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羅玲的博客
保持愛的心
作者:羅玲
2012-09-28
前幾天回母校跟大學同學聚會,從頭至尾都是徹底的美好,絲毫沒有常聽說的那種炫富攀比。就連孩子那天都表現非常好,她跟另一個5歲的小哥哥從下午5點玩到9點。最終我想起來看時間,去找他們,發現他倆在隔壁包間裡正跟幾個服務員阿姨在唱歌!估計是我們製造了一個超級high的場域,搞得小孩也不知疲憊!
多數同學都是二十年後第一次見到。我看著每個人,覺得他們都很好,這種好不僅是說他們都過得好,這是一種不帶任何評判的好。其實,我們的性格、經歷都差異很大,我也可以猜測大家的生活中也都還有各種無奈,但我對每個人都有一種不加評判、毫無保留的認可和接受。
舉例說,一位男生是北京土著,現為媒體領導,家住北京某著名公園(呃……外面)。他不上微博,他說沒必要、做減法。我猜他在大學就有“知足、夠了”的心境了。另一位男生同為北京土著,那天沒來,據說他正在紐西蘭讀博士。他多年前辭去電視臺工作,去美國用6年讀了電影碩士,後回國到高校任職。感覺他一直在追尋,永不停歇。他倆太不同了,簡直是兩個極端,但奇怪的是,我覺得他們都很好!
我同宿舍的一女生永遠是幹將的氣勢,積極得像是活生生從勵志書裡走出來,她當了十幾年的單身媽媽,近日完婚,新郎近乎白馬王子;美國回來的女生胖了很多,殷實富足,對國情的觀察因為有距離感而顯得更靠譜;加拿大回來的女生沒孩子,皮膚不知怎樣保鮮二十年,她憑著燦爛的笑容贏得了我女兒的誇獎;生意做成巨頭的女生還是那麼愛玩愛鬧;曾經的古典文藝才女現在是古典文藝女領導;另一位沒孩子的女生年輕得像個電視臺的實習女大學生;留校當老師的男生依舊謙遜實在,有個比他本人帥好多的兒子,(我替女兒暗暗慶倖);上海來的兩位女領導光鮮亮麗,絲毫沒有上夜班的痕跡……至於我麼,儘管我有點希望自己更犀利更明快一些,但跟大家在一起時,我還是顯得溫吞隨和內斂,一如二十年前。
我喝著茶,看著大家,由衷地笑著每一句可笑的或者不可笑的話。
絮叨了這麼多,想說的就是,我對所有這些同學、對他們所過的生活,有一種很徹底的接受——沒有好壞的評判,沒有優劣的區分,沒有任何打分。
仔細一想,或許,我用這二十年,終於學會了真的接受自己。而當我對自己感到滿意時,我對周圍的人一下子也都感到滿意了。我學會了不去品評挑剔別人,而是徹底接受他們現在的樣子。回來後想,我對老同學的這種深刻的認同和接受的感覺,其實就是一種愛吧。
我又想起一位大學的好友,畢業幾年後她離婚了,當時她總給我打長篇長途電話,我耐著性子安慰她,每次,最後要掛電話時,她都真誠地說:“羅玲,我愛你!”。這搞得我很難為情,這麼肉麻的話這麼認真地說出來,我完全不知該怎樣接。後來她又離婚、移民出國,至今沒跟我聯繫,我曾對此有些不滿。但是那天同學聚會後,我忽然想,儘管失去聯絡這麼多年,我相信她那句話仍然沒有過期。
說不說、聯絡不聯絡,這種認可、接納的感覺,都在那了。
同樣可以想見的是,那些聚會上沒有到場的同學們,如果見了面,也都會是一樣的感覺。就是說,我可以手一揮,說,對於所有的老同學,我統統都愛了!
儒家講推己及人,由自己身邊的家人、親友出發,一圈圈地向外推,把愛心和敬意逐漸擴散到更大的範圍。
所以接下來我就想,那麼,對於外班的認識但不熟悉的同學呢?對於面熟但不認識的校友呢?是否也能有無條件的、不評判的接受?難道區別僅僅在於相互熟悉與否嗎?這種碰巧的相識有多大理性的意義嗎?
如果時間空間允許,其實我可以跟所有的同齡人都成為某一階段的同學,跟所有不同齡的人都成為校友或同事。
所以,心裡究竟有沒有愛,或許不在於別人跟你的熟悉程度、相似程度、相識有多久,甚至不取決於別人對你的態度、回饋具體如何,而只看你自己是否學會了接受自己、接受別人,能不能對自己和別人有那份認同、包容和接納的感覺。
每天,對現實的各種抱怨似乎成了寒暄的序曲,就像英國人見面抱怨天氣一樣。而且我知道,我在網上或生活中接觸的朋友,大概已經是人群中比較積極樂觀的一撥人了。常有朋友跟我聊天時說:你在國外待了那麼久,怎麼能忍受在瀋陽的生活?北京上海如何如何好,國外如何如何好……其實在我看來,不單是瀋陽很好,如果換做隨便哪個其他城市,都會很好,我都會有那種全然接受的感覺。
這種接受、這種愛,不在外界,只在你的心裡。你的城市永遠會有很多問題,整個世界永遠都有各種問題,你碰巧所生活的這個時代也註定是有問題的,你只能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時空點上……但是,這些都不會真的影響你的心。如果你學會了接受和愛,那麼,外界的一切都OK!
想起曾看過的一本書《相約星期二》,裡面那位患了絕症的教授告訴作者說,他患病後最大的體會就是:“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教授還引用了一位智者的話:“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抱歉最後三個字干擾視線,這是英文作者想不到的效果哦)。
這和羅素說的如出一轍。羅素曾在五十年代接受BBC採訪。他被問到:假如這段錄影千年後被未來的人們發現,您想對他們說些什麼?他的回答是兩條:第一關於智慧,弄清真相最重要。第二關於道德:“愛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
“愛是理性行為”、“愛是明智的”,這都暗示了,愛不是一種反應和衝動,而是經過思考後的決定,是智慧的體現。
講這些,是不是太虛空不切實際呢?對我們家長有用嗎?我自己的體會是,我發現,心裡的這種全然接受的、愛的感覺,它會幫助一個人減少焦慮。就是說,你不但在孩子表現好、開心時會高興,即便是孩子表現不佳、當眾表現不佳時,你也不會真的很動氣。你不僅能接受眼下的狀況,而且心裡很有把握,相信情況會變好,相信你的孩子會長得很好,相信你仍然是個好媽媽。總而言之,你相信這個世界都很好,所以你的孩子也差不了。
心裡的愛能幫你頂住外面的壓力,讓你更輕鬆、更有力量。這大概是我能分享的最根本、最強大的育兒體會。
要過節了,沒別的禮物,以此文給大家愛的油罐加加油!
祝朋友們和小朋友們節日快樂!願我們常常保持一顆有愛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