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女性屬陰,“心腸熱”方可氣血通


文章轉載自:搜狐讀書網〜《男人養精女人養血》

 

 

女性屬陰,“心腸熱”方可氣血通
 

作者:胡維勤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由於養生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知道了養血的重要性。其實,血不在補而在養。就算補得再多,它瘀住了、堵住了還是沒用。讓氣血暢通起來,就算不補血身體也夠用了。如何讓氣血暢通呢?這就需要“熱心腸”了!

   

 

中醫講究陰陽,《黃帝內經》開篇提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也就是說,陰陽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那麼陰陽是怎樣劃分的呢?凡是具有上升、向外、擴張、明亮、溫熱、興奮、運動、化生等特性的事物屬陽,凡具有下降、向內、收縮、晦暗、寒冷、抑制、靜止、養育等特性的事物屬陰。陰陽學說不僅用來解釋各種自然現象,而且幾乎滲入到醫學中的每一個角落。

   

 

單就人體而言,上部屬陽,下部屬陰;外側屬陽,內側屬陰;體表屬陽,內臟屬陰;腑屬陽,髒為陰;正面為陽,背面為陰。再從大的方面來講,男人為陽,女人為陰。

   

 

為什麼說男人為陽、女人為陰呢?因為男人生性好動,而女人生性好靜。動為陽,靜為陰,所以男人陽氣足。男人的體質一般要比女人好、不易生病,就是因為陽氣足。

   

 

中醫有“女七男八”的說法,也就是說,女人以7年為一個週期,男人以8年為一個週期。《周易》雲:“陽卦奇,陰卦偶。”女人以血為主,屬陰,而七是奇數屬陽;男人以氣為主,屬陽,但他的生理變化卻是陰數八,這是為什麼呢?這叫“獨陰不生,獨陽不長”。也就是說,兩者是相互調和的。人體陰陽並非一成不變,它有一個變化的過程,比如到了56歲時,這時男女陰陽之性都不再明顯。

   

 

氣為陽,血為陰,所以女人要養血。現代電視上鋪天蓋地的都是補血廣告,其實,血不在“補”,而在養。怎麼個養法呢?別讓它堵住、瘀住,讓它正常運行就可以了。如果人體內的氣血瘀堵,就算補得再多也沒用。

   

 

說到養血,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心腸”。心是心臟,腸是小腸。先說心臟,《黃帝內經》認為“心主血脈”。首先,心與脈在結構上是直接相連、息息相通的,即“心之合脈”也。再者,氣血在脈中運行需要心氣的推動,它就像一個泵,通過壓力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心的功能正常,血流就會通暢;心功能異常,血行就會不順。為什麼心臟病是重病,轉瞬就會奪去人的性命,原因就在這裡。

   

 

心氣屬於心陽,心血屬於心陰,心臟動力不足,中醫稱之為“心陽虧虛”。所以想要氣血正常運行,關鍵就在於養心陽。

 

 

我們再來看小腸。小腸距心的位置比較遠,心位於胸腔,而小腸位於腹腔,但兩者的關係卻十分密切。心為髒,故屬陰;小腸為腑,故屬陽。從五行的角度來講,兩者都屬火。從經絡上來講,兩者也是相互絡屬的。手少陰心經屬心絡小腸,手太陽小腸經屬小腸絡心,兩者通過經脈構成表裡關係。小腸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是交付的意思;“盛”是器皿。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在胃裡經過磨碎,之後傳到小腸,這就是“受盛”。之後,小腸再對傳來的食物泌別清濁,將清者吸收,並通過脾氣升清上輸心肺,化赤為血,使心血得到不斷補充。在這個過程之中,吃進去的食物發生了質變,這就是“化物”。

   

 

小腸是怎樣實現“化物”的呢?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講,它需要消化酶的參與。消化酶對溫度特別敏感,只要溫度一低,它就不工作了,這時吃下去的食物就“化”不了。比如感冒發熱,這時胃口一定不好,原因就在於此時消化酶的作用受到干擾。特別是女人,體內陰氣本就重,平時就應該多讓腸胃熱乎些,這樣氣血才能正常生成和運行。

   

 

我們常說一個詞,叫“熱心腸”,心腸為何要“熱”,原因就在這裡。但是生活中,一些女性朋友特別嗜食冷飲,穿露背裝、露臍裝,以為那樣漂亮,其實傷在裡面了,心腸不“熱”氣血就會不暢,慢慢就成“黃臉婆”。就算補血的藥吃得再多,如果不把這些壞習慣改掉,也不會有效果。

   

 

熱心腸的人樂於助人,道家認為“善能生陽”,所以多做善事也能增強人體陽氣,這樣體內的陽氣就會更足。關於“善”,《太上感應篇》的解釋是“語善,視善,行善”。所謂的“語善”,不是甜言蜜語,而是少說傷人的話。中國人有句俗話,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裡就要求我們多說“良言”,少說“惡語”,這就是“語善”。“視善”是什麼呢?就是多看一些美好的事物,這時心中愉悅,這有助於陽氣的升發。“行善”就是多助人。女性朋友平時要心胸開闊一些、豁達一些,不要經常為小事斤斤計較,多幫助別人,這樣對於養生也是有好處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