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羅大倫博士的博客
【轉貼】烏梅白糖湯調理春季熱證外感
作者:羅大倫
2016-03-17
我經常寫風寒感冒的幾個階段,有朋友留言問我:“羅博士,我怎麼沒有外寒階段,直接上來就咽喉痛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今天我就來給朋友們講解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做個準備工作,就是大家要學習一個原理,就是:平時,我們周圍有很多外邪的(中醫所講的這些外邪,在西醫看來,應該是細菌或者是病毒),比如說我們的鼻腔,就有很多這些微生物,但是我們通常不會生病,是因為我們的防禦部隊,巡行周到,把外邪抵禦在身體之外。
那麼,我們為何會患上外感呢?是因為什麼原因阻礙了防禦部隊的運行。這些原因有:正氣不足、寒冷導致的溫度降低、體液不足等。
一旦防禦部隊(西醫叫免疫系統,中醫叫營衛之氣)運行遲緩,則外邪就會趁機侵入,這樣外感就來了。
這是我講的原理,之前我講過外寒導致的防禦部隊運行緩慢,最終外邪殺了過來,怎麼辦呢?我們會在五個階段裡面,阻擊外邪。(還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我寫的博文或者是書籍啊)
今天我們來講,當體液不足的時候,導致的外邪入侵。
所謂的體液不足,中醫叫津液不足。
那麼,為何會津液不足呢?大家聽好了,有下面這些情況!
首先,1、冬天天氣應該是冷的,結果現在非常熱,這叫“應寒反溫”,2、或者是到了春天,突然溫度升高,3、或者是在炎熱的盛夏,很多平時津液不足的人,比如陰虛之人,或者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津液不足之人,此時又加上出汗過多,會加重津液的匱乏,那麼,防禦部隊的運行則大打折扣。
也就是說,津液在身體裡運行,就好比是火車道上的火車,載著戰士到各地駐防巡查,如果火車少了,部隊自然無法到達邊疆。
這種情況下,外邪會立刻進來,而且是以熱證的形式開始入侵的,按照中醫理論,這是溫病的一種。
此時,人們會出現舌質發紅,苔薄或者無苔,口渴,咽乾,大便乾結,小便短少黃赤,咽喉腫痛,發燒,脈搏跳動得加快等等熱證。
這裡面,我最看重的,是舌質發紅,和小便短赤這兩個症狀,小便量少,顏色發黃或者發紅,是一個重要指證。
此時,過去的溫病學家,會用滋陰的方法來扶助正氣,其實就是補充津液,同時用解毒的藥物,來清解外邪。
當年江南名醫柳寶詒就曾經說過類似這樣的話,他說當年張仲景在患者感受外寒的時候,會用附子等藥來溫補腎陽,托寒邪外出,然後用麻黃等藥來解表散寒,我們今天遇到溫病,也應該學習張仲景的思想,我們可以用生地等滋補腎陰的藥,來托溫邪外出,然後用清熱解毒的藥物透邪。
當年柳寶詒是用這類思路來治療溫病“伏邪”的。
我們今天,簡單介紹一個老百姓自己可以用的,簡單的補充津液的辦法。
這個辦法叫“烏梅白糖湯”。各位可以在對症的時候,作為輔助的調理方法,相信會讓身體更快恢復的!
