。

 

也可以用同樣觀念看待腫瘤,會長腫瘤基本上生理機能是旺盛的,但是太過集中在某些位置,只以毒殺的療法去抑制腫瘤,固然是不得已而相對有效,也怕連好的機能都打壞。雖然醫學一直在進步,但仍需保持體能夠強或搭配其他支持療法比較能有好結果。如何做到使毒藥的傷害不擴大,強旺的機能被引導回正常的免疫而受控制,有許多可行的方法,而個人的生活起居心念,維持規律與安定,也是重要的關鍵。

 

「生命會自己找出活路」「生命不會虐待自己」,疾病的呈現,是身體自救的反應,病徵的隱藏,很多是生理機能的不反應,疾病的演變,都是順勢自然而成,身體也會不斷嘗試找出活路。天地間並不缺存活的條件與能量,看三月一到,潛藏避冬的萬物都會自然被喚醒成長,如何順勢「驚」醒沈睡的生命力,恢復健康,趨吉避凶,醫學還有無限可探索的空間。

 

驚蟄到春分間下腹不舒服的情況可能比較多,不宜久坐不動,褲子宜鬆不宜緊,透氣好比較舒服,春光明媚時不妨出門踏春聽鳥,拈花惹草,說走就走,到了熱火朝天的夏日,說不定就提不起勁了。

 

 








【轉貼】症狀變化百態,皆夢幻泡影


文章轉載自:李璧如醫師的FB
 

 

【轉貼】症狀變化百態,皆夢幻泡影
 

文◎李璧如 中醫師 

 

*排寒實證錄:症狀變化百態,皆夢幻泡影
 

Q:幾小時前我突然有症狀,起床時,後腰椎疼痛無法直立行走,接下來下腹痛到快昏過去,在床上打滚,冷汗如雨下。剛剛總算走了,近2小時卻像一天那麼長,我剛剛好害怕,真的好怕。可是結束後,擦擦汗,換了衣服,到客廳看電視,卻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

  

我想到您以前分享的案例,忍住不敢告訴家人,怕他們送急診,您說得對,我的分享不能太早給,還不知後面有什麼。我會加油,謝謝您給我這個機會面對自己的身體。

 

A:正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Q:昨天整整燒一天,天啊~真的生不如死不誇張,整個眼睛耳朵超熱超痛,全身痠痛,超痛苦的,今天稍微有一點點小精神了~

 

又燒了,可是有一次比一次輕鬆,只是咳嗽變超嚴重,吃什麼都咳到吐,太可怕!昏厥去~抱病回報狀況~

 

有種特務的感覺~我。。。到底在幹嘛?明明就超不舒服的,還跟醫師拉塞~

 

我昨天真的懷疑我快死了,都開始交代遺言了。。。太不舒服~

 

A:交代遺言的又不只你一個,就說排寒生不如死~你總算經歷了,加油加油!

 

Q:今天總算好多了,昨天燒退了,但整個胃都在痛,吃東西馬上就吐,且不吃也會痛。忠實的呈現蝦子狀躺在床上。噗~

 

來仔細形容一下,發燒時的感覺~第一天發燒的時候,感覺眼睛開始微痛,頭很痛,然後我就睡覺,睡到一半,突然耳朵開始痛,眼睛也開始痛,全身關節又酸又痛,肌肉也痛,腰酸痛,完全沒有辦法彎身體~

 

有的時候耳朵還會出現像一根針插進去,突然尖銳地痛三四秒鐘,那根針有時插到耳朵裡,還會攪一攪,讓我痛到叫出來~噗~

  

這幾天一直在昏睡,進食又會吐,也可能順便把脂肪一起燒掉。這次瘦了5公斤,意外的收穫!

 

A:痛,是寒氣作用的特質,寒主收引。誰叫你以前搞爛自己的身體,這總要還的。這次全家都發燒,全家福發燒記,你是痛苦型,小孩是快樂型~噗~

 

6/Mar./2014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中醫養生護嗓 讓你有好聲


文章轉載自:大紀元電子日報。生活:健康養生
 

 

中醫養生護嗓  讓你有好聲 

文/林貴(中醫師) 

 

20140304
 

人們呼吸空氣、吃食物都必須經過咽喉,且人身十二正經,也都經過此部位。如果咽喉部周圍的經脈運行不通暢,就會引起咽喉各種不適的感覺,如咽喉乾、咽喉癢、咽喉痛、咽喉生瘡,以致聲音不出、聲音嘶啞等。

 

嗓子不適的原因,在中醫觀點認為是經脈不暢。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經脈篇提到:「足少陰腎經,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由於經脈所過,所以腎經之病常在喉嚨部位表現出症狀,見到喉嚨部位病症,首先考慮的是從足少陰腎經論治。

