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搜狐讀書網〜《男人養精女人養血》
防病先修心,不做“小女人”
作者:胡維勤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七情最終可以歸為五志,五志與五臟相對應,所以喜、怒、哀、樂往往會影響到內在臟腑的功能。情緒平和安定,氣機就會暢達,氣血才能通暢;情緒波動過大,易使氣血瘀堵。所以想要養生,首先就要學會修心!
許多人看過《儒林外史》,這本書有一節描寫得非常精彩,就是範進中舉後喜極而癲。可能有人覺得這是故事情節的誇張,其實從中醫角度來看,卻是有一定道理的,中醫稱之為“七情內傷”。何謂七情呢?即喜、怒、憂、思、悲、恐、驚。其中悲與憂相似,可以相合;驚也有恐懼之意,所以驚可歸於恐,這樣就成了“五志”,與五臟相對應。
五臟與五志的關係是: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喜、怒、思、憂、恐五志的變化如果過於劇烈,就會使人體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絡阻塞,臟腑功能紊亂,從而引發各種疾病,這就是中醫所說的“七情內傷”。
我們先來說喜。中醫認為,“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也就是說,適當的喜悅能使氣血調和,營衛通利。看那些小孩子,整天都是歡天喜地的,所以他們的心脈完全通暢,古人稱之為“純陽之體”。所以應該經常給自己找些樂子,有句老話叫“笑一笑,十年少”!但是高興過了就不好了。《黃帝內經》認為“喜則氣緩”,“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高興過度,人的精神就會煥散,出現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精神或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很多老年人在大喜後造成中風或突然死亡,中醫稱之為“喜中”。
再來看怒。中醫認為“怒則氣上”。大家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人一生氣,就會手腳冰涼,臉色發青,原因就在於發怒使氣血瘀阻。“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嘔血就是吐血。什麼是“飧泄”呢?“飧”這個字由“夕”和“食”構成,“夕”是傍晚的意思,“飧”指的就是“晚飯”。《聖濟總錄》中說:“以食之難化者,尤在於夕,故食不化而泄出……俗所謂水穀痢也。”晚飯是三餐中最難消化的,吃下去的東西沒有完全消化就排出來,就是“飧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痢疾。為什麼會飧泄呢?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原則,木克土,肝木過旺,脾胃功能就會受到克制。所以人們在生氣後通常沒有胃口,原因也在這裡。
再來看思。“思則氣結”,這裡的“思”既有思念的意思,還有思考的意思。整天在那裡瞎尋思,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就會氣結。氣結,血就會凝,脾胃就會受到影響。
憂悲為肺之志。憂和悲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相對於“悲”來說,“憂”的程度較輕。悲為憂之極,憂傷過度就成了悲。悲則氣消,氣一消散,血運行無力,就會瘀住。張從正的《儒門事親》記載了一個病例,說是有一個人的父親被山賊殺害了,悲痛萬分,便覺心口痛。一個多月後,結果長成了一個大腫塊,疼痛難忍。後來他求救於名醫張從正,張從正學著巫師的樣子,又蹦又跳,結果逗的此人哈哈大笑,胸中的結塊也就散去了。
最後再來看恐。中醫講,恐則氣下。恐為腎之志,大恐就會傷腎。腎氣不固,氣陷於下,大小便就會失禁。俗話說“嚇得屁滾尿流”,就是對恐最真實的寫照。還有人一嚇,臉“刷”的一下就白了,其實就是血液下行的緣故。
從上面可以看出,喜、怒、思、憂、恐這五種情緒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氣血的運行。為什麼女人血瘀的情況要比男人多,就是因為女人比較感性,情緒波動較大,會使氣血瘀堵。血瘀在哪裡,哪裡就長腫瘤。有的女性一著急一緊張,發現月經量也少了,經血顏色也深了,就是因為體內的血瘀住了,這時不能單純地調月經,而是調理身體,調理情緒。情緒一放鬆,月經自然而然就正常了。所以,女性朋友不要整日想著去喝什麼補血液、四物湯之類的補藥,而是學會“修心”,心情好了,氣血就會通暢。氣血不通,補再多也是沒用的。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修心”呢?關鍵就是做到“恬淡虛無”和“精神內守”。“恬淡虛無”是指心胸開闊,將一切都看得很淡,不斤斤計較,這樣體內的精、氣、神就會順暢運行;“精神內守”是指要做到心無雜念,不被外界的俗事所困擾。做到這兩點,那麼真氣自然會“從之”,身體自然安康。別看只有短短八個字,但如果沒有生活的歷練,想做到這點並不容易。那麼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呢?對於一般人來講,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外力來修心。外力是什麼呢?比如琴、棋、書、畫。琴、棋、書、畫在古代稱為“四藝”,以前幾乎是讀書人必修的技藝。古人之所以對它如此看重,就是因為它能修心、怡情。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女性朋友不妨多彈琴、唱歌、學書法,它培養的不僅是您的氣質,還有心情。心情一好,身體也就好了。可能有的人覺得這些太難,那可以繡十字繡,或是在家裡養些花草,心情好便可使肝氣暢達。
血虛則補,有餘則瀉:陰陽平衡是關鍵
氣血在人體經絡迴圈周流,濡養臟腑及四肢百骸,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正如《靈樞•平人絕穀》所言:“血脈和,則精神乃居。”同樣,氣血異常,血行所到之處,皆發生病變,進而影響全身。
《黃帝內經》有“氣血正平,長有天命”的說法。所謂的“正平”,即平衡之意。“平”就是不偏不倚,古人常用此來代指健康的機體。如《素問•平人氣象論》載:“平人者,不病也。”《素問•調經論》曰:“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想要成為“平人”,關鍵就是使氣血通和、陰陽平衡,如此才能“長有天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