這個方子其實很多孩子媽媽都看見過,就是不知道該怎麼用,我今天來介紹給大家。
這個方子,大家要記住,是用在外感初起就是熱證上的,此時患者,舌質會紅,舌苔會很薄甚至沒有舌苔,會發燒,咽喉腫痛,口乾舌燥,小便量少,顏色黃,甚至發紅。其中小便量少很重要。
然後,大家要看周圍的天氣,一定是前面講過的三種狀態,1、冬天本來應該冷,結果這些天突然熱了,人們普遍出汗;2、春天天氣突然熱了,人們出汗過多;3、夏天天氣暴熱,下雨少,人們感覺燥熱難耐,出汗過多。
如果天氣和症狀溫和,則可以用此方。
方法:去藥店,買烏梅,每天用五個大烏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個),白糖兩調羹,熬水,把烏梅熬爛。製作成烏梅湯。
放溫,服用烏梅湯,當做飲料來喝。
服用後,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後體溫下降,則為對症。
其實這個方子,就是我們平時喝的烏梅湯,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中醫有個理論,叫“酸甘化陰”,而這個烏梅白糖湯,正好是酸甘在一起,所以自然可以滋生陰津,讓人的津液得以補充,這樣,防禦部隊可以到達指定位置啦。
很多家長,用了這個方子以後,感覺效果不錯,可是就是不知道原理是什麼,所以會這次用有效,下次用無效,其中的原因,就是有的時候您的孩子是受寒,有的時候是津液不足導致的溫病。所以,我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然可以對症選用,效果也會比較好的。
我自己有一年的春天,也是天氣暴熱,汗出的比較多,突然覺得咽喉開始不舒服了,有些疼痛,我正在出差,於是就去超市,買了一大瓶臺灣一個什麼傳統的烏梅湯,然後慢慢地喝,等到這一瓶喝完,咽喉則問題皆無。
有的朋友問,這麼麻煩幹嘛?既然是體液不足,我們喝水就可以了嘛!
還真不是這麼回事兒,我們喝的水,要經過身體的轉化,才能成為體內的津液,因此水只是一個條件,身體還要有轉化的能力,這裡面是有奧妙的,而我們講的“酸甘化陰”,裡面也包含著古人的智慧在裡面的。
這個烏梅白糖湯,是晚清一位叫彭子益寫的叫《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的書裡面的,這位彭先生也曾經看過張錫純的書,還做過推薦,希望把張錫純的書作為教材,來教授中醫學生呢。
彭子益解釋這個方子的思路,是說烏梅補木氣,疏泄復其正常,故烏梅能平木氣之疏泄,又能助木氣的疏泄。
我擔心各位看著頭暈,於是就用我自己的思路簡單解釋給大家了。其實所謂疏泄,就是幫助經絡的流通,津液補足,經絡中的物質自然可以流通。其實說的是一個道理。
下面,我附錄幾則彭子益書中使用此方的案例。
山西陽曲縣何科長春間病外感,滿身疼痛,惡寒發熱,神識昏迷,脈象洪數重按模糊。予曰發熱昏迷,脈象模糊,此溫病也。用烏梅白糖,酸甘相得,溫服一大碗,汗出而愈。何君曰,去年亦病此病,兩月乃愈云。
太原興榮錢局學徒某病溫病,經醫先汗後下又補,大熱不退,牙齦皆血,數日不眠,小便短極而赤,喘息搖肩,時時譫語,脈小而數。予以烏梅四枚白糖二兩濃煎盡劑,是夜汗出,安臥喘平,天明尿利熱退,索粥。醫笑曰,溫病用烏梅,豈不將溫氣斂住,燒心爛肺而死,此之得愈乃萬幸云。
太原電報局呂君病溫病,經醫用麥冬石膏等藥,熱不退病反重。十日,神短氣微,脈亦微少,舌有乾黃苔,不大便已十日。予曰,不大便十日,此病可治,如大便滑瀉,便難治矣。用烏梅四枚白糖二兩,徐徐服下,滿身微汗。次日熱退神清,胸微脹痛,不思食。用大黃末一分,分三次噙咽,舌苔黃退,能食稀粥,調理半月而愈。
昆明劉澄志同學糼女,並王姓子,病猩紅熱,發熱昏倦,面色汙紅,小便不利,大便時時欲行不得,咳嗽。服烏梅二大枚,白糖一兩,二便通利,熱退而愈。木氣敗則二便不能疏泄,烏梅大補木氣助疏泄也。
南京清涼山一歲半小孩發熱,口渴喜飲,飲後仍吐,大便亦瀉水,小便全無。醫以五苓散為治不效,予用烏梅二大枚冰糖五錢,煮至極爛,取湯頻頻進之。不吐,忽然小便通暢,熱退瀉止。烏梅酸收,止吐宜矣。小便得利者,木氣復其疏泄之能也。凡夏日小便不利,皆木氣退化不能疏泄之過。烏梅補木氣助疏泄,故服後小便利。木氣衰則不能疏泄,或妄疏泄,烏梅補起木氣,疏泄復其正常,故烏梅能平木氣之疏泄,又能助木氣的疏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