 

中醫古籍《傷寒論》,少陰咽痛有五種證型,有輕重之分,輕者不腫,重者必腫,不但腫而痛楚不堪,必兼有外邪,分別敘述如下:

 

一、邪熱客於足少陰腎經,輕者「咽痛不腫」:可用甘草湯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生甘草,能制腎水越上火,解毒清熱。

 

二、邪熱客於足少陰腎經,「咽乾紅腫熱痛」:飲食不利,煩渴喜飲,舌紅苔黃,面赤身熱,方用桔梗湯,組成有桔梗與甘草,桔梗宣肺開結,除寒熱療咽痛,服甘草湯無效時,加桔梗清熱消腫。

 

三、足少陰腎經陰虛,「虛火上擾」:主症為下痢咽痛,舌紅少苔,脈細數,或聲音嘶啞,胸悶,心煩,下利傷陰,故陰液不足,導致虛火上循足少陰腎經,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而咽痛,可用豬膚湯,清熱潤燥,滋腎潤肺。

 

四、邪熱客於足少陰腎經,「虛火上鬱」:主症為咽喉生瘡,聲音不出,聲音嘶啞,舌紅,脈細數,用苦酒湯清熱解毒,斂瘡通聲。

 

五、邪熱客於足少陰腎經,「陽鬱化火」:主症為咽痛,聲音嘶啞,喉嚨間有痰涎,並伴有惡寒微熱,氣逆,苔薄而潤滑,脈浮,可用半夏散及半夏湯,溫散寒邪,利咽止痛。

 

嗓子不舒服   試試這些食療方

 

名醫張仲景治咽痛五方甘草湯、桔梗湯、豬膚湯、苦酒湯、半夏散及半夏湯,雖然同是治咽痛立方,但輕重有別,而且除了治療慢性咽喉炎外,其應用範圍甚廣,如能把握主證,隨證加減必能有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介紹二道好用,且用途極廣的的止咽痛食療方:

 

1、豬膚湯

 

組成:豬膚(豬皮)1斤。

 

【煎法】上一味以水1斗,煮取5升,去渣,加白蜜1升,米粉5盒,熬香,和令相得,溫分6服。

 

臨床參考用量:豬皮(去毛)60克,以水煨湯成膠凍,取湯,加入白蜜,炒焦米粉15克,和勻,一日6次溫服。平時可用豬膚湯做成凍膠,切塊取用,溫開水送服。

 

功效:清熱潤燥,滋腎潤肺。

 

主治:咽痛、聲音嘶啞、胸悶、心煩、下利。

 

方中豬皮,性鹹寒而多脂,故能滋腎水清虛熱潤燥肄;米粉,甘緩和中,養陰滋液,扶脾止利;白蜜性甘寒,能潤肺生津,清上炎之火而利咽,三味如法煎製,即用豬皮,扶米粉,和白蜜,合成稀糊,溫服,以達滋潤清解,止咽痛。

 

本方對音啞無腫,煩熱咽乾,體倦腰痠,睡眠少,耳鳴,舌紅脈細,足少陰腎經陰虛,虛火上擾之症效果佳。豬膚湯臨床應用範圍甚廣,除了屬肺腎陰虛,虛火上擾之症外,對於陰虛如腎陰虛,脾陰虛,所引起的紫斑症,牙齦出血,驚悸失眠,頭暈乏力,少食倦怠之症,有其療效。

 

2、苦酒(米醋)湯

 

組成:半夏(洗,破如棗核)14枚、雞蛋1枚(去黃,內上苦酒,著蛋殼中)。

 

【煎法】上二味,內半夏苦酒中,以蛋殼置刀環,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臨床參考用量:制半夏(半夏的炮製加工品)10克、水一碗約煎20分鐘,去滓加米醋(苦酒)60毫升,加入雞蛋白一枚,攪拌成蛋白湯,少少咽之。

 

功效:清熱解毒,斂瘡通聲。

 

主治:咽喉生瘡、聲音不出、聲音嘶啞、舌紅。

 

方中半夏辛溫滑利,滌痰葭結,消咽之腫痛;雞蛋清潤燥利咽,並具有養陰清虛熱,解毒發聲之功效;苦酒斂瘡消腫。當半夏得雞蛋清,有利竅通聲之功,半夏得苦酒,辛開苦泄,以加強刼涎斂瘡之功,服法少少咽之,以使藥物直接持續作用於患處而提高療效。

 

本方對邪熱客於足少陰腎經,虛火上鬱,水虧於下,少陰腎經熱邪,循經上沖,灼傷咽喉生瘡,以致聲音不出,聲音嘶啞,舌紅脈細數療效佳。

 

保護嗓子  從小地方做起

 

