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痹不忘虛
作者:曾培傑、陳創濤
費伯雄曰:“風痹者,血不營筋,風入筋絡,當以養血為第一,通絡次之,祛風又次之。若不補血而先事搜風,營益燥而筋亦拘攣,殊非治法。必先大劑補血去風,後即加入參苓白朮以補氣分,營衛平調,方無偏勝之患。”
虛勞會造成血痹,這是張仲景很早就提出來的,所以《金匱要略》裡有一篇叫做“虛勞血痹病脈證並治”,仲景把虛勞跟血痹相提並論,是告訴我們,氣血不足時,血脈會痹阻不通。血脈痹阻不通,日久也會加重氣血虧虛。
所以治痹症,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不通則痛,要看到裡面有氣血不足。但現在常規治痹痛都是以通為主,而忘了托補氣血。投用風藥偏燥,有時反而加重痹痛。
我們有個最常用的通補氣血三藥,就是專治氣血不足,血脈不通引起的痹痛。裡頭就有黃耆、當歸、雞血藤三藥。這三味藥的設計就是兼顧到虛勞跟血脈不通兩大病機的。只有真正把不榮與不通兩方面解決好,痹痛才會好過來。
鄭姐有一次,肩痹痛,如杖,轉動不利。
老師先給她用疏通之法,又輔以按摩,稍緩解,復而又痛。老師遂想到不榮則痛的道理,便給鄭姐服上參苓白朮散,一服上後,隨即不痛,這參苓白朮散,藥書上說它可以治肩周痹痛,但何以見效?如此頗令人難解。
有一次,老師感冒用大發汗之法,風寒祛除後,獨留肩痹痛,老師便用神燈烤,初能緩解,後復痛作,然後再用蒼朮這些發汗運脾透氣的藥,想不到服用後,痛還增加。
於是老師立馬想到,這痛的背後是虛,不通的背後,是不榮,你如果血脈不充實,你再怎麼去調到它氣血,疏通它經絡,它都不可能真正通起來。你如果血脈氣血充足,如同河道,自然水到渠成,不需要去特別疏導,於是再用參苓白朮散,也是一服痛解,二服痛癒。
老師便叫大家去參,何以補脾胃氣血的參苓白朮散,能夠治肩痹痛,何以古人說,治風要先治血,何以肩周炎的病人,大都發生在四五十歲這個年齡階段?何以古方治痹痛的三痹湯、獨活寄生湯、大防風湯等,都以補益氣血養其真為主,稍加以順其性,透邪外出。而不是見痹止痹,見痹通脈?
原來脾能夠旺四肢,氣血生化之源在此,大凡四五十歲之人,身體已走下坡路,首先下坡的便是氣血,氣血一旺,上養不足,像頭暈眼花耳鳴,肩背涼痛,等常見雜症紛紛都來了。所以這時必看到人的體質,然後再去調病。就知道為何要先強壯脾胃氣血的道理。
所以張錫純說:“從來治腿疼臂疼者,多責之風寒濕痹,或血瘀、氣滯、痰涎凝滯。不知人身之氣血壯旺流行,而周身痹者、瘀者、滯者、不治自癒……故凡遇腿疼、臂痛,歷久調治不癒者,補其元氣以疏通之,數載沉屙,亦可隨手湊效也。”
參究提示:
1、不榮則通。
2、諸氣血不足者,當尋到脾胃中去。
3、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4、脾旺四肢。
5、補中州,灌四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