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五臟元真通暢

文章摘自:任之堂醫經心悟記 P.40

 

五臟元真通暢 

作者:曾培傑、陳創濤 
 

《傷寒論》曰:“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 

《臨證指南醫案》曰:“夫痛則不通,‘通’字須究氣血陰陽。” 

《古今醫鑒》曰:“不通則痛,氣血壅滯也。通則不通,氣血調和也。”
 

老師常說,人之所病,不過內外,外則以風邪為百病長,內則以氣為百病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醫生不過是幫病人五臟元真理通,邪風外散而已。
 

十堰有個病人,男,46歲,有過敏性鼻炎多年,頭痛,胸悶脅肋脹,四肢怕冷。
 

老師問他,平時大便成形嗎?
 

他說,很少有大便成形的時候,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師說,你五臟陽氣不夠,宣通發不出來,所以整個人沒勁,陽氣內陷下去,身體缺乏一股熱氣往外撐,所以才容易招風感邪,怕風冷,鼻子塞,人沒幹勁。
 

然後老師就給他開五通湯,加了蒼耳子、辛夷花、木香、香附。
 

方藥為:麻黃10克,細辛8克,桂枝10克,紅參20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陳皮8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白朮15克,乾薑10克,炙甘草8克,枳實10克,厚朴10克,澤瀉20克,蒼耳子15克,辛夷花15克,木香15克,香附15克。3劑。
 

結果病人吃完藥後,反應鼻子一下子通了,頭立馬不痛不暈了,他是8月份來看病,到九月份秋天了,以前一入秋,冷得要加衣,現在不將風冷當成一回事了。
 

老師笑著說,那當然了,桂麻細辛紅參乾薑,就像五把火一樣,往外一撐,這樣長期受的風寒之氣,何患不散?風寒一外散,陽氣升起來,清陽一出上竅,鼻為之開,腦為之通。
 

病人又說他吃了後胸中很舒服,暖洋洋的,而且放了很多屁。
 

老師說,氣從屁走,枳實、厚朴通降腹氣,濁氣去人當然輕鬆了。
 

病人還反應一個現象,大便成形了。
 

老師說,這五通湯裡含有腎著湯、二陳湯,都是排痰濁化濕的,濕氣一化,大便自然成形,還有澤瀉能夠利尿,使鬱熱從小便走。
 

然後老師叫大家把五通湯的思路分析理順一下,為何它能夠助陽化氣,排除陰濁,這裡面的脈藥對應是怎麼對應的?為何治病要從通字立法?
 

我們想到,這疾病就是讓人疼痛沉重瘀閉難受的,用藥無非恢復氣機通達順暢,只有通暢人才會輕鬆,所以五通湯才以通字立法,但通之法各有千秋。
 

發汗透氣可以通毛竅,疏肝解鬱,可以通胸脅,降濁排便可以通腸腑,調氣以和血,調血以和氣,可以通血脈,上逆者,使之下降,下陷者,使之上行,中結者,使之旁達,可以通其上中下三焦。
 

所以說,如果說通只是通血脈,那就等於膠柱鼓瑟,限制了通法,人身但凡不通之處皆為病,若能令氣血能通到那處,病疾難生矣。所以通有大法,而無定法。如仲聖用藥心旨,必須五臟通暢。
 

我們再看,這五通湯裡頭,它是怎麼個通法?老師叫大家去參這其中的治法思路——風由汗散,熱從尿利,氣由屁走,瘀從脈通,積由腹排。
 

這些病理產物,都會隨著人體五臟元真通暢,大氣旋轉,級級從上下裡外出入走開。所以臨床上只要看到病人脈浮緊,或氣機下坐下陷,陽氣發不出來,而導致的各種疾病,或鼻炎,或咽炎,或胸悶或肋脹,或腰酸或腿沉,皆可使用五通湯以通達之。
 

 
參究提示:

1、但凡人體陽氣不到之處,便為疾病。

2、疾病疼痛不是與你為難,而是讓你去思考身體氣機為什麼不通暢呢?是勞累熬夜過度,還是情志怒火不平。

3、在病根上去防治,才是治病必求於本的思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