保護嗓子,生活的飲食習慣上也是不容輕忽的,最好少吃寒涼食物,尤其是冰涼的冷飲,以及辛辣、炒炸易上火的食物,如蠶豆、花生、薯片、泡麵等,並建議多喝溫開水。另外,睡眠要充足,盡量別晚睡,子時至丑時(晚上113點),是肝膽經排毒時間,一定不要錯過這個睡眠時間,才能有充足的睡眠。

 

揉壓三穴位  幫你止喉痛疏肝氣

 

養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維持身體氣、血、經脈的通暢,以下幾個穴道很適合喉嚨不適時,按壓緩解以及平時保養的重要穴位。

 

A、太蹊穴

 

為足少陰腎經之原穴,氣血所注之處,經脈所至,主治之所及,平時可按壓此穴,能有效護嗓,預防咽痛之功效。

 

取穴法:內踝後緣與跟腱內側前緣之間凹陷處取穴。

 

按摩法:用拇指按壓太蹊穴,重壓1分鐘,再輕揉,做3次(共約5分鐘)。

 

B、太衝穴

 

足厥陰肝經之原穴,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鬱,故凡因肝氣不舒,按壓太衝穴,可舒肝理氣,肝為腎之子(水能生木),肝經經絡疏通,氣旺血行,有助腎經經絡氣血之運行。

 

取穴法:在足背,第一、二趾之間, 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取穴。

 

按摩法:用拇指按壓太衝穴,重壓1分鐘,再輕揉,做3次(共約5分鐘)。

 

C、耳尖穴

 

經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者,腎之官也」,耳不但與經絡循行有關, 並且通過經絡與臟腑關係密切,風熱所引的喉嚨痛可按壓此穴,可使咽痛緩解。

 

取穴法:在耳尖上。

 

按摩法:用拇指與食指相對,連續提揉耳尖36下,反覆34次,可使咽痛緩解。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轉貼】流汗排寒排情緒,讓陽光吸引陽光


文章轉載自:李璧如醫師的FB
 

 

【轉貼】流汗排寒排情緒,讓陽光吸引陽光
 

文◎李璧如 中醫師
 

 

*病患答問錄:流汗排寒排情緒,讓陽光吸引陽光
 

Q:上星期排寒至今已10日,前兩日睡前發寒,只醒一次,第三天上手臂外側一直發冷,接下來一星期都是每晚醒來擦汗,睡著又流了滿身汗,一個晚上好幾次。

 

白天都沒狀況,但是晚上睡覺就全身發熱,滿身大汗,一定要用毛巾擦,覺得棉被又濕又重,都是我排的熱氣和濕氣。

 

我今晨做了一件事><。這排寒狀況就像「溫水煮青蛙」,沒有發燒強烈一次到位,每晚總是熱流過身,前胸後背四肢全濕,我忍不住把棉被打開一小縫,想讓濕熱之氣散掉,我還做了3次;結果今天起床整條脊椎僵硬,肩膀和頸部痛死了。

 

雖然流汗沒吹風,但腠理全開,可能這冬天的寒氣還是進入體內了,我嚇死了,只能沒事躺在床上休息,否則動輒得咎,到了晚上洗熱水澡才好些。

 

去年一月我也有過這種排寒情形,大約持續三星期,我想可能會再持續幾天吧。前兩日耳鳴三天,今天也沒事了。另外就是有些地方痛一下,過了就好。唯一覺得難過是每晚總睡睡醒醒的,不過我知道撐過去就會好了。^^

 

A:流汗是在排寒氣呀,發燒跟流汗是較快、痛苦較少的排寒方式。一個鬆綁的身體,是真的可以自行運轉的,即使已停藥一長段時間。

 

Q:昨夜仍流了一夜的汗,今天後腦及肩膀還是很痛,昨天頭都快抬不起來了,以前有瘀傷的地方會刺痛幾下,真的還是翻舊症。比起其他人,我好像還是小菜一碟。

 

同時也排些情緒,但我真的很幸運,先生會跟我說說話,給我鼓勵。

 

最明顯的是,今年過年我很開心,我比較能跟婆婆說話了,知道如何應對,也透明看待她對我們的心,我學著接受,雙方都很高興,謝謝妳^^

 

A:排寒真的不舒服,排情緒方面,是很辛苦的清理,最終會是很棒的正向循環,人生該如此,陽光吸引陽光,謝謝你讓我知道這些。

 

Q:我仍會排寒流汗,流完汗後起床,身體會舒服些,經過快兩個月了,持續不斷流汗,我才知道身體寒氣那麼重啊!有經驗後,我在睡前就先裹大浴巾在身上,這樣半夜不用換衣服,換衣服時挺冷的,大浴巾吸汗能力強很好用。

 

2/26我婆婆拿了大白菜、生香菇和蘿蔔糕,我吃了以後胃痛至今,這些寒性食物已加薑炒過仍是冷性的,我找不出原因又很難過,只好吃些之前留下的藥。

 

前天夜晚還有嘔吐,但只嘔出很多空氣。也是前天下午,右腳大拇指外側突然抽筋,後來才發現烏青,我沒撞到~~只能解釋也是排寒的一項吧 (因為最近排寒還重翻足底筋膜炎舊症,但排寒的痛和以前的痛不同) 那我是不是都不能吃這些東西了? 還是這陣子先不要吃呢?

