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我們怎樣在成長


 
 
文章轉載自:羅玲的博客

 
 

 

我們怎樣在成長
 

作者:羅玲

 

2012-09-13
 

總有家長朋友發紙條跟我聊孩子問題,我都認真回覆,所以基本都有印象。發現有少部分家長,曾經問過一類問題,然後在幾個月之後,又問同類的問題。比如,過去的來信裡說,女兒性格大大咧咧、不愛思考、只愛看電視劇……,我當時回覆了。半年之後這位朋友跟我聊,孩子只看娛樂節目、不愛讀書等等。我又更具體地回覆了,並且在想,我上次的回覆看來不是很有效。還有朋友跟我聊的比較多的是家庭關係,比如跟丈夫、婆婆的關係問題。我非常理解,家庭關係真不是一天兩天能改善得了的。

 

這讓我想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如此,我們一生中,大概要面對的課題只有那麼幾個。除非我們認真應對了,否則,這些問題就會反覆出現,直至被徹底解決為止。而每當問題出現,我們對它做出積極反應,解決掉它,這時,我們就成長進步了。

 

可是,實際情況常常是,我們看到了問題,也下了決心,然後,隨著時間推移,事情變得不緊迫了,最終不了了之。問題就這樣又隱藏到角落裡,伺機而動,蓄勢待發。

 

究竟為什麼,有些事情似乎很難改變?我們怎樣做,才能讓變化發生,才能切實地進步與成長?

 

 

1. 反思、想通

 

要想促成改變,第一步是,相信你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改變自己,相信你的改變能對周圍有影響。

 

古人說,凡事要反躬自省。孟子說的很嚴格具體:“愛人不親,反其仁……禮人不答,反其敬。”就是說,即便你認為自己做的已經很好了,如果結果不好,那麼你還是可以繼續自省,繼續在自己身上尋找提高的空間。

 

估計一些人會覺得這要求太過分了。比如,當出現一些家庭關係問題時,我們容易想,憑什麼只要求我?這些事情都是因為對方的做法不好!憑什麼他們不去改變自己?他平時對孩子什麼都不管,我付出一切,出了點問題就來指責我,難道還要求我去反省改變……

 

我們不願意去改變,就是因為我們常常被這種表面的“公平”給牽制住了,我們被他人的弱點所綁架。

 

古人關於自省的話,我們可以這樣重述:選擇去改變自己,就是選擇不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別人的弱點上,不讓別人的弱點來決定你的生活品質。這樣說,聽起來夠強大、夠霸氣了吧?

 

事實也是如此,當你不把關注點放在計較對方的缺點上時,當你選擇去改善自己的那一刻,你就變強大了,因為你的自我價值、影響力都增強了。這時,你是在創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捲入生活。

 

這時,我們才會真的開始去反思:或許,我當時可以有更好的反應?我應該更多地考慮全域,而不是聽任自己的情緒隨意爆發?我的語氣可以更溫和?我還可以從更正面、更有建設性的角度去說?

 

2. 現場的功夫

 

反思,就已經是事後的時態了。真正考驗自己的,是事發現場的功夫。比如,可能我們想在孩子面前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想對公婆有更友好的表示,跟丈夫交流時能少些指責抱怨、多一些樂觀……可是,等事情真的發生時,我們好像蹩腳的演員,連裝都裝不出來,一下子就落入舊角色裡。

 

有什麼辦法嗎?或許我們可以戴個手鏈什麼的飾物,提醒自己,要朝某個微小的改變去努力。我現在正戴著的佛珠,好像真的可以有一些提醒的作用。這些小的提醒,可以幫我們拉開距離去看,保持覺知,看到自己有沒有滑回舊的軌道上。

 

另外我覺得,有幽默感、有些自嘲精神,這也很有用。自嘲也是保持覺知的一種方式。看到自己處境的荒唐可笑之處,這時我們就跳出來一些了,就更容易擺脫惰性,做出改變。

 

