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書友會乙未年二月廿五第589期
岳美中:哪些病處方遣藥應用輕量
作者◎岳美中
2015-04-13
編輯◎張亞娟
校對◎卜蘿、柯嘉
校對◎卜蘿、柯嘉
導讀:
周日下午,小編去學古琴,對一指法始終不得其法,後來老師糾正,才知道只需輕輕用力即可,回來再看這篇文章覺得岳老也是這個意思。用藥精簡、用量輕巧,平淡之中也是能出奇效的,這就是所謂的四兩撥千斤吧。輕量方劑治病的適用範圍,一是上焦病,二是皮膚病,三則是慢性病。只是世界上沒有一把鑰匙是萬能的,岳老指出以寸草起重木草必折,泛用這種方法也是會誤病的,臨床還應學會辨別。
*******************************************************
以前在中醫界的一些同道中,有一種不善於科學用藥的傾向。他們在臨證時,不從入細的辨病和辨證下功夫,在處方時不考慮方劑的配伍和藥物對人體的利弊,一味求功,一張處方用藥可達幾十味,一劑煎藥重量可達數斤。結果是既浪費了藥物,又損害了病人的身體。
古代名醫處方用藥,都是以藥味精專,用量精當為度,如仲景除了鱉甲煎丸、薯蕷丸和升麻鱉甲湯等少數幾個方子以外,處方很少超過十味以上。雖然開方時量大者較多,但將一劑藥的總量折成現代劑量並不大,有不少方劑是做成散服,實際上每日量都很輕。
例如五苓散,用法是“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一方寸匕草木藥末約為1克,日三服也只有3克,就可以治療“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的膀胱蓄水證,如果用量太重,藥過病位,反而效果不好,達不到“汗出愈”的目的。
葉天士醫術也很精湛,以方小量輕為特點,徐靈胎不大佩服他的方子,認為葉氏的處方太小太清淡,沒有力量,容易誤病,其實有的藥量雖輕,力量卻很大。曾有一個朋友吃了蒼朮、藿香各一錢,出現乾咳、口舌乾燥,反應很厲害,說明用藥應從實踐出發,不能以主觀想像為依據。
李東垣方劑之組合,與仲景簡繁異度,但在處方用藥上,長於用輕劑取效,以清暑益氣湯為例,方中十五味藥物用量最大的是黃耆、蒼朮,各為一錢五分,用量最小的是五味子,只有九粒。全方總劑量為八錢五分,沒有超過一兩。
更值得提出的是,他善於將湯劑軋成粗末,或(口父)咀如麻豆大採用煮散的方法煎服,從而減少用藥劑量,提高療效,例如一劑升陽散火湯總量為四兩五分,用法是“(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無時”。按照這樣的服法,一劑藥可作八次服,假若一日兩服,用四天是沒有問題的。
運用輕量方劑治病適用範圍,有如下幾點:
其一是上焦病。
吳鞠通曾指出:“上焦如羽,非輕不舉。”因此治療上焦疾患,不僅要多採用花葉一類質輕的藥物,而且用量也要輕,煎法不宜久煮,否則藥過病所,療效反差。
余曾用蘇葉黃連湯治療婦女胎前惡阻,嘔惡不止,晝夜不差欲死,症屬溫熱蘊於肺胃,肺胃不和,胃熱移肺,肺不受邪,還歸於胃,乃用黃連三四分以清濕熱,蘇葉二三分以通肺胃,投之多愈。查肺胃之氣,非蘇葉不能通,所以用輕量者,以輕劑恰治上焦之病,此方藥只二味,分不及錢。不但治上焦宜小劑,而輕藥也可以治重病,所謂輕可去實也。
蓋氣貴流通而邪氣撓之,則氣行窒滯,失其清虛靈動之機,故覺實矣。唯劑以輕清,則正氣宣佈。邪氣潛消,而窒者自通。設投重藥,不但已過病所,並不能去,而無病之地,反先遭其克伐。章虛穀謂輕劑為吳人質薄而設,殆未明治病之理也。川連不但治濕熱,且可用以降胃火之上衝;蘇葉味甘辛而氣芳香,通降順氣,獨擅其長,然性溫散,故雖與黃連並駕,尚減用分許而節制之,可謂方成知約矣。
其二是皮膚病。
皮毛和人體之表都屬於人體之陽位,非輕劑藥物不能達之。所以治此部位的疾病,一般採用輕劑,如桑菊飲、九味羌活湯、升陽散火湯等,應區別風熱、寒濕、火鬱之不同分別予之。
其三是慢性病。
如慢性病、胃腸病、肝腎病等,患這些病的人日久體衰,加之長期服藥,耗傷正氣,不能急於求成,治療的方法,只能像《中庸․三十二章》裡說的那樣,“然而日彰”,而用藥物配成散劑及丸劑,小量服之,促進機體抗病能力的再生,通過漸積,慢慢起效,如春之回溫,陽氣布散,陰氣自然消退,不期然而然。萌芽自然出土,茁壯而長矣。此理甚明,無待贅言。
余曾治越南某患者,年邁體衰,患慢性結腸炎,久治不癒,對多種藥物均有反應,中藥禁服之品竟達一百餘種。就診時每天進食不到一兩,形體消瘦,脈象緩弱,疾病的關鍵在於脾胃受損太甚,化源不能資生,乃先令停服中西藥物一周,繼用資生丸一帖,以剪刀將藥物剪成粗末,每日煎服三錢,煮取兩盅,早晚兩次內服,守方月餘,飲食大進而痊。
藥物使用輕量,除在輕量劑型中配方以外,還有如下兩種方法。
動藥與靜藥相配伍而用於補益,動藥用量宜輕。
所謂靜藥,是指具有補益作用,但易產生壅滯的藥物,如黨參、黃耆、白朮、山藥、熟地、山萸、鹿膠、炙甘草等。所謂動藥,是指具有調理氣血作用,而易傷正損氣的藥物,如川芎、枳實、當歸、柴胡、陳皮、肉桂、香附、檉柳、大腹皮、砂仁、豆蔻等,以陰陽歸類,動藥屬陽,靜藥屬陰,在組織方劑時兩類藥物相配伍,動藥可推動靜藥,使補益作用增強,而副作用減少,這是處方的一種規律。
例如在異功散中,參朮苓草是靜藥,用量宜重,陳皮是動藥,用量宜輕,這樣健脾的效果就會增加。久病怕動,一動則不堪收拾,所以靜藥應多於動藥。
引經藥在處方中,用量宜輕,所謂引經藥是引主藥直達病所的藥物。它的用量過大,反而會喧賓奪主,牽制主藥發揮作用。如傅青主完帶湯,主藥是二朮、山藥、黨參、白芍,用量很重,而柴胡和黑芥穗是引諸藥入肝經和衝脈、帶脈的藥物,用量很輕,都只有幾分,算是善於配伍的典型方劑。
處方用藥的規律有其傳統性,不能以想像代替臨床實踐。使用輕劑量方藥治病所以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也是前人實踐的結晶。我們應當學會這種用藥方法,從而既可避免藥物的浪費,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又可提高療效,縮短療程,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但是,提倡學習使用輕劑量藥物,不等於主張任何病都使用輕淡藥物,見了病人就是一派枇杷葉、淡竹葉、燈心、六曲、麥芽、焦山楂、佛手花、代代花等輕描淡寫之品,有人說此類藥吃了不壞病,不會出亂子,其實一莛撞鐘則不響,以寸草起重木草必折,泛用這種方法不但不能治病,反能誤病,故必須區別對待,方才不致誤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