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轉載】無疆的教室


文章轉載自:KidKidding 孩子。愛玩。笑

 
 

【轉載】無疆的教室
 

文◎KidKidding

 
 

2013-04-13

 

推動全台「家長參與教育」的「愛你一輩子守護團」,經過 2A 學校輔導主任的推薦,邀請到「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郭駿武老師,和基隆的家長分享《打造孩子的學習力》。

 

 

郭老師是標準「教父」,親自教養孩子。

 

 

一年半前,他們夫妻帶著孩子「小寶」,推著 2 台娃娃車,以 93 天的時間沿著台灣海岸線徒步環島 1198 公里,成就了「 大腳小腳,走讀台灣 」的故事,也使得 4 歲的「小寶」得以在父母的教導之前,親身體驗了許多事物(據郭老師的分享,包括:豬舍、雞寮、…. 的味道,鋪柏油、綑綁花生作物、…. 等),拓展他的視野。

 

 

好的演講,我應該藉此提昇自己的廣度與深度。早上,郭老師就從「 大腳小腳,走讀台灣 」的故事開始,帶領我們想想教育的歷史變化與環境的差異。

 

 

我勤於筆記,不過,我放棄清單式的教條,改以自己的體會,由巨觀到微觀,把筆記重整為一套脈絡可循的架構:

 

 

教育環境:

 

 

架構:

 

強架構:多數學校以「管理」思維設立各種規定,要求每個孩子行為表現一致。由於重視績效,所以會有查驗措施。孩子為了避免犯錯,心態上會極度小心謹慎,力求遵守規則,因此較少突破、挑戰。

 

弱架構:森林小學包容不同、有彈性的做法,沒有那麼多規定,孩子得學習自己處理人際、生活、…. 的問題,因此,孩子有比較多嚐試、探索的機會。

 

課程整合度:

 

傳統教育是切割、區隔各種課程,孩子看不到學習的全貌。

森林小學的教育是從一個點四散延伸出許多相關事物,孩子能看見比較廣的面,也能建立更多連結。

 

 

教育觀:

 

 

昔日:以前的教育要讓學生背誦、記憶最多的知識;因此,我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大多數在小時候就被強逼念書而消磨掉了。

 

斬斷教育對我們這一代教育思維的惡性循環 (威權、填鴨、管理),不逼孩子唸書,讓孩子保持高度的學習動機才是重要。

 

今日:教育是要孩子保持不斷學習的熱情,能自主思考、有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才能創新。

 

 

親子關係:

 

 

昔日:我們出生、成長的年代正值戒嚴時期,社會習以威權、高壓方式單向溝通,包括教育也是填鴨式的管理,多數人都接受了考試、升學這項唯一價值。而且,當時經濟正在起飛,全民都在拼經濟,難免疏於經營親子關係。所以,我們這一代和上一輩很可能是最親的陌生人,明明是親子,兩代之間卻存在彼此不瞭解的鴻溝。

 

今日:我們這一代都很疼愛子女,平時大都能夠雙向溝通,不過,一天裡固定幾個時間點屬於親子戰場,包括:早、午、晚餐、起床、睡覺、洗澡,學齡之後加上寫功課。

 

睡覺:我們可以在睡前和孩子說故事、說我們的故事 (不是豐功偉業,而是我們的喜怒哀樂),讓孩子了解父母不是偶像,也有感情。

 

起床:起床前可以提早輕觸孩子,讓孩子進入半夢半醒的狀態,然後說:「再讓你睡 10 分鐘,好不好?」;10 分鐘後,叫孩子起床,並問孩子:「你想想早餐要吃什麼?」,讓孩子動腦筋思考,他就能自己清醒。

 

寫功課:

「你作業寫完沒?」是以管理檢查的思維的二分法問題,孩子只會簡答。

「今天有哪些作業?」則是一種聊天、互動的開放性問題,孩子容易接受,也能練習表達能力。

 

學習的絆腳石:強迫、恐懼、否定、標準答案。

 

強迫:孩子不喜歡學習、寫功課、洗澡,恰恰都是來自父母基於檢查成效而不斷強迫的管理觀點。(如果強迫孩子玩電玩後一定要交 500 字的報告,幾天之後,孩子就不會再想玩電玩了)

給標準答案:孩子就會習於接受威權,而不會懷疑、思考、自己發掘事實。

 

 

家庭教養:

 

 

子女數:

 

一個小孩的家庭只需要關注「教育」;

 

兩個 () 以上的家庭除了「教育」,還要關注「政治」(資源的分配)

 

當孩子說「不公平」時,代表孩子在物質 or 心理層面沒有被滿足,需要和孩子討論。

 

孩子適齡學習:

 