3. 想出具體的to-do-list

 

列出來我們能做的具體事情吧。

 

我看自己過去寫的育兒文章,發現很多事情自己也沒有真的做到。比如,我們都要培養孩子自立性,那我們是不是還在替孩子解決各種問題呢?那天,女兒饞桔子,告訴她最多只能吃一個,免得上火。她吃完,四處嚷嚷“沒吃夠”,像拉選票似得,想尋求哪個家人的幫助。我笑呵呵地問她:“咱們想想,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呢?”她想的辦法是,再吃一種別的水果。從那以後,我就經常說這個“萬能句”——“咱們想想,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呢?”

 

我們都想培養孩子做家務,那麼,下次當你起身去幹活時,就想想:這個活孩子能不能做?有天晚上,我要給孩子炒白菜,盆裡還堆著要隨手洗的小襪子。過去心情一般時,我可能心裡有點小牢騷,然後任勞任怨地都去做了。那天心情好,有點創造的力氣。最終結果是,我捧著iPad邊看邊指導,孩子樂呵呵地把襪子洗了,把白菜也洗了,然後把白菜用手掰成小塊。後來,一有這兩樣活,我就找上她,她也樂於肩負重任。

 

我現在很重視對責任感的培養。想起一個小事:孩子吃飯,有時把飯和菜拌一起吃。她可能拌很多,最後吃不完就剩下。如果她兩歲,我會覺得她很能幹;如果三歲,我會覺得有創造性;現在她四歲了,我就給她多準備一個空碗,告訴她,能吃多少拌多少,不要剩。如果剩了,下頓熱熱繼續吃。其實還沒真的給她下頓吃過,但是這樣要求了,她就考慮這些了,就有意識去注意了。

 

我們可能想跟公婆搞好關係,那就想想看,是買點小禮物,還是給他們買點雞蛋豆油,還是讓孩子給爺爺奶奶畫幅畫?

 

我們想激發孩子爸對父親職責的熱愛,那就記得隨時指出他的做法對孩子有哪些積極的影響,記得給他分點肥差,記得多多就教養問題向他討教……

 

我們想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那就少熬夜,多鍛煉,多調整心情。我們想多學習,那就做好時間管理,自律地刷屏。我們想扭轉財政局面,就學學理財、多做預算、控制消費欲望……

 

總有一些我們可以去做的具體事情!

 

寫到這,想起來過去給成人上課時,總有學生跟我聊他們的各種困境:不喜歡專業但是還改動不得;是該出國還是該找男朋友還是該讀博,好像幾條路互相制約,完全無處可走;要結婚沒錢,要去掙錢風險是女友會跑;讀研沒錢、去工作沒經驗且學歷不夠……總之,在我看來都不是問題的事情,在這些年輕人看來,全是一籌莫展的難題。我當時跟他們開玩笑說,你們覺得都是死扣是吧?年紀輕輕,二十幾年就能把生活給過成了死扣?算你有本事!哪那麼容易就給弄成死扣了。

 

現在想,估計的確是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難題。我們好像面對一個刺蝟一樣,無處下手。

 

遇到這樣的窘境,我一般給自己三條建議:1. 保持樂觀——相信辦法總是有的;2. 訴諸腦力——使勁想;3. 隨緣——充分利用外界變化。

 

其實,所謂的窘境、死扣,之所以難辦,不外乎是因為我們不情願放棄一些東西,有時候是放棄一些利益,有時候是放棄一些自我。

 

辦法是有的——只要我們不把利益看得太重,或者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4. 走出“舒適區”

 

“舒適區”,英語就是comfort zone。當你也想通了、也知道具體該怎麼做了,但最終就是沒有做到,那往往是因為,我們誰都不喜歡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就像我們不喜歡在冬天的清晨從溫暖的被窩裡爬出來一樣。

 