 

但排寒讓我覺得身體比10年前好很多,感覺血氣漸漸上升,身體暖和起來,尤其最近一個月,我大腿肉變多了,體重沒變但豐腴起來,有時感覺比較疲倦,我就多休息睡覺。

 

A:嘔出很多空氣~是寒氣。

烏青,我沒撞到~是排寒無誤,發陳傷。

比較疲倦,是自動關機,強迫休息,體氣上來才會如此。

反正均衡吃,寒性食物是要小心些,量不要一次吃太多或短期間內頻繁吃相類的食物。

 

3/March/2014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恐怖的蜂窩性組織炎


文章轉載自:新紀元週刊3662014/02/27

 

恐怖的蜂窩性組織炎
 

文◎華景珍
 

2014-02-27
 

那天來了一位胖胖的小姐,她在我前面坐下來,還沒等我診斷她有什麼問題,便開始憂心忡忡地訴說她生的病。

 

「我已經上網查過了,無論怎麼看,我這隻腳就是蜂窩性組織炎。」她把右腳放在小板凳上給我查看她的小腿。她下半截小腿紅通通的,摸上去還滾燙滾燙,伴隨劇烈疼痛,整條腿也因腫脹繃得緊緊的。

 

我心裡想:「這應該是中醫說的無名腫毒吧!」她這個毛病在瘡瘍門裡,屬於「實症」、「熱症」,是有餘之症。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看她那麼擔心的樣子,我安慰她說:「這個不太嚴重,不會很難醫,不用擔心。」

 

誰知我的安慰語完全不起作用,她就像沒聽見似的,自顧自地訴說她的經歷:「我以前的同事,現在在xx醫院當護理長,我用手機拍下照片傳給她看,她很緊張,叫我馬上去住院,說不用懷疑,這一定是蜂窩性組織炎,很嚴重。」我以為她被網路上看到的相關文章,像「小心!小傷口,可能危及人命」這類話嚇壞了,才會過度焦慮。

 

事實上她那麼擔心是有原因的。她和那位口中說的護理長及另一位女孩,以前是非常要好的同事。那位女孩的父親曾經得過蜂窩性組織炎。因為家裡人丁單薄,沒有人幫忙。所以,她和那位護理長全程協助好友父親的住院、照顧事宜。

 

「醫生,妳知道多恐怖嗎?我朋友她爸爸的腳,三天就腫到大腿根,醫生說要截肢。好不容易才留下那隻腳。從發病住院到出院回家,前後兩個多月。」哦!原來有實際的經驗,才讓她那麼憂煩。

 

我告訴她:「沒那麼嚴重,過兩天你就可以去上班了。」她在一家超市當店長,工作時經常要蹲下來,處理貨架上的東西。她搖搖頭說:「不可能,我的腳這麼痛,都蹲不下來,怎麼能上班呢?」她兩隻手抱著痛腳的大腿,一副唯恐失去的樣子。

 

像這類無名腫毒的病因通常在內臟,屬於「溫病」的範疇。「傷寒病程緩,溫病病程快。」果不其然,三天就腫到大腿根,嚴重到要截肢保命的地步。因此有個名醫說:「傷寒汗不厭早,下不厭遲;溫病下不厭早,汗不厭遲。」就是因為溫病速度太快,所以一開始就要用瀉下之劑,趕緊把體內病毒排掉。

 

因為溫病是火熱之毒蘊積而成,生病時經常是全身性的,伴隨發高燒。治療的原則說明了,即使發高燒也不可以輕易去發汗退熱。因為發汗會導致體內水分流失,那火熱之毒缺水制約,病勢就會更猛烈、更危險。

 

經過診視,這位小姐心、脾、腸、胃皆熱,有便祕傾向。這不是很容易治療嗎?雖然過程有點反覆,但是真的很快就去上班了。她把治病過程用手機拍下來,發給護理長朋友。護理長朋友說:「難以相信!這樣輕易就能治好蜂窩性組織炎。等她的主任醫師外出開會回來,她要把照片拿給她看。」

 

事實勝於雄辯,這樣簡單的病,要住院兩個多月,還差一點丟掉一條腿,變成殘廢。我突然心疼起健保給付的費用,那可是老百姓的錢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