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台灣新生報〜中醫藥新聞
脾胃氣血虛、頸肩循環差也會眩暈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08/20
頸肩部循環差也可能造成眩暈。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傳統醫學認為,「頸肩循環差」所造成的眩暈,是由於患者本身氣血虛弱,又因頸肩循環不佳,使得頭部的攜氧量不足。尤其是脾胃虛弱的人,更容易產生。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這類眩暈問題,在中醫可歸屬於「痰厥頭暈」範疇。若影響到腦部的機能,有可能造成走路的不穩手抖。好發族群包括:有高血壓病史、高血脂病史,以及糖尿病病史。或者是頭部、肩頸動脈循環不佳者。體質氣血虛弱,脾胃差、脾氣弱的人較容易發生。
醫師指出,患者症狀表現部分,除了眩暈之外,通常伴隨的症狀很可能會有頭痛、脖子緊、頸肩痠痛,甚至手指會麻,或者是常常反覆的產生症狀。
中醫治療頸肩部循環差的眩暈問題,從氣血補養著手。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治療上,主要可分為氣血虛弱;痰厥頭暈。此外,伴隨症候如手麻、頭痛,可依證以內服藥方加減進行調理。
陳玫妃表示,在中醫認為,此症患者由於「氣血虛弱」之外,通常還常夾雜著「氣滯血瘀」的體質。可用補氣、養血、健脾的藥方,適當地加上活血、理氣的用藥。臨床上可用半夏天麻白朮湯(半夏、天麻、白朮、乾薑、澤瀉、麥芽、人參、陳皮、神麴、茯苓、生薑、黃柏、黃耆),加上葛根湯(葛根、麻黃、生薑、桂枝、芍藥、甘草炙、大棗)。若有出現手麻,治療藥方可用雞血藤、桑枝。出現頭痛,可加上白芷、荊芥、防風。
陳醫師表示,在中醫上的辨證,若是屬於「痰厥頭暈」,這類病人,通常體內痰濕較重,臨床上可用半夏天麻白朮湯。若是明顯的「氣血虛弱」所致,可用聖愈湯(黃耆、熟地黃、人參、當歸、白芍藥、川芎),再加上活血、理氣的中藥,如丹參、香附、延胡索、桂枝。
預防頸肩循環差所造成的眩暈,日常生活保健有何須注意?陳玫妃表示,平常儘量少吃冰冷、生冷、烤、炸、辣、甜的東西,以及較濕冷的瓜類都儘量少吃。可適當加強熱敷頸部、肩部附近,加強該區域的氣血循環作用。
陳醫師表示,穴道按摩部分,包括可按壓天柱穴、肩頸穴、風池穴、太衝穴,促進頭部的循環,改善眩暈的症狀。
藥膳茶飲方保健可準備半夏2錢、天麻2錢、白朮2錢、葛根3錢。用1000C.C的水煮到800C.C。此道藥膳茶飲可舒通頸肩部血管,以及促進頭部的循環,改善痰濕的體質。有助於改善頸肩循環差所造成的眩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