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宣清導濁湯臨證驗案舉隅

文章轉載自:六二網〜中醫治療


宣清導濁湯臨證驗案舉隅

李鼇才


宣清導濁湯出自《溫病條辨》, 由豬苓、茯苓、寒水石、蠶砂、皂莢子5味藥組成,具有宣通氣機、清化濕濁的作用,主治濕濁久鬱、腸道氣機痹阻之證。余宗前賢之旨,靈活加減,臨床治療多種疾病,效果滿意,舉例如下。

1. 水腫

余某某,女,40歲,1997212日初診。

無明顯誘因頭面、下肢浮腫1個月,伴脘腹飽滿,不欲飲食,小便短少。查血常規白細胞10.8×109l,血沉30mm/h,尿常規:蛋白(++++), 鏡檢白細胞69/h,腎功能bun100mmol/lbua110mmol/l。西醫診斷為腎炎。曾靜滴青黴素鈉、氨苄青黴素,口服強的松;服中藥五皮飲、平胃散等未效。刻診:面部、下肢水腫,面色晦暗,食欲不振,下腹飽滿,大便少,小便短澀,舌苔厚膩微黃,脈沉弦。診為水腫,證屬濕濁浸漬下焦。治宜宣化濕濁。方用宣清導濁湯加味: 蠶砂15g,茯苓20g,皂莢子15g,寒水石30g,豬苓15g,澤蘭12g,蓮葉10g。每日1劑,水煎服。

2
15日二診:患者自訴藥進1劑後,便下膠粘臭糞約300ml,水腫減半。服藥3劑,除飲食欠佳外,餘症俱除。繼用參苓白朮散鞏固治療半月後,複查血常規白細胞8.0×109l,尿常規蛋白消除,白細胞偶見,腎功能正常,疾病痊癒。

2. 臌脹

陳某某,男,12歲,1997320日初診。

半月前因暴食後出現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暢。胃腸鋇餐造影未見異常,查血常規白細胞13.0×109l。靜滴慶大黴素、合黴素及口服土黴素、四環素、中藥保和丸、枳實導滯湯、大承氣湯等未見好轉。現症:腹部脹滿,堅硬壓痛,面色蒼白,面部輕度浮腫,形體消瘦,不欲飲食,二便不暢,舌質淡紅、舌中苔白滑且膩,兩尺脈沉弦而滑。診斷為臌脹,證屬腸道氣滯濕阻。治宜升清降濁。方用宣清導濁湯加減:皂莢子10g,寒水石30g,茯苓20g,豬苓15g,蠶砂12g,薏苡仁20g,蓽撥10g。每日1劑,水煎服。

3
23日二診:連服2劑,瀉下粘稠便約1000ml,腹脹減半。繼服2劑,又瀉2次,餘症悉除。後改用香砂六君子湯鞏固善後。

3. 濕溫發熱

許某某,男,30歲,1997623日初診。

患者兩月前下鄉淋雨感濕。翌日全身困倦,不欲飲食,發熱,體溫在38
左右波動,肌注青黴素鈉、複方奎寧,服中藥銀翹散、藿朴夏苓湯等,未效。刻診:體溫38. 2,微惡寒,四肢乏力,口涎膠粘,不欲食,面色萎黃,大便不暢,小便短澀,舌質淡紅、苔白膩,脈弦滑。中醫診斷為濕溫,證屬濕濁內蘊胃腸。治宜清熱化濕,升清降濁。方用宣清導濁湯加味:蠶砂12g,澤蘭12g,茯苓20g,豬苓15g,皂莢子10g,佩蘭10g,青蒿12g,薏苡仁30g(),寒水石30g。每日1劑,水煎服。

6
26日二診:2劑熱退,二便通調。上方去澤蘭,繼服2劑,諸症消失。


按:宣清導濁湯是治療濕濁久鬱下焦,氣機受阻,清氣不升,濁陰不降,下行傳導失職的常用方劑。方中豬苓、茯苓甘淡滲濕利水,寒水石利濕清熱,蠶砂、皂莢子宣清化濁。諸藥合用,一則化無形之氣,一則逐有形之濕。濕邪既解,則氣機宣暢,大便可通,諸症可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