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304期2012/12/06刊
從IT轉向中醫 段穎哲的生命傳奇
文、攝影 ◎ 澤霖
中醫師段穎哲在她位於美國亞特蘭大的中醫診所辦公室。
隨父親從北京到東非生活,她隻身赴美完成大學、碩士學位並擁有令人稱羨的IT工作,就在她一步步實現美國夢的時候,彷彿命運的呼喚,懸壺濟世的念頭在心中醞釀。於是,她回東土深造,取得中醫博士,再返回美國中醫執業……
段穎哲的英文名字是Azure Duan。Azure是蔚藍色的意思,這個詞通常是英語中用來描述晴朗的天空的顏色。採訪中,聽段穎哲娓娓道來,會讓人感到她的思路融貫中西,猶如倘佯在蔚藍的天空裡,給人一種舒適和寧靜的感覺;而她人生中從湖南到北京,從北京再到東非,再從非洲到北美的傳奇經歷,更為她多彩的人生增加了豐富的色彩。
家學豐厚 耳濡目染慕中醫
段穎哲的父親中醫師段榮書,是中國文革後的第一屆研究生,1978年考到北京的中國中醫研究院深造。在此之前,他於20世紀50年代末遠赴中國西部的新疆,從新疆中醫學院畢業,將生命中最黃金的19個春秋奉獻給了西北邊陲之地。
為什麼要去偏遠的新疆呢?段穎哲笑著說,是因為父親覺得自己「成分不好」,是地主出身,為了躲避中國內地的排擠自願來到邊疆。其實,父親本來是想學建築的,但招生辦的人騙了他,硬是把他分到了中醫專業,沒想到他很快就喜歡上了傳統的中醫,並一直鑽研進去,此生再也沒想過改行了。
畢業後,段榮書去了巴楚人民醫院任中醫師,後來擔任醫院的副院長。他經常下鄉,為新疆邊遠地區的人們送醫送藥。段榮書治病救人,口碑極好,治癒了無數的病人,以至於到1978年他要離開新疆去北京讀研究生時,當地人扶老攜幼的去為他送行,給他們全家帶去了滿滿一車的哈密瓜!
段穎哲的母親,是一名分析化學家,曾在工廠分析室、藥廠和醫院的製劑室工作。父母的工作,對段穎哲的影響很大,她很早就萌發了對中醫的興趣,但要她去學中醫,還時機不成熟。迫使她接近中醫中藥,還有另外的機緣。也許是天定的安排,段穎哲從小對一些西藥過敏,什麼磺胺之類的藥物,她過敏反應非常重,生病的首選就是中藥。
從小看爸爸治病,目睹三教九流,從高官到工人,從中國人到外國人,都找到段榮書看病,她覺得很有趣。西醫西藥有些人不能用,但中醫中藥則是中國人和外國人都能適用的啊!中醫的博大精深已在她心中深植。
中醫的整體醫學和傳統文化
段穎哲娓娓道來,中醫是整體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是對應於大宇宙的。所以,不管是二十四節氣還是月相,都與人類的活動和人的生理週期有著直接的對應關係。從地理上來說,地有東西南北,人也有南方人、北方人、東方人和西方人。東西南北地理和氣候不同,動物、生物和植被不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在特性上也有不同。
從病症上看,因為地理位置的不同,人們的發病趨勢也不同。以中國為例,東部沿海的人喜歡吃魚,人們口味偏鹹,容易積熱而耗血,得癰瘍一類的病;西部多風,人們愛吃肥美之品,體型胖碩,容易得七情內傷的病;北方人由於天氣寒冷而臟寒,喜歡肉食和乳製品,容易得腹脹和心血管方面的病;南方人喜食腐熟之物,腠理緻密,易得筋脈拘急、麻木不仁的疾病;中部由於平坦潮濕,容易生濕生痰,得痿弱、厥逆以及寒熱等病。所以,對情況不同的病人,一定要辨證施治,在病症的基礎上擬方遣藥。
因為中醫講究整體醫學,所以學醫的人,必須對人體和宇宙有全面的瞭解。如果整體弄不懂、不清楚,專科也學不好的,段穎哲說道。學好了整體醫學的人,瞭解了整體的關係,然後從全科到專科,就很容易把握。一般來說,中醫從改善人的整體系統出發,來達到治癒人們的各種各樣的專科的疾病。
但是在西方,在美國醫學界,一般認為專科比全科好,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理念。
隨父侍診 遠赴非洲