妨礙我們走出舒適區的,不只是惰性,更有恐懼——我們害怕變化所帶來的未知的一切:我們可能失敗、可能讓自己出醜顯得很傻、我們可能招來更多的麻煩、我們可能對局面失控、我們可能對新情況完全無知徹底不知所措……

 

舉個我的年輕的朋友的例子。這位朋友的婆婆比較強勢,對孩子有高期望,對小倆口的生活有過多的評價和指導,這搞得我這位朋友很不舒服。她說幸好他們不住一起。她的策略就是敬而遠之,能躲就躲,少接觸為佳。對於她來說,跟婆婆零接觸的世界就是她的舒適區。但是這樣久了,她知道老公和公婆都有些意見,她心裡也多少覺得這不是最好的狀態,但她就是無法走出這個舒適區。

 

後來正好她丈夫出國幾個月。出於義務,她不得不硬著頭皮經常去跟公婆打交道。她後來回想,發現接觸多了,婆婆跟她聊很多年輕時的經歷,慢慢地,她居然能理解婆婆現在的做法了。她們的關係變得好起來。她跟我說,原來想起要去公婆家心裡就打怵,現在這不是個事了。她說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其實倒不只是因為跟婆婆關係好了,她說更多是因為有種突破自己的感覺,這讓她覺得很有力量!

 

大概的確是這樣。恐懼就像雲彩,只是遠看時的感覺,等你真的走進去了,它反倒消失了。就好比年輕人想40歲一定是很恐怖的年齡,等你真的40多歲時,你發現不但不可怕,自己反倒是更好的狀態。

 

走出舒適區,我們失去的只有惰性,得到的卻是全新的經歷和感受!如果總是沉在舒適區裡,我們的生活就變成了一種“沙發土豆”生活。

 

總結了上面這些,希望對想做出改變的朋友們有幫助。

 

現在都說,為人父母的過程就是自我成長的過程。想起很多年前剛去澳洲時,教我學車的是位說話土裡土氣、長相十足淳樸的澳洲男人。當他知道我都28歲了還沒有孩子時,驚呼起來——當然了他有3個女兒——驚呼的內容是:“你還沒有開始生活啊!”。當時我覺得,這如果不算歧視那也是誇張得過分了。現在我想,他這說的是他的真實感受。

 

回想起來,覺得幾年前,沒生孩子時的我簡直就是個半成品!帶孩子這幾年,每時都有各種變化、適應、覺悟、調整、進步在發生。有的時候不禁想,這才一個孩子,才4歲,就有這麼多變化,倘若我有3個孩子,那豈不是要——用個時下的詞叫“逆天”了!

 

後來看到一位美國作家的妻子給丈夫的書寫的序,我變得虛心了。他們有9個孩子!她寫到:“在把9個孩子撫養成人以後,我才認為自己剛剛開始收穫了一些知識……直到我們有了第七個孩子,我仿佛才感覺自己真正成熟了。我最終學會了對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不。”

 

這位妻子的序言寫的非常好,很顯然,如果不是花時間來養9個孩子,她在職業上一定不比丈夫更遜色。但是天哪!製造並且塑造了9個人!有什麼職業真的更要緊嗎?

 

所以想跟所有的家長朋友們說,只要我們始終在成長、在進步,那麼養育孩子對職業的影響就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了。我們心裡都清楚,我們正在變成很多領域的半個專家——我們是半個教育家、兒科醫生、名廚、手工藝者、講故事高手、音樂家、美術家、運動教練、情緒教練、婚戀諮詢專家……總之,我們正在進化成一個有著超強能力的新物種!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不敢說自己真的有多好,但如果在每天睡前,我們可以總結:今天,我又有了一些進步!這就足夠好了!苟日新,日日新。我們持續地讓改變發生,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好一點。

 

或許,父母的一大職責正是:讓孩子在我們身上看到,一個人是怎樣地在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