0~6 歲、國中青少年階段,是一生變化最劇烈的 2 個時期。

 

3~4 歲孩子缺乏抽象思考,最需要接觸實體的事物,而不是虛擬的 App 或電腦遊戲。

 

5 歲的孩子對空間感很敏感。

 

4 歲孩子開始學習自主,國小階段是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時期。

 

照顧孩子的身心:

 

心理層面 (不安、討愛)

 

打罵是一種威權,會使得被打的小孩產生「打罵」與「安全感」的連結。

 

以前曾經打罵教養的父母,應該好好地對孩子道歉,既可修復親子關係,也可當孩子的行為典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孩子為了討愛 (被愛的需求沒有滿足),可能刻意去做會遭受打罵的行為,以引起注意。

 

生理層面:

 

促成孩子過動、注意力不足的因素:睡眠不足、過度甜食 (巧克力、速食)

 

少吃甜食、速食,放學後讓孩子去跑跳運動,對孩子的生理有益。

 

大量、單一的聲光刺激 (電玩思考) 會造成前額葉的萎縮;

 

運動則可以使前額葉回復,例如:需要瞬間集中注意力、運動神經協調的丟沙包;需要瞬間集中注意力、團體協調合作的棒球。

 

其他教養思維:

 

做一個智慧的父母,要有勇氣宏觀思考,跳脫主流價值。

 

外界事物很緊湊,我們的親子生活卻可以緩慢,讓孩子可以從容地學習、思考。

 

「學到」 vs. 「學會」並不相同,父母如果從績效角度來看,那就只看到「學到」,而不是孩子真正「學會」的事情。

 

親子間誰做決定,就是得負責任的人。

 

常對孩子說「我幫你….」、「我協助你….」,孩子會了解這是他自己的責任。

 

不對孩子說負面、打擊的話,例如:「你看吧~我早就告訴你OOO,你就不聽,果然….」,可以改為遊戲方式引導孩子自己負責完成事情,也培養孩子的自信。

 

允許孩子在面前嚐試危險的事情,讓孩子有練習的機會;否則,孩子沒有練習,但會在背後偷偷嚐試,反而更危險。

 

記錄自己和孩子之間有趣的對話,不但是重要的記錄,也能幫助父母自己思考和孩子的互動。

陪伴孩子快樂學習:愛智的生活:閱讀、運動。

 

 

家庭作業:

 

 

「自認在孩子心目中是什麼樣的父母?優、劣各寫 5 項。」,再與孩子一起檢視、交流。

 

 

教學經歷豐富的郭老師,把教育的時間變化(昔日 vs. 今日)、空間差異(一般學校、森林小學)進行對比,讓家長們能夠宏觀地了解現代教育的優點與問題,這是學理上的收穫。

 

同時,郭老師點出家庭可能出現的教養問題,並依他的教養觀分享實務經驗。我從中學到一些技巧,中午就開始對 2A「施法」,想要進一步鞏固我們的親子關係~ ^^

 

 

即使演講過了中午,結束前仍出現了兩個大問題:

 

一是「大腳小腳,走讀台灣」過程中,小寶的學習是出自他的觀察、體驗?還是郭老師夫婦的教導?

 

郭老師舉出兩個實例:四歲的小寶有不少先於認知的學習,例如:他聞到空氣中飄著「奇怪」的味道,由於不知那是豬舍的氣味(原來,他還不知道那是大人所認知的「臭味」),所以他沒有摀著鼻子。年幼的他就能靈敏地區別豬、牛、雞、…. 不同動物的氣味。

 

小寶還曾獨自參與花生採收的工作,這些超出日常生活的體驗,都擴大了他的視野。

 

所以,父母不提供標準答案、不限制孩子的想像,孩子也會發展出自己的學習方式,自發地發掘答案。

 

另一個問題是「共學教育」如何融入台灣的教育制度?

 

在「共學教育」問題上,郭老師以一名國中、小自學,高中赴外就讀,現在日本大阪讀大學的學生為例,鼓勵家長們把視野延伸到全世界,學習有很多可能性,不必把孩子侷限在台灣或僵化於單一價值。

 

郭老師在這段 QA 回應裡提出了對教育的宏觀想像,打破了家長們對台灣教育制度的思考習慣。

 

 

我贊同郭老師的教養觀,其中最令我震撼的,則是郭老師的宏觀思維。

 

原來,教室那麼大,不只學校,平常的遊戲、在台灣環島、在全世界的學校,孩子都能學習,只要家長抱持開放的態度,不畫地自限、不抑制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孩子對自己負責,她/他們自會發展出適合的學習方式~

 

 

附註:這場演講有:愛你一輩子守護團、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 等團體參與,稍後,我將再深入了解,也希望能為孩子的教育再多付出一些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