段穎哲的父母親祖籍都在中國湖南的武岡,後來結束了長達13年夫妻兩地分居的生活,於1981年終於在北京團聚。段穎哲在陝西出生,小學二年級到湖南,三年級到北京,在這裡長大,所以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在北京生活的時期,她的父親先於人民衛生出版社供職兩年,任中醫編輯。因為還是喜歡臨床,經過一番周折,終於調到當時剛籌備的北京電力醫院擔任中醫科主任。這段時期段穎哲耳濡目染,博覽群書,包括不少醫書。後來,段穎哲還到中醫研究院骨傷科舉辦的推拿進修班裡,跟隨當時的張濤主任學習推拿。張濤特別傳授了「京城推拿」,段穎哲細心鑽研,學有所得。
「京城推拿」有其獨特的傳統。這種推拿流派的形成與發展,跟京城中醫師的治療對像有關。明清兩朝,京城是皇家成員、王公貴族、達官貴人聚集的地方,給京城的皇室成員或者一品大員做按摩推拿,為了這批獨特的、得罪不起的病人,京城的醫師們必須研發出一套特殊的手法。這就是「京城推拿」,也叫「宮廷推拿」的由來。
「京城推拿」或「宮廷推拿」的特點,是下手緩和、深透、持久;並且,雖然力道深入,但讓病人感覺基本無痛苦。這很難做到,技術上對醫師的要求很高,所以學者雖然眾多,得到真傳、能夠運用自如的醫師卻不是很多,而段穎哲是同學中的佼佼者之一。
大一的時候,段穎哲跟隨父親到非洲肯尼亞開設診所。她一邊幫著父親行醫就診,一邊自己準備來美國深造。她從實踐中學習中醫,而父親從醫寶貴的經驗和家裡豐富的醫學藏書,是她學習中醫的寶庫。
段穎哲的曾祖父是一個佃農,給地主家打工。後來,地主的家業破敗,土地慢慢的賣給了別人。段穎哲的爺爺從佃農出身,辛苦勞作,又勤奮好學,攢錢買了一部分土地。這可好,等「解放」之後,剛剛做了幾天土地主人的段爺爺被打成了地主,社會地位一落千丈。生活的艱辛使她的父親形成了剛毅的性格。因為官僚體制的關係,段榮書在北京發展受到一些限制,加上他對於使用中醫治療愛滋病有很大的興趣,索性於1992年出國,遠赴非洲,用自己的醫術造福非洲人民,也把中華文化之光灑向非洲大陸。
肯尼亞人一般很淳樸,很接近人類善良的天性。在非洲生活期間,
段穎哲從幫著父親行醫就診中實習中醫。(Getty Images)
談起在非洲的生活,段穎哲說人生就如一棵小草,在哪裡都能長得很好。尤其肯尼亞人一般很淳樸,很接近人類善良的天性。肯尼亞的首都內羅比,被稱為東非的小巴黎,風景秀麗,還擁有東非重要的港口蒙巴薩。因為沒有戰亂,所以生活相對富庶平靜。他們在那裡學會了一些斯瓦西裡語,段榮書用他半生不熟的英語,夾雜著斯瓦西裡語,加上連比帶劃,照樣能很好的服務病人。
段榮書在非洲期間,在肯尼亞的內羅畢創建了中醫醫療中心,從事中醫治療愛滋病的臨床和研究。他用自己創立的中藥膠囊治療愛滋病患者239例,症狀總有效率達到97.5%。並且,還在這個藥方的基礎上發明了抗愛滋病的新中藥——「艾伏平」。
留學求職 美國夢不遠
回顧一路從北京到東非再到美國的歷程,段穎哲說,命運的安排,真是玄妙。身為旅非的中國籍年輕人,竟然從第三國肯尼亞順利拿到了美國F1學生簽證,如願以償地來到美國留學。
在肯尼亞的時候,段穎哲一邊在父親診所幫忙,一邊專心讀書,想找到美國便宜一些的大學就讀。皇天不負苦心人,明尼蘇達州立大學錄取了她,她在那裡得到了跨學科的計算機信息科學(ICIS)專業的學士學位。工作後,她又在明尼蘇達大學的雙子城分校就學,專攻軟件工程(MSSE)的碩士,也順利的完成了學業。
段穎哲求職的過程也很順利,她先在一家電腦諮詢公司任助理諮詢員,後來在美國最大的電器連鎖大賣場百思買(BEST BUY)的IT部門找到了工作。後來,百思買的整個IT部門被管理諮詢公司Accenture給買下了,段穎哲就加入了Accenture,成為這個世界前幾名的管理諮詢公司的僱員。
梁園雖好 非久戀之地
高薪的IT業工作,美國夢一一實現,但段穎哲覺得心裡缺了點什麼,
冥冥之中,她知道自己來世間的目的不在於此。(Getty Images)
按說,高薪的計算機工作,美國夢一一實現,該心滿意足了吧?但段穎哲還是覺得心裡缺了點什麼,在冥冥之中,她知道自己來世間的目的不在於此。的確,IT的工作待遇優厚,綠卡的問題也解決了,自家的經濟基礎也打下來了。但是,難道自己一輩子就幹這個嗎?計算機世界對那些計算機迷們可能很有趣,對一個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子,還是略顯枯燥乏味。段穎哲提醒自己,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地。她心中那個命運中注定的事業的種子,在暗暗的萌發。
