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上觀天,下觀地,中觀人〜任之堂主人博客
青年中醫計畫
節錄〜油麻菜、楊老師來訪任之堂(8月6日)之片段文章
(曾培傑、陳創濤整理)
2013-08-09
接著,油麻菜給大家講“青年中醫計畫”,大家這些民間中醫們,可以常常串串門,串門好,每個人都有十年八年的臨床經驗,有時告訴你一句話,兩句話,你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老師說,是啊,我教學生們的東西很有限,但這些同行們過來交流,對我們的啟發卻很多。這中醫要提升少不了交流。
油麻菜又提到青年中醫計畫裡頭,一個醫生帶十個醫生,十個醫生就可以帶一百個醫生,你的老師怎麼教你,幫你把火點著了,你就怎麼幫別人點,傳給別人,老師點燃你一根火,你再去點燃十根火,這樣大家一人帶幾個很快隊伍就起來了。
老師說,是啊,這選人也重要,我們精力有限,有時教一個愛好者,他只能幫助自己一家人,但教一個學醫者大夫,他卻可以造福一個鄉一個縣,甚至更大,同樣培養二十個人,如果二十個都是愛好者,那影響力充其量就是二十個家庭,以及他們的親朋好友,但如果培養二十個傳統中醫,他便會成為種子,一方面影響更大,另一方面他們又會帶起一批人。
所以現在網上很多人要過來,我拒絕了不少,為什麼?良莠不齊,他們幾個月內心定不下來,什麼也學不到,就學幾個偏方,還不能行醫……
油麻菜也點頭說,是,要省點力量,目的是集中精力朝一個方向去做,人的念頭太散了,就好像千軍萬馬走散一樣,什麼事也辦不成,人這一輩子一生真正就幹一兩件事而已。所以帶人還是要有要求的,擇人而教。
老師說,也不是不教,很多經驗我們都寫在書上,他們有些過來,一問居然連《醫間道》《跟診日記》都還沒看,很多用藥的思路完全是迷茫的。《道德經》《清靜經》也沒有去背,要知道我們是按道家思路來行醫處方的。如果他真的把書看完,按要求搞,再過來,問問題就有針對性了。很多問題我們都苦口婆心的在書本上寫過了。我們發現很多醫生他雖然沒有過來,但看了書,按照書中的思路去臨床去做,反而困惑越來越少,還給我們發來感謝信說,按照書中某某思路,又治好了某某疾病。
昨天有兩個江西的學生過來,說要學醫,我跟他說,看了跟診日記沒有,他們說沒有,我就叫他們花一周先看完,再寫些讀書心得,要不然你一點東西都不瞭解,在診所待了也沒意思。
上次還有山東的農民,他過來想學中醫,說不想種地了。想做這行醫的職業,不想幹農活,我就拿出繁體字版的《金剛經》給他看,就開經偈的開字,我問他是什麼字,他說好像是一個閉字。我就跟他說,你把這《金剛經》上面的繁體字都認熟了,我就教你學醫,你如果連這個心都沒有,我就帶不了你。
確實,現在想學中醫的人很多,但真正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很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