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肺金若鐘,內外叩之皆鳴

文章摘自:任之堂醫經心悟記 P.33 

 

肺金若鐘,內外叩之皆鳴
 

作者:曾培傑、陳創濤 

 

《黃帝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醫學心悟》曰:“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搏之火,自內攻之則鳴。”

 

有個小娃子,6歲,他媽媽帶他過來,每個月這娃子都要感冒咳嗽,身體不舒服,一打起吊瓶來,就要拖個十天半個月,這個月剛好,下個月又來了。這次特別來看看中醫,瞧瞧有什麼招兒。
 

老師說,胃口怎樣了?
 

他媽媽回答說,不怎地。
 

老師叫孩子伸出舌頭,明顯舌苔白膩,便問,平時給他吃水果不?
 

他媽媽回答說,吃啊。
 

老師說,以後不要給他吃涼的東西了。很多大人都消化不好,一個娃子吃了,胃涼清清的,這咳嗽怎麼好得了。
 

孩子的媽媽又問,為何孩子每個月都要感冒咳嗽,是不是有肺炎啊?
 

老師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咳嗽初病在肺,久病是因為脾胃中氣不足,脾胃中氣不足,是因為涼的吃多了,傷了中焦。這肺就像一口鐘,外感六淫襲擊它會響,內傷五臟失調襲擊它也會響。
 

然後老師給娃子開上理中湯(紅參、炒白朮、乾薑、炙甘草)加味,並沒有特別去治他的肺。土能生金,虛土沒法養肺金,所以肺虛子弱則補其脾母。
 

《黃帝內經》叫做“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我們不看肺咳嗽,而看是誰讓肺咳嗽的,我們關注的不是疾病的現象,而是透過現象去治療疾病的本質。中醫就像哲學那樣有趣,沒有刨根問底的精神,不容易見病知源,不能見病知源,就難以治病求本。
 

結果,孩子吃第一付藥就見效,胃口大開,食欲振,胸中氣順,咳嗽消。
 

老師叫大家去參究為何小孩子,一要問外感病,二要問內傷飲食?(這是小孩常見病要注意慎風寒,節飲食的道理。)為何“形寒飲冷則傷肺”?為何傷了肺過後,不單純從肺治療,那要從哪些臟腑進行治療?舌苔白膩又反映了什麼問題?什麼叫做土能生金,為何《黃帝內經》說“四季脾旺不受邪”?
 

大自然中土壤肥沃的地方,樹木長得鬱鬱蔥蔥,根深蒂固,土壤貧瘠之處,草木難生,荒涼,塵沙滿天。大地要不受風雨侵淩,需要土肥草木旺,人體要不受風寒暑濕得病,需要脾土健旺,肌表固密,脾土就能生肌表,就像肥沃的土壤能生長茂密的森林一樣。
 

參究提示:

1、肺咳與五臟相關。

2、土能生金,脾胃虛弱,所以久咳不癒。

3、四季脾旺不受邪,養好脾胃是所有慢性病最終收功之法。

4、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也。脾胃氣足,百病乃生,脾胃一虛,百病叢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