段穎哲內心深處想成為良醫、治病救人的願望,與日俱增。她把想法透露給了父親。一開始父親不同意,因為考慮到女兒已經有了很好的工作,而且他也心疼女兒,知道學醫很苦,學中醫更苦,怕女兒學不下來,半途而廢。為了阻止段穎哲的「冒險行為」,他扔給她一本中醫書,讓她去讀。一個月過去了,父親問:「書看了嗎?」她說:「看了。」父親接著問:「那妳怎麼沒有問題來問我?」她回答:「本來有問題,但都在書裡找到答案了。」父親不相信,於是「拷問」了她兩個小時。最後沉吟一番,把段穎哲的先生叫來,說道:「現在我們兩人都不要反對她了,看這個樣子,她是這塊料。」
重返中國 攻讀中醫
段穎哲辭職之前,就利用假期的機會,回到中國參加中醫藥大學的考試,之後利用所有帶薪和無薪的假期去學習,往返於中國四川與美國之間,就這樣過了兩年。辭職之後的那年,她的女兒只有六個月,兒子只有四歲。她把他們都留在美國的家裡,託姥姥幫助照看。她獨自一人背井離「鄉」,從她的第二故鄉美國,回到了第一故鄉中國,重新做了一名「全職學生」,開始了在中國四川「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學習和臨床實習。
在「成都中醫藥大學」攻讀博士課程的日子,內容充實、豐富而緊張。學中醫的關鍵,段穎哲說,就是讀書的同時多跟醫術、醫德好的老師們上臨床,在實踐中不斷的體悟和驗證書本上的知識。
為了符合全美針灸與東方醫學認證委員會的標準,她與導師和校方溝通,除了完成博士的課業,還額外補修了本科和碩士層次的三十多門課程。除了上課,她也和本科、碩士生一樣,在醫學院附屬醫院轉科實習,到不同的診所實踐。中醫大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師認為她在中醫方面很有天賦,視她為得意門生。
中醫在西方世界的傳播
西醫的培訓和中醫完全不同。中醫的培訓中講針灸,談及穴位的開合,五行的相生相剋,經氣的子午流注等等。比如子時膽經旺盛,丑時肝經旺盛等,這些東西都讓西人感到迷茫。段穎哲說,西方人開始認識到中醫,還是從70年代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開始的。當時,一個隨訪的記者得了闌尾炎,需要緊急動手術,結果病人在針刺麻醉的情況下,進行了這個手術。針刺麻醉的奇妙效果,當即震動了所有的美國人。
針刺麻醉真有這麼神奇嗎?段穎哲解釋說,針刺麻醉的確可以取得麻醉止痛的效果,針麻可以減少麻藥的用量,或者根本不用麻藥。病患者做手術時,知道自己的皮膚被切開、手術在進行,但病人頭腦清醒,沒有巨大的痛楚,還能與別人對話。針刺麻醉最好的地方,是它完全沒有麻藥的副作用,並且,病患的傷口還會癒合得很快。英國BBC的一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的節目,全程直播了上海一位婦女開心手術的過程,完全採用針麻,也震驚了西方社會。
針灸麻醉的奇妙效果,震動西方人。針灸上的穴位,就像是鑰匙孔一樣,
針灸作為鑰匙,打開了人體藥庫寶藏的大門。(Getty Images)
為什麼針刺麻醉會有這樣的作用呢?段穎哲解釋說,從目前人類認識的角度看,科學對此的解釋是針麻刺激穴位,作用於大腦,使得大腦產生了一種叫做「腦啡肽」的內源性麻醉物質。而這種物質使得人的痛覺消失,但其他的感覺仍然存在。段穎哲比喻說,人體,其實是一個大藥庫,其中有各種各樣能夠治療許多病痛的「寶藥」。針灸上的穴位,就像是鑰匙孔一樣,針灸作為鑰匙,打開了人體藥庫寶藏的大門……
中醫的「慢」與西醫的「快」
人們有一個普遍的感覺,就是中醫治療比較「慢」,不如西醫來得「快」。是這樣嗎?段穎哲笑著說,其實不是這樣的。中醫並不慢。比方說,中醫治療急症,退燒可能要幾個小時,好像很慢,但中醫退燒後的反彈很少、很慢、甚至沒有。西醫呢,一筒子藥打進去,那些抗生素之類的,退燒好像很快,但藥力一過,病體的反彈也很快,並且遲遲不去,需要持續的打藥,副作用很多,並且容易讓人對藥品產生依賴、上癮,甚至產生強烈的過敏反應,弄不好還會因此而喪命。
