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搜狐讀書網〜《男人養精女人養血》
心臟最需陰來濟,“三陰掌”、“三陽掌”
讓心氣心血“活”起來
作者:胡維勤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中醫認為,五臟之中,心臟屬火,最需要腎陰之水來相濟,因此人體的陰血陰氣一旦減退,心臟的反應是比較敏感的,不單有感官反應,比如心慌、胸悶、心跳加快等;在外觀體徵上也常常有明顯表現,比如眉心有橫紋、掌心有貫橋線、臉部浮腫脫形等。
有位老朋友跟筆者說:“人一上了年紀,渾身上下都會有些不舒服,如果某天早晨發現自己沒有難受的感覺,那應該就是死了吧。”這個話雖有些誇張,但人一上了年紀,陰陽二氣都消耗過半,問題自然接踵而至,心臟不舒服是比較突出的問題。中醫認為,五臟之中,心屬火,最需要腎陰之水來相濟,人體的陰血陰氣一旦減退,它的反應是比較敏感的,不單有感官反應,在外觀體徵上也常常有明顯表現,其中主要有四個方面,下面我們分別進行論述。
①鼻橫紋。中醫認為,兩眼之間為心,因此鼻樑與眉心之間出現橫紋,大都暗示心臟不太好。當然這不是唯一標準,需要結合其他信號綜合觀察。
②貫橋線。與感情線、智慧線和事業線相交的就是貫橋線。如果手掌上有貫橋線,那麼此人心臟偏虛,當然並不等於一定有心臟病,只是有潛在的可能,或者偶爾也會感覺心臟不適。
③臉浮腫。俗話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其中穿靴說的是腿腫,多為腎臟疾病。戴帽說的是臉腫,多為心臟有病。因此不論男女,臉部浮腫都是不太好的,是心陰不足、心氣發散過度的表現。
④太愛笑,忍不住地哈哈大笑。不是說笑一笑,少一少嗎?確實,笑,容易讓人精神爽,但凡事都有一個度,不可過。中醫認為,大喜過喜使人神氣渙散,若收斂不住就容易傷心。
總之,如果上述四點都吻合的話,此人是心臟病患者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只是,當疾病處於潛在、隱形的狀態下,這些信號是不太明顯的,比如紋路比較淺,可能要到老年才會發作。
除了這些細緻的外觀信號,心臟易出現一些不定期的不適感。很多老人都會覺得無事心慌、胸悶,有時候心跳還不自覺地突然加快。他們一開始會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於是趕緊去醫院做心電圖,結果完全正常。醫生說心臟病不發作的時候不容易查出來,然後會建議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於是當事人就必須24小時內胸前粘著導線,背上一個小日記本大的“盒子”,同時記錄下自己此期間的行為起居和感受,彙報給醫生。然而2天後,該心電圖可能仍然顯示正常,因此通常到最後也查不出病因。
像這種症狀,西醫稱為“心臟神經官能症”,一般建議用穀維素之類的藥調治,可穀維素不治本,病情發展到後面,仍然不能避免心絞痛或心臟病的發生。中醫認為這類病一般屬於心陰虛,因為血為陰,所以也叫心血虛,一般會開一些養心調血的藥。氣血是一個整體,同時還需以通心經、補心氣為主,雖說會緩解症狀,但效果並不一定理想。為什麼呢?老年人心陰不足,用藥常虛不受補,補之失當,則易助邪,所以味厚、黏膩等大補之品往往不宜,只宜清補、平補、緩補、調補。要達到補不助邪,補之能受,方為恰當,而這個度顯然不太好把握。
說了這麼多,有什麼好方法趕走這些症狀,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嗎?這就是“鐵砂掌”。聽起來很嚇人,其實很簡單,就是買上2斤綠豆,裝到一個比較厚的棉布袋子裡,繫好口袋,然後像沙袋一樣吊起來,或者放在桌子上,想起來的時候就拍幾下。拍的時候,手的正面和反面都要拍,同時兩掌一左一右交換著拍,不要太用力,以不痛為標準,節奏感越強越好。如果能夠長期堅持,心慌、胸悶、心跳加快的次數會逐漸減少,幾個月後甚至可以自癒。
因為人體手掌背部的食指、無名指和小指依次循行三條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手太陽小腸經;手掌的拇指、中指、小指,依次循行三條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陰心經。所以這個拍手功也可以稱為“三陰掌”、“三陽掌”,以便大家記住它的鍛煉功效。另外,手厥陰心包經的勞宮穴,手少陰心經的少府穴、少沖穴,都是治療心慌、胸悶、心悸,甚至心絞痛的要穴。同時,拍手活動了整個臂膀,打通了心經和心包經兩大經絡。心經、心包經都是決定心臟生老病死的經絡,打通它們,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有人說沒有綠豆,別的豆子行不行,其實,不一定非要拍綠豆,只要拍打的時候手感覺舒適就行。即使沒有豆子,也可以拍全身,或者雙手互拍,效果也是一樣的。原則是一定要正反面交替著拍。現在很多地方的老人都在拍經絡,如果能正反拍的話,應該會更好,這樣“三陽經”、“三陰經”都能打通。需要提醒的是,拍完手後,會覺得手掌熱乎乎的。如果需要洗手時,一定要用熱水洗,千萬不要用涼水,以免涼水的寒涼之氣直入骨髓。
除了拍手之外,有些穴位可以幫助我們養血調氣,補陰常用的三個穴位是:太溪穴、三陰交穴和照海穴,刺激方式以揉按、按壓為主,以局部酸痛為適,一般每穴輕揉按壓5分鐘,每日2~3次,貴在堅持。
太溪穴、三陰交穴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穴位,其中太溪穴為腎經原穴,三陰交穴則是肝、脾、腎三陰經的交會穴,這裡重點講一講照海穴。照海穴可以通奇經八脈之陰蹺脈,陰蹺脈、陽蹺脈左右成對,有“分主一身左右陰陽”之說。陰蹺脈與眼睛相連,主管睡眠,對於心血虛、陰虛火旺導致的心神不安、難以入睡,照海穴是首選穴位。中醫認為失眠是陰不入陽,除了吃得太飽或者過饑而難以入睡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都可以選用照海穴來治療。此外,在明代《針灸大成•通玄指要賦》中言:“四肢之懈惰,憑照海以消除”,說的是四肢不想動,感覺懶洋洋的,可以用照海穴來調理。特別是工作勞累後四肢無力、懶動,或者亞健康狀態的懶動以及肥胖患者的懶動,照海穴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因此有學者認為,這3個穴位聯合起來有很好的滋陰作用:太溪穴補一經之陰(即腎經),三陰交穴補三經之陰(即足三陰經—肝經、脾經及腎經),而照海穴補六經之陰(手三陰經—心經、肺經、心包經和足三陰經—肝經、脾經、腎經)。
很多人都認為心臟病是老年人才患有的疾病,實際上青壯年血氣方剛,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在劇烈運動、過勞的情況下也容易突發心臟病,一般中青年猝死大多是因心臟病。所以這些方法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建議大家日常多拍打雙掌,並按摩相關穴位,遠離心臟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