對於許多慢性病,中醫看似治起來很慢,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治好。但同樣的病,西醫讓人長期依賴,可能需要終生服藥,一輩子都治不好。「你說哪個更好?哪個慢、哪個快?」段穎哲說,中醫的「慢」與西醫的「快」,其實是一個誤解。
如夢以償 從醫生涯
從成都中醫藥大學畢業後,段穎哲回到美國,進行下一步的準備,為開業鋪平道路。在美國醫療界她需要做的,是全美針灸和東方醫學認證委員會(NCCAOM)的認證。委員會要對在美國用針灸和東方醫學的方法行醫的人們,進行一系列的考核和認證,包括學位認證、理論認證、診斷認證和潔針認證等。
作為中醫針灸醫師,段穎哲覺得最高興的,當然是給病人治好了、針灸有效、藥到病除的時候。她舉了個例子。一次,來了一個男病人,他有嚴重的腰痛、尿路感染等症狀。段穎哲辨證施治之後,發現病人是屬於餘邪未盡、下焦濕熱。按此用藥,效果並不明顯。後來段穎哲醫師經過仔細分析病情,採用了「溫陽化水」的辦法,利小便,結果兩個星期之後,病人就好了。
段穎哲的診所有一個祕法,就是用傳統中醫的「拔罐」來治療肥胖症、減肥。她說,在中醫看來,「痰」在體內集結,是最骯髒、最不好的東西的集結,肥胖症的其中一類屬於「痰濕」。她用走罐的辦法,用凡士林油來走罐,通經活絡,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把代謝的產物帶走。把「痰濕」除去,肥胖症就治好了。
她指出,肥胖的原因,是人體的某些機能不好,不能化掉該排泄的廢棄物質,正氣不足;現在的人富裕了,吃得太多,就造成了這些毛病。清心寡慾、節制飲食、降低物慾,才會身心健康。
健康與道德息息相關
段穎哲非常關注社會,關注華人社區。她說,在亞特蘭大的某華文網站上,經常有人在罵人、在攻擊別人,在那裡說許許多多的壞話。段穎哲說,這些人其實很傻,不知道罵人、講髒話,自己要損德,是在危害自己。段穎哲建議他們該來看診,她會給他們疏肝理氣,讓他們變得正一些、善一些,也健康一些。
段穎哲還舉了一個外州的病人的例子。一次,一個男子從外州趕來就醫,他患有「紅斑狼瘡」,這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段醫師辨證之後,發現病人「陰虛火旺」,兼有肝氣鬱結,所以才有這些毛病。紅斑狼瘡怎麼治療呢?段醫師辨證論治,給病人開了滋陰降火的藥。病人遵醫囑服藥,一年之後痊癒了,原來有狼瘡的地方凹陷下去、變暗、變淺了,現在幾乎看不出來了。在看段醫師之前,這個病人用過西醫的方法,在段醫師的中醫治療之後,才藥到病除。
現代人壓力重,有很多精神類的疾病。這些病用中醫治療,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抑鬱、焦慮、小兒多動症、小兒抽動症、自閉症等,都是屬於精神或神經類的疾病。西醫採用大量的服藥,但是長期服藥,對人的肝和腎的破壞很嚴重。這些病,西醫無法治好。而用中醫和針灸治療這類疾病,不僅完全沒有副作用,並且效果很好。
忙碌的看診之餘,近兩年段穎哲參與完成了兩本醫療著作,旨在向西方推廣中醫。一本是國際標準化中醫教材中的《方劑學》,她擔任主譯,另一本是「一百天學中醫叢書」中的《一百天學推拿》由她獨立編譯。她計畫今後一方面把臨床經驗翻譯成英文,幫助中西醫的交流;另一方面,計畫用中、英文同時著書立說,豐富中醫中藥學的寶藏。她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知識和語言能力貫通中西,能夠用漢語和英語進行學術交流、診斷治病和著書立說。
有機會的時候,段醫師喜歡做一些社區公益性的服務,她也向人們推薦養生和氣功的方法,推廣太極拳的練氣、修心以及高層靈性的內容。
「如果我們都能聽從祖先的教誨,養我浩然之正氣,整個社會道德好、人們精神品質高,社會的邪惡的、敗壞的東西少了,正的、好的氣場多了,人們的病就會少得多,即使有病也會好得很快。」在尖端科技走了一圈而後回歸中華傳統文明,段穎哲的這